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房價不斷攀高,但也由於少子化、高齡化,不少人認為房價一定跌,近期有網友以香港少子化、房價卻依舊攀升對比台灣。不過,專家則指出,「香港回歸中國,挹注外地買氣,房價自然不受本地少子化影響,台灣則幾乎都本國買盤,兩者不可一概而論,沒意外的話今日日本、明日台灣。」(陳韋帆)
房價開始跌了!根據信義房價指數,今年Q1除新北市、桃園市,其他四都及新竹房價皆回落到去年Q2水準,除了買氣翻轉外,房價也出現下跌。專家表示,Q1不過是震盪初期的盤整,如果信用管制、川普衝擊等利空不變,預計今年下半年跌幅將更加明顯。(陳韋帆)
美國川普「對等關稅」政策衝擊全球,台灣也出現震盪!台灣經濟研究院最新景氣調查指出,台灣除了經濟將受到衝擊,全年呈現「前高後低」態勢,房市也將陷入困境。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暨APIAA院士劉佩真表示,目前房市陷入膠著,買氣轉弱,建商獵地腳步保守,加上關稅政策不明、企業對前景不安,導致商用不動產市場也出現觀望氣氛。(陳韋帆)
房市翻轉,房價到底跌多少?據實價登錄,2024年Q4房價季跌幅,全國6.6%,六都則分別跌2.3~10.4%,其中又以高雄10.4%最多。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指出,去年Q4房市面對的是房貸之亂、金龍風暴壓力,如今又有川普經濟核彈、兩岸升溫,今年房價仍有持續下修可能性。(陳韋帆)
蛇年到來,房市走向將如何?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蛇年房市有『川普上任』、『政府打炒房』、『賣壓攀升』、『價量背離』四大利空,如果買氣可以持續落在谷底,估計2025年下半就能見到房價有感下修。」(陳韋帆)
鄉林集團今(9)日舉辦農曆年末記者會,董事長賴正鎰指出,受到央行2024年918打炒房影響,目前房市買氣已經翻轉,估計蛋白區房價將下修10~15%,蛋黃區則不漲不跌,預期中小建商將有土地降價出售潮,有利大建商,如鄉林就是購地的好時機。(陳韋帆)
根據永慶政大房價指數,2024年Q4,六都與新竹縣市,房價全部由漲轉跌,跌幅1.6~4%左右。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2025年房市量縮價跌態勢確立,估計明年恐會爆出房仲倒店潮,但永慶依舊會選擇在『有量』的地方持續擴店,估計明年將再展100~140間店。」(陳韋帆)
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總會今(23)日召開年終記者會,聯盟總會理事長林正雄代表各公會指出,2024年房市雖然受到政府政策干擾成為「最錯愕的一年」,但上有缺工缺料及綠色通膨壓力,下有剛需自住、安全換屋買盤支撐,展望2025年聯盟總會預測房市代表字為「硬」,更指出面對挑戰,不動產業將展現「硬實力」,創新因應綠色通膨衝擊,並專注提升品質與服務。(陳韋帆)
受惠新青安拉抬,2024年台灣房市出現強勁反彈,即使9月下旬有第七波信用管制,仍壓不住前三季超強的買氣,台北市不動產仲介經紀業公會推估,全台全年建物買賣移轉量仍達35.8萬棟。台北市不動產仲介經紀業公會蘇金城理事長指出,央行「金龍風暴」之後,其後座力會在明年完全顯現出來,不動產業恐怕要有度小月的準備。(陳韋帆)
2024年房市翻轉,買氣腰斬再腰斬,甚至各項指標顯示部分區域房價鬆動,進入盤整期確立,然而,房市再空建商工作還是要做,建案還是得推。根據住展雜誌資料,北台灣2025年上半年共有20個指標建案預計登場,其中6案總銷逾百億,14案總銷50~100億。(陳韋帆)
房價出現盤整了!根據政大永慶房價指數指出,2024年Q3,台北市、高雄市的大樓房價指數本季漲幅開始趨緩,但新竹、桃園仍季增4.5%起跳,特別的是,本季台北市、新北是老公寓都出現了0.5%跌幅。永慶房產集團研展中心總監郭翰表示,「房貸之亂首當其衝的就是二手屋,所以雙北公寓出現跌幅為進入盤整期的徵兆,而房貸之亂短期內無解,估計還會有下一波修正。」(陳韋帆)
房貸之亂、央行第7波信用管制,預售屋有湧現解約潮?根據內政部資料,2023年迄今,每月解約率都不到1%,今年以來則都在0.6%以下。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房價大漲一波,如今雖然房貸之亂、買氣翻轉,但只要房價不見有感下跌,基本上都不會引發解約潮。」(陳韋帆)
2024年房市在房貸之亂、央行9月祭出第7波打炒房下,全年買氣呈現虎頭蛇尾。房仲全聯會今(3)日舉辦年終記者會,總理事長王瑞祺表示,「9月央行祭出第7波打炒房,全台買氣都明顯受創,現階段買氣已明顯緊縮,屋主們恐怕都要有價跌的心理準備。」(陳韋帆)
房價居高不下,不少人盼等「少子化」致使房價崩盤。根據內政部資料,六都及新竹縣市,102~112年0~14歲幼年人口全部下滑,但整體房價漲幅3成以上,其中台中、台南及新竹市房價更是翻倍。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目前觀察到,少子化並未導致房價下滑,其表現與總體經濟、區域發展較有正相關,尤其有高科技產業進駐的縣市更加亮眼。(陳韋帆)
2024年房價會跌嗎?吉家網董事長暨房仲全聯會榮譽理事長李同榮表示,今年上半年延續2023年底盤勢,有兩大因素撐盤,包括「新青安貸、新成屋交屋拉高單價」,下半年則因囤房稅2.0正式上路,在量大超漲區,有機會「多殺多」,價格出現鬆動的機會。(陳韋帆)
人來了,房價卻跌了!2023年「人口淨遷入」五大行政區出爐,此次有趣的是,人口沒有成為房價撐盤理由,五大區中,大安區房價不漲反跌。房市專家指出,此次上榜的五行政區淨遷入增幅明顯高於往年,主要是被除戶的人在疫情解封後恢復戶籍,才出現淨遷入數量爆衝的跡象。(陳韋帆)
亞昕集團(5213)今(23)日舉辦台中品牌暨30周年記者會,董座姚連地宣布集團將持續投入台中開發,規模逾300億案量,包括14期重劃區、目前線上熱銷中的「亞昕一緻」、科博館特區的摩天雙塔地標「亞昕丰山」,未來在大連路、台灣大道也將持續推出超高樓層建築。(陳韋帆)
「囤房稅2.0」三讀通過,預計113年7月上路。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研究總監陳傑鳴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囤房稅2.0具『多重加稅』效果,勢必在房市掀起蝴蝶效應,未來將引發六大現象,關於大家最關心的房租、房價,估計房租將漲,房價則依舊高高在上不會跌。」(陳韋帆)
全台十大房市熱門捷運站出爐!根據《591實價登錄》,今年1~10月全台十大交易熱門捷運站,北捷中山國小站買氣最夯,交易逾300件,其中又以總價千萬內套房產品最受青睞;房價最便宜屬高雄捷運三多商圈站,還有1字頭可以撿便宜;雙捷交會的景安站,卻出現房價下修、年跌3.4%的情況。(陳韋帆)
房價到底會不會跌?根據國泰房地產指數,2023年新建案銷售率,Q1呈現「價量俱跌」、Q2呈現「價量俱漲」、Q3呈現「價量俱跌」。學者章定煊表示,「其實整體來說,就是房子賣不好,但價格也沒降,就如同花敬群曾說過的『沒有真正空頭』,很難出現大幅下修。」(陳韋帆)
今年7月《平均地權條例》新制上路,預售屋真有區域價格開始跌了!根據《591實價登錄》統計,比較今年Q2、Q3預售屋買氣、價格,發現十大(買氣急縮)預售屋重災區中,有六區房價下滑,跌幅1.1%~9.1%不等,其中又以台南市安平區價格下滑最嚴重。(陳韋帆)
房市驚現死亡交叉!台灣房屋彙整桃園不動產交易e指通數據,比較今年1月與8月房價,發現有8個行政區「新成屋漲幅高於預售屋」,反轉過往趨勢,其中又以蘆竹區最為明顯,已出現新成屋比預售屋貴的情況。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於今年7月1日上路,針對預售屋炒作,加上8月新青安貸進場,讓自住買盤轉進新成屋市場。(陳韋帆)
代表房市買氣的「移轉棟數」出爐!根據六都、新竹縣市地政局資料,10月整體交易量月跌3.3%、年跌9.9%,價格部分則月增4.4%、年增6.7%。對此,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升息、股匯市震盪讓買方出價保守,但低利環境仍支撐賣方,雙方無交集,降低交易量,房市進入冷靜期。(記者: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