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信心持續探底!根據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資料,2025年6月「購買房地產時機」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為94.62點,月跌0.57點,連續4個月落在100以下的悲觀區間,亦創58個月新低點。台灣房屋集團首席副總裁周鶴鳴指出,房市Q2受到產業外移、國際貿易戰與央行信用管制等多重利空衝擊,下半年是否回溫,得看「授信、關稅戰、利率」三大關鍵。(陳韋帆)
上曜(1316)今(7)日舉行台南九份子重劃區總銷高達200億元「國王湖」案動土典禮,預計將在6~7月正式開賣,力拚2031年完工。房市買氣冷清,為何還在此時推案?董事長張祐銘說,台南九份子區是以剛性自用為主,打炒房其實影響不大,加上目前台幣匯率升值,來客數有增加,自已對此案銷售抱有信心。(陳韋帆)
央行今年Q1理監事會宣布強化金檢,銀行也同步傳出「房貸持續強化內控去槓桿」,換言之,在「房貸之亂」排隊、低成數、高利率狀態下,審核條件將更加嚴苛。據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市調,國人購屋信心僅99.56點(悲觀),創4年半新低,台灣房屋集團首席副總裁周鶴鳴表示,今年利空消息不斷,房貸難度攀升,估今年房市全年將呈現「量縮價盤整」格局。(陳韋帆)
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27日發佈9月的消費者信心指數(CCI),其中與台灣房屋集團合作調查的「購買房地產時機」指標,9月調查結果為106.73點,較上月增加0.4點,連續49個月保持在100以上的樂觀區間,對於央行第七波打炒房引發的「金龍海嘯」,感受似乎還不深,但9月指數仍落後今年7月的107點,顯示消費者信心與高點時相比仍略有動搖。
住展雜誌統計,北台灣今年Q1住宅案新成屋、預售屋總推案量約2614.8億,年增298.3億元,年增幅12.9%。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表示,2614.8億處於不溫不火水位,但明顯比去年好,除了建商延後推案,也有信心回溫跡象,且4月後建商進場腳步明顯加速,估計Q2將很有看頭。(陳韋帆)
央大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發布3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購買房地產時機」指標106.26點,已連續43個月逾100點(代表樂觀)。台灣房屋集團首席副總裁周鶴鳴表示,目前央行升息、電費調漲,估計台灣房市將以「轉租為買」、「抗通膨置產」為兩大購屋主流。(陳韋帆)
最新「購屋信心」數據出爐!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今(27)日發佈12月的消費者信心指數(CCI),其中「購買房地產時機」指標分數為105.61點,雖較上月下降0.97 點,但分數已連續40個月保持100以上的樂觀區間。(陳韋帆)
近期房市火熱引起關注,政府開始打炒房,祭出信用管制、火速拍板實登修法以及行政院通過房地合一稅草案,動作頻頻引起業界一片嘩然,不過在剛性購屋需求不滅下,建商推案信心依舊,今年329檔期六都、新竹推案量衝破6600億元!(記者:戴玉翔報導)
信義房屋針對網友進行2020年第3季的購屋意向調查,此次調查受訪者對於未來房價看跌比例收斂到32%,一季的時間看壞比例大幅收斂一半,且看壞與看好的差距僅剩下3個百分點,購屋信心是近7年調查以來最佳的一次,至於全球再次風行的量化寬鬆與央行降息,則對受訪者相對有感,有52%的民眾認為超低利率的條件下,會增加購屋意願。
2020年第二季台灣CCIM商業不動產投資信心指數(ICI)調查結果公布,相較於前一季指數(2020Q1:90.23)上升12.72點;本次調查中,五項指標均全數上升(辦公室、旅館、店面、土地開發、總體經濟環境),指數皆偏向樂觀。
2019年1月最新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已由六都地政局公布,其中,高雄市3519棟,月增27.4%、年增13.3%,無論是月增率或年增率都遠遠超過其他五都,顯見高雄市長韓國瑜的經濟議題發酵,帶動高雄房市景氣向上發展。
台北市三大超豪宅紛紛問世,總銷案量上看1400億,全聯兼元利建設董事長林敏雄,今年現身活動,對於台北市房地產有信心,認為景氣好客人自然就會來。
房地產景氣,到底怎麼走?國內兩大金融大老,連兩天不約而同給了正面答案。先是國泰金董事長蔡宏圖,說接下來會繼續在海內外獵地發展,不受房市寒冬影響;接著今天華南金控副董林明成,也透露對國內房市有信心,身為大主主的他強調,土地保值比現金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