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房價近年瘋狂飆升,購屋門檻愈來愈高!根據聯徵中心資料,2022年前三季高雄市年收入百萬以上房貸族新增房貸件數達到5440件,相較於2012年同期的4048件,十年大增1392件,成長幅度超過3成,高收入房貸族的佔比也從21.8%升至29.2%,增加了7.4%。(記者:陳韋帆)
去年《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通過後真的出現逃亡轉手潮?根據財政部部資料,2022年12月個人房地合一稅54.7億元,創台灣單月史上新高。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房地合一稅創高,推估與房價高漲,以及桃園、台中出現大筆轉手交易有關。(記者:陳韋帆)
夫妻間贈與建物數量攀新高!根據內政部資料,2022年全台「夫妻贈與建物」棟數高達13,973棟、年增10.6%,創7年新高。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2022年7月不少縣市「囤房稅」上路,多屋者可透過贈與房屋給另一半避開「非自用」稅率,推測是數字攀升主因。(記者:陳韋帆)
新北市板橋浮洲合宜宅釋出130戶社宅,包含34戶2房型與96戶3房型(含以上)的住宅類型,2房最低租金不到1萬,申請日2月10日~3月10日止。內政部營建署表示,有興趣的人可至浮洲合宜宅官網申請,或撥打租賃服務中心服務專線(02)2968-3698洽詢,符合資格者,將於3月15日(星期三)進行公開電腦抽籤作業。(記者:陳韋帆)
土耳其日前發生規模為MW 7.8大地震,造成逾13萬人傷亡,同為地震帶的台灣,大家紛紛討論,台灣建物是否可抵抗同級地震。對此,曾提及抗震係數達7級以上、與核電廠相同的知名旋轉豪宅陶朱隱園表示,「我們不清楚台灣是否是會遇到群震,但我們是以2500年最大地震期所規劃。」(記者:陳韋帆)
台南新成屋交易創12年新低!根據內政部資料,2022年Q3台南5年以下新成屋交易站比僅16.5%,創2010年以來新低。東森房屋研究中心經理葉沛堯表示,台南新推案價格屢創新高,再加上「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對預售屋、新成屋的換約轉售做出了嚴格的限制,預估未來市場買氣將會持續向中古屋市場湧入。(記者:陳韋帆)
房租漲翻天!根據主計處最新資料2023年1月租金指數達103.04,不僅是連18個月走揚,再創歷史新高,不僅如此,年增率更是高達2.44%,連7個月增幅超過2%,創1996年7月以來最大增幅。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研究總監陳傑鳴表示,「依據房市現況,如果政府沒有顯著的政策,租金愈跌不易,租屋族恐怕要做好心理準備!」(記者:陳韋帆)
藝人炎亞綸日前在日本街頭巧遇林美秀,讓網友驚嘆「全世界的台灣人都在日本了!」信義房屋不動產株式會社表示,「其實春節期間真的很多台灣人在日本,不少都是去看房子,光信義日本事業部內部統計,春節期間,帶看台灣人組數就成長近2倍!」(記者:陳韋帆)
根據主計總處最新資料,今年1月份消費者物價房租類指數103.04,再度寫下歷史新高記錄,與去年同期相比年增2.44%,在各區域的租金成長表現上,南部地區漲勢最猛,今年1月房租類指數年增3.08%,年增幅首度破3%。(記者:陳韋帆)
台中市東區19年前發生駭人聽聞的情殺案,造成4死1重傷。由於該社區因命案聲名大噪,特別改名。名列台中10大凶宅之一的該間房屋,日前以低於市價5折、總價380萬元,由來自南投的民眾購入。專家提醒,凶宅不是過20年就沒事,磁場改變的問題仍可能影響入住者。
短線炒房獲利驚人!根據永慶房屋統計,大台北區域近2年內房屋持有不到1年便轉售的案件,平均1件獲利逾180萬,其中價差超過20%占比高達39.2%,平均獲利280萬元。對此,永慶房屋表示,即使《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條例有望抑制炒作,但消費者仍需注意!(記者:陳韋帆)
全台購屋「喜新厭舊」占比排行出爐!根據內政部近5年資料,依照購買新成屋比例排序,苗栗縣29.2%、嘉義縣29.1%、雲林縣28.5%、台南市18.5%、桃園市18.5%。東森房屋研究中心經理葉沛堯表示,以上五個縣市都是房價基期相對較低的區域,又有重大建設加持,是近年來各大建商和購屋民眾的必爭之地,新推案絡繹不絕,進而導致新成屋交易佔比較高。(記者:陳韋帆)
一名租屋妙齡女向《三立新聞網》求助,她說,「我前陣子簽了一份租約,房東不僅不讓我換鎖,也不讓我裝電視,甚至還要求我必須告知我的搬家日期,該怎麼辦?」住宅消保會創會理事長吳翃毅表示,「房東這些動作已經觸犯租賃專法及民法,建議可主張無條件解約,並要求支付搬家費用!」(記者:陳韋帆)
贈房有技巧,稅務沒煩惱!一名大陸台商以分年贈與方式,利用每年244萬免稅額,打算分五年送給妹妹價值1200萬的房子,這樣的分年贈與方式,相較一次性贈與過戶,就可省下95.6萬贈與稅!(記者:陳韋帆)
台北市萬華寶興街「光耀五金行」回收場將於2月15日熄燈!該回收場經營50年、三代傳承,但近期因屢遭檢舉「不符土地使用地目」,即使經營者黃世隆堅持,仍不敵市府稽查,最終宣告即將熄燈,他對媒體表示,「其實我自己沒關係,但這裡養活的數百位的拾荒者該怎麼辦?」(記者:陳韋帆)
隋棠與鄰居的「噪音事件」仍未有結果,賣屋仲介突然浮出水面!知名仲介陳泰源昨(10)日在個人臉書專業發布【真相的拼圖,我來補上一塊】,約2400字內容陳述賣屋過程,他接受《三立新聞網》獨家專訪指出,「其實賣屋過程還有發生一件事,至今回想起來還讓我毛骨悚然,應當可稱做是該事件真正的最後一塊拼圖!」(記者:陳韋帆)
台北市行善社宅修不完?行善社宅12月15日進行點交,截至農曆年前,僅1個月缺失通報就高達2245件,居民陸續投訴立委、議員等民代,包括「電梯屢次故障、陽台門框未裝好、管線破裂、管線阻塞、磁磚黴斑等過失」。都發局表示,「工程修繕類為23件,其餘2222件為服務類通報。」(記者:陳韋帆)
《平均地權條例》通過,不少區域房市交易迅速萎縮,許多專家學者紛紛看跌房價,不過,就有新北市永和一線房仲向《三立新聞網》表示,「屋主心態很硬,區域成交價還是沒降,消息不準確!」對此,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研究總監陳傑鳴表示,「新北市確實有八個行政區房價撐盤力量強勁,但不代表未來不會降價,是時機未到!」(記者:陳韋帆)
中信房屋2023年Q1市調,有50.7%民眾認為今年Q1房價還不會跌,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謝欣亞表示,近期房市在《平均地權條例》下,交易量雖然已明顯萎縮,但條例尚未正式上路,且房市一向有「量先價行」特性,房價下修的時機尚未到來。(記者:陳韋帆)
安坑輕軌今(10)日通車,不少業者紛紛釋放沿線九站周邊房市利多消息,但真的可以一窩蜂的購買嗎?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創辦人周昆立表示,交通利多固然是好消息,但安坑沿線周邊不少房屋曾傳「工業宅、海砂屋」等問題,甚至許多房屋直接興建於「順向坡」上,購買前應謹慎查詢,避免誤觸地雷!(記者:陳韋帆)
建案開工數量2022年煞車不及!2019年底~2021年H1預售案瘋狂熱銷,也導致2022年開工數量爆衝,根據內政部最新資料,2022年全台建案住宅類開工數量共145,647宅、樓地板面積623萬坪,年增皆1成多,雙雙寫下歷史新高!六都中又以高雄增長最多,年增率達59.9%,桃園其次,年增率達27.7%。(記者:陳韋帆)
藝人隋棠與鄰居噪音糾紛尚未落幕,目前雙方各說各話!住宅消保會創會理事長吳翃毅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指出,「常見鄰居糾紛中,噪音類屬於最難解決的一種,基本上很難從雙方說法判斷誰對誰錯,就連法官都很難解決!」(記者:陳韋帆)
北台灣1月房市調查出爐!房市構成的六大指標中「新成屋戶數變多,待售建案個數、成交組數持平,預售屋推案量、來客組數、議價率則下滑」。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成采錡表示,進入新建案市場傳統淡季,年前市場供給量縮減,整體市況因缺乏新案拉抬,平均人氣稍降,買氣則與上月持平。隨著年後新案陸續推出,市場將在指標新案進場,發揮集客效應下升溫,但人氣要成功轉換成買氣,仍需等到買賣間的價格角力賽拼出勝負。(記者: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