台經院公布11月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呈現連4個月下滑態勢,創30個月新低,其中營造業、不動產業對於11月的看法皆出現轉差,對於未來半年景氣也呈現審慎以對的情勢。台經院研究員劉佩真表示,「房市本就四面楚歌,不利因素環繞,加上《平均地權條例》一讀通過,更變成十面埋伏,明年房市恐難樂觀。」(記者:陳韋帆)
台經院今(25)日公布7月「國內總體經濟預測暨景氣動向調查」,針對營建業、不動產業部分,台經院研究員劉佩真表示,6月營建業已呈現連續第5個月下滑,主要是來自於營造業對於未來半年看法趨向保守,不動產業則對於6月及未來半年看法不佳。(記者:陳韋帆)
近年產業需求及疫情影響,營造業勞動力短缺,工地大喊缺工,無論是公共工程或是一般民間工程都找不到人。營造工地缺工會影響工程進度,此將迫使部分雇主鋌而走險,僱用無經驗的本地勞工來填補短缺人力,或是透過不正當方式招募非法移工,短期填補了勞動力,長期卻是犧牲職業安全。依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規則第17條規定,雇主對新僱勞工,應使其接受適於各該工作必要之一般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內政部營建署表示,國內營造業勞工之來源係來自本勞及外勞市場,而在台移工目前人數為71萬8,058人,屬營造業移工者4,416人(與本國營造業就業人數比率0.48%);又勞動部為保障本國勞工就業機會,目前政策採限制性及補充性引進移工,自2001年底至2019年12月底止,外籍營造工人數由3萬3,367人減少至4,416人。
內政部於2020年7月7日公告之「營造業承攬工程造價限額工程規模範圍申報淨值及一定期間承攬總額認定辦法」第3條修正案,係依近10年營造工程物價總指數調升幅度(約20%),檢討土木包工業得自行承攬小型綜合營繕工程造價限額內之個別專業工程項目金額;本次條文修正後,以土木包工業承攬工程含有庭園景觀工程項目為例,得自行施作之金額自新台幣200萬增至新臺幣240萬元。
內政部已於2020年5月29日法規審議委員會通過「營造業承攬工程造價限額工程規模範圍申報淨值及一定期間承攬總額認定辦法」第3條及第4條之1條文修正條文。本次修正係依十年營造工程物價總指數,並配合內政部2018年8月22日調整土木包工業承攬小型綜合營繕工程造價限額,檢討修正土木包工業得自行承攬小型綜合營繕工程造價限額之各專業工程項目金額。
因應新型冠狀肺炎及營造業缺工情形嚴重,新北市政府體恤營建業目前正面臨的窘境,決定針對2016年6月1日至2020年4月15日止,已取得建造執照或雜項執照目前仍為有效之建築執照,即日起自動增加建築期限2年,希望藉此紓解建築投資業與營建業困境。
儘管美中雙方於1月中正式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有助於降低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然受到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疫情逐漸升溫影響,病毒擴散恐將衝擊全球經濟表現。在國內方面,受到農曆春節因素影響,令工作天數減少,加上新冠病毒疫情擴大,使得「3大產業」氣候測驗點呈現同步下滑。在營造業方面,2020年1月大多數營造廠在工程收入進帳普遍滑落,展望未來,有四成以上的營造業者「看壞」未來半年景氣。
快過年了,今年年終你領多少呢?有營造業工程師出面哭訴,公司年終只發一張500元禮券!理由是政府打房造成業務萎縮,所以老闆發不出年終。這是真的嗎?根據營造公會統計,台灣營造市場已經步入寒冬,但未必是「打房」惹得禍,房產專家張金鶚就說,過去台灣房市過度膨脹,供過於求已開始降溫,營造業屬於上游供應端,因此提早反應。
政府打房真的有效嗎?根據台經院調查,林口、三峽、淡水等地區供給過量,房價再漲不易。另外,營建業營業氣候,也已經連續4個月衰退,未來半年在大台北週邊的蛋殼區,房價有機會下修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