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即將到來,NVIDIA輝達台灣總部落腳地點仍未有確切消息,各縣市長都積極向黃仁勳招手,台北市又以南港「台電CR1」呼聲最高。宏大國際資產總經理陳益盛則表示,「台電CR1住宅開發價值較高,要開發商愛山林及宏匯『捨住改商』機率極低,但南港依舊是台北最好地點,若台北長蔣萬安能讓『南軟』或『國家生技園區』相關部門打破自我侷限,輝達總部更有機會選址落腳南港。」(陳韋帆)
嘉義市「皇爵大飯店」轉手售出了!根據實價登錄,佔地226.27坪的皇爵大飯店於今年1月售出,總價3億,買家為在地生技公司,無貸款購入,總價創嘉義市近5年最高總價。(記者:陳韋帆)
日前,一場「國家生技園區聯外道路工程」動土典禮上,台北市長柯文哲抱怨「大彎北代金(回饋金)低要早說,難道要我體察心意?」內政部次長花敬群回嗆「政治口水」。這戰導火線是位在大直豪宅區「大彎北段」的1678戶違規宅,柯P尋求以每坪繳交約5.21萬元回饋金特赦違規宅就地合法,但遭中央以代金過低打回票。(文/CTWANG)
人口成長統計出爐,根據六都與新竹縣市民政局資料,新竹縣竹北市以4,175人的成長,擊敗六都所有行政區,奪下人口「淨遷入」之冠。永慶房產集團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竹北市在竹科產業支撐下,吸引多竹科人、生技業和醫生族群購屋入住,自然奪冠。(記者:陳韋帆)
園青埔特區利多消息不斷,國際大型商城、世貿會展中心、醫療生技科學園區、桃園美術館等重大建設接力搶進,形塑亞太矽谷軸心,磁吸國際買盤,領軍桃園年度房價、漲幅雙料起飛,桃園成為六都中最燦爛的一顆星。
台南市府致力台南市南北平衡發展,溪北建設大步走,工務局在溪北相關基礎建設經費已投入約113.9億元,其中10.83億經費辦理「市道172線安溪寮段至白河區拓寬工程」。市長黃偉哲關心工程品質與進度,2020年9月4日前往視察,要求如期如質完工,將成為串連新營工業區、台灣蘭花生技園區、關子嶺風景區等農、工產業及觀光發展之連結樞紐。
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2020年7月13日於市府大樓2樓N201多功能會議室召開「台北市數位內容創新中心新建營運移轉案」暨「台北市北投區軟橋段88、91、93地號市有土地設定地上權案」聯合招商說明會,廣邀電子傳媒業、金融壽險業、不動產開發業、數位內容、資通訊、會展、生技醫療、及建築業等各產業界人士參與,企業代表共計60餘人參與。
5月初宏盛在南港斥資31.67億元狂補土地庫存,富邦人壽也以近一成溢價率,狠砸282.87億奪下2020年最大宗土地標售「大南港案」。據統計,南港大型開發案數量超過20餘筆,基地面積逾10萬坪,6年後將新增商用不動產樓地板面積相當於6棟台北101。
近期武漢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行各業,商用不動產投資市場也從去年突破近年新高,如今第一季卻深受疫情突襲,首季僅成交83億元,較上季258億元衰退近6成,和去年同期相比也衰退55%。不過,若不排除建商獵地,第一季商用不動產包括生技概念股葡萄王買平鎮土地、瑞昱半導體購置大直辦公室等,仍有強勁自用需求。
近2年的美中貿易戰,加上近期武漢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性流行,許多科技製造業高度依賴中國生產,正面臨斷鏈危機,部分台商評估將高端製造遷回台灣。根據經濟部統計「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資料顯示,累計173家台商通過審查,超過7188億元,專家預料,因應此波新冠肺炎影響,醫療器材產業發展將被看好,已有多家生技大廠回台灣布局。
近期由於中美貿易戰及武漢肺炎影響,影響部分台商回台投資,帶動了工業區土地與商業辦公大樓的需求成長,根據經濟部公布數據,2019年台商回流總投資金額約7,121億元。
2020房市添柴火年,台北市房價從南港啟動。台北市政府近年啟動「東區門戶計畫」將南港打造為交通轉運中心、軟體產業中心、生技產業中心、會展中心與流行音樂中心,並從單一軟體園區功能,改變為國家生技、生醫產業聚落重地。在民間投資的部分,已經多家壽險業與開發商挹注加碼,共10項重要開發案,從2021年陸續落成。
近年來台灣吹起觀光工廠風,從民國102年底全台104家,逐年成長到目前將近150家,近6年成長幅度高達3成,參觀人數也從原本一年650萬人次,成長至去年的2,210萬人次,因此吸引不少產業轉投資搶進,由知名勤億蛋品過去在蛋品市場,也曾開創台灣最高等級人道飼業之先,再轉投資的蛋寶生技公司,不惜重金打造日本江戶時代風格造景的蛋寶不老村,21號正式開幕
目前台北市建設利多最多的地區,正是南港,今年包括潤泰創新取得公辦都更案「南港之心」,而明年包括國家會展中心、國家生技園區研發中心、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將陸續完工啟用;包括交通、辦公、商場、旅館甚至是公共住宅,都成了「新東區」南港的重要利器。
台北市公辦都更案東區門戶「南港之心」,6月由潤泰創新取得最優申請人,今(13日)正式簽約。該案在南港車站旁,基地面積7879坪,全案規劃有會展中心、新創辦公室空間,並結合生技及會展活動;同時打造轉運站,提供中南部及宜花東共23個月台的客運旅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