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3月28日發生芮氏規模8.2、震級達7.6以上地震,鄰近的泰國、寮國、中國雲南及四川省、越南河內及胡志明市等地均有明顯震感,美國地質調查局估緬甸當地恐逾萬人喪生,為百年來最大強震。全向科技房產中心創辦人劉永昌表示,「台灣處於地震帶,每2戶就超過1戶是老屋,建議參考日本經驗及最新『半剛接耐震』技術,相同或更低的經費預算,卻可以獲得更高的耐震力,面對地震災害更有保障。」(陳韋帆)
知名旋轉豪宅「陶朱隱園」今(19)日正式對外公開銷售,威京集團總裁沈慶京曾指出,該案採2500年的最高地震隔震系統,但成屋6年迄今,仍未有實價登錄交易,業者依舊不願透露過多資訊,神秘感依舊保持,據了解,此次公開銷售,低樓層最低1坪300萬、總價9億起跳。(陳韋帆)
近年台灣大地震激增,除讓政府積極推動老屋都更重建外,消費者對居宅安全需求的提升,似乎也讓不少縣市建商推案出現轉變,出現「推鋼骨宅」來抗震、滿足市場需求的特別現象!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顯示,去年前三季全國22個縣市申請的住宅類建照中,就有14個縣市鋼骨宅數佔比較2022年增加,甚至,在「花蓮」鋼骨宅佔比更從2022年1.7%,激增到去年的19.7%,直逼兩成,足足大增18個百分點,此外,去年
A7新林口重劃區,在機場捷運通車後,串連長庚文化園區、華亞科技園區、長庚大學、長庚科技大學、體育大學,即將完工的樂善科技園以及動工中的中華郵政物流園區,讓快速發展的A7再添利多,成為一座結合商業、人文、健康的複合科技城。挾帶機捷延線唯一2字頭房價以及北台灣四大重劃區推案量之冠的優勢,成為上半年的房市的黑馬。
近期台灣地震頻傳搖的人心惶惶,也讓民眾開始注意起抗震宅的議題,建商也紛紛主打起有抗震設計的大樓,不過抗震工法也是有分等級,分為耐震、制震和免震,再加上還有鋼骨結構材質的不同,民眾若要買房可得先做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