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房市爛了,海外不動產講座又四處興起,但台灣曾發生數起海外不動產詐騙案例,購買海外不動產有什麼要注意的呢?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台灣有不少富人在風險規避的想法下,進行海外置產,但也有許多菜籃族是抱著投資心態,事實上,海外不動產投資涉及層面相當複雜,且缺乏客觀資訊情況下,稍有不慎就會陷入困境。」(陳韋帆)
緬甸3月28日發生芮氏規模8.2、震級達7.6以上地震,鄰近的泰國、寮國、中國雲南及四川省、越南河內及胡志明市等地均有明顯震感,美國地質調查局估緬甸當地恐逾萬人喪生,為百年來最大強震。知名結構技師戴雲發表示,「同樣的地震,如果發生在台灣,那就完蛋了!大家應當居安思危。」(陳韋帆)
房市2024年大跳死亡之舞,家戶購屋比創3年新高!據六都地政局及民政局資料,2024年全年買賣移轉棟數35萬棟,六都家戶購屋比2.8~5.2%,其中又以桃園最多5.2%,每百戶就有5戶買房。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表示,「2024年房市大跳死亡之舞,上半年在新青安貸下大爆發,埋下房貸之亂禍根,央行918打炒掐緊水龍頭後,如今牛市變熊市,買氣相當慘澹。」(陳韋帆)
2024年各方房市專家認為今年將持續走強,不過,房產趨勢專家李同榮卻持相反看法,他認為有兩大利空因素,「一、今年房市已呈現死亡交叉,開工量持續下滑、使照持續上升;二、房市呈現價量背離。故房市交易增加,反而是房價鬆動、多轉空的開始。」(陳韋帆)
房市驚現死亡交叉!台灣房屋彙整桃園不動產交易e指通數據,比較今年1月與8月房價,發現有8個行政區「新成屋漲幅高於預售屋」,反轉過往趨勢,其中又以蘆竹區最為明顯,已出現新成屋比預售屋貴的情況。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於今年7月1日上路,針對預售屋炒作,加上8月新青安貸進場,讓自住買盤轉進新成屋市場。(陳韋帆)
新北市汐止區「伯爵山莊」昨(17)日發生土石流,17日下午緊急撤離130人,雖無人死亡,但也造成9人受傷,有網友指出,「伯爵山莊」早在86年「林肯大郡」事件後,成為過去的台北縣政府列管的24個社區之1。(記者:陳韋帆)
房價居高不下,近年出現不少人「求買凶宅」,然而,凶宅到底能便宜多少?實價揭露,桃園市平鎮區環南路35巷一棟10層樓高社區,8樓戶曾在103年創社區最高單價,結果發生「非自然死亡事件」,110年售出時直接打了52折,時隔7年,跌幅超過一半!(記者:陳韋帆)
近2年房市火熱,房貸利率現況約1.6%,也讓不少人提出「租不如買」的想法,近期美國聯準會大喊升息,台灣也倍感壓力,「租不如買」的時機還在嗎?對此,東龍不動產專任委託部經理陳泰源表示,「死亡交叉來臨中,那段黃金歲月早已悄然流逝中!」(記者:陳韋帆)
2021年以不動產交易增值核課的房地合一稅收大增,全國個人房地合一稅收共227.1億元、年增幅91%,雖然稅收持續攀升,但相較2020年的227%、2019的119%,明顯已有放緩趨勢。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表示,今年房市面對打炒房、升息壓力,去年的交易熱潮恐難再續。(記者:陳韋帆)
台灣租金指數節節攀升,你住宅焦慮了嗎?根據內政部資料,2021年12月全台租金指數達105.01,已連續131個月未跌,不斷打破歷史新高。對此,屋比房屋總經理葉國華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指出,「近5年全台主要都會區的住宅租金開價漲幅普遍2~3成,薪資攀升速度遠遠追不上,租金與薪資的『死亡交叉』恐有到來的一天!」(記者:陳韋帆)
「房子一直蓋給誰住?」這是許多人常抱持的疑問,房市專家從家戶數分析,告訴你房市現況。根據信義房屋統計,2021年家戶數量年增7.27萬戶,創下54年來新低,不過,矛盾的是,近2年房市相當火熱,2021年買賣移轉棟數甚至達34萬棟,創下近8年新高。(記者:陳韋帆)
近年物價、房價飆漲,嚇壞民眾。日前有網友在PTT納悶「最近房價突然暴漲,是發生什麼事了?」翻開內政部最近公布的今年房價指數一看嚇壞,「第三季突然整個暴漲,漲到誇張、漲到飛天」,讓他不解「最近有發生什麼大事嗎?怎麼突然房價就暴漲了?」(鍾惠宇報導)
雙北的「都更、危老」案件出現反轉!根據住展雜誌統計,2021年1月1日~2021年9月15日,都更推案量共852億,危老案達854億。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指出,危老案推出後主打「一坪也能重建」,對都更案產生排擠效應,但此次是首次反轉,第一次超越都更案,對都更案而言,呈現了「死亡交叉」,未來都更推案量能恐持續遭危老逐漸侵蝕,對於市容而言,一切將禍福難料。(記者:陳韋帆)
南區國稅局表示,依遺產及贈與稅法第20條規定,配偶相互贈與之財產不計入贈與總額,無需課徵贈與稅;但贈與人若於贈與配偶事實發生後2年內過世,則該贈與之財產應併入被繼承人(贈與人)遺產總額課徵遺產稅。
財政部北區國稅局表示,依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贈與配偶之財產不計入贈與總額課稅,另每年贈與免稅額220萬元內之財產亦免課贈與稅。但若以上的贈與行為係發生於贈與人(即被繼承人)死亡前2年內,贈與對象為配偶、直系血親卑親屬及其配偶、父母、兄弟姊妹及其配偶、祖父母等人,則申報遺產稅時仍應併入遺產總額課徵遺產稅。
財政部南區國稅局表示,被繼承人死亡前2年內贈與配偶之財產,依遺產及贈與稅法第15條規定,應併入其遺產總額課徵遺產稅。
財政部高雄國稅局接獲王小姐來電詢問:日前配偶死亡,配偶之父母健在,申報遺產稅時,是否可以申報父母扣除額?
財政部台北國稅局表示,依遺產及贈與稅法第16條規定,被繼承人死亡前5年內,繼承之財產已納遺產稅者,不計入遺產總額,應以該項財產在被繼承人死亡前5年內,已完納遺產稅者為限。
財政部南區國稅局表示,依遺產及贈與稅法第20條規定,配偶相互贈與之財產不計入贈與總額,無需課徵贈與稅;但贈與人若於贈與配偶事實發生後二年內過世,則應併入被繼承人遺產總額課徵遺產稅。
王小姐表示,2019年繼承父親的土地,為何會收到補徵2018年地價稅繳款書。
今年2019年恐成為台灣房市的「賠售元年」?專欄作家賴淑惠在《好房網》投書中表示,其實台灣房市已經出現3大死亡交叉,至於購屋族則自然可以趁機撿便宜,坐收漁翁之利。
建商瘋狂蓋屋,但買氣卻不如預期,餘屋、空屋與新房子,是否就是建商自己築出的「死亡陷阱」?根據內政部統計月報,今年1至10月全台建照共核發9.9萬戶,創10年以來第3高,較去年成長37%,若以2至3年施工期推算,2020年至2021年,新落成建物將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