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全台住宅市場交易動能降至冰點,建商購地大幅縮手。據市場統計,上市櫃建商購地金額僅856億元,較去年信用管制前一年的1,332億元銳減35.7%。房市買氣疲軟、建商觀望氣氛濃厚,市場也開始出現「縮手是警訊?」的疑問。(陳韋帆)
網友近日在PTT發文指出,友人購屋遇上租客以「租不到房」為由拒不搬遷,甚至要求短期回租,引發交屋糾紛。他說,新租賃專法綁約3年,若簽下租約恐陷長期無法收回屋況的窘境。專家指出,「新法尚未上路應無影響,但網友的擔憂在未來極可能成真,屆時中古屋買賣雙方、弱勢租屋都會受到影響。」(陳韋帆)
房市冷清,不動產受雇員工超慘!今年1~8月不動產業受僱員工「非經常性薪資」平均每月不到1萬4千元,房仲業中無底薪、主要靠佣金提成的「高專」首當其衝,房仲業也出現了轉職潮。(陳韋帆)
全台房價飆高,不少民眾為了降低購屋成本,劍走偏鋒,轉向凶宅「撿便宜」。不過,房市專家提醒,凶宅雖然價低,但風險高,若折扣未達市價5折,千萬別輕易出手,以免變成賣不掉的陷阱屋。(陳韋帆)
央行Q3理監事會後,理事兼台經院院長張建一撰文指出「房地產非經濟火車頭」,引發市場熱議。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表示,這題目早在30年前學術研究就明確指出,不動產、住宅房價對台灣經濟貢獻微乎其微,近年又被某些人胡說八道跟營建業混為一談,故央行只是老生常談,提醒大家正確知識罷了!(陳韋帆)
輝達入駐北士科恐生變,房市利多轉頭空!近期傳出T17、18地主市府及得標廠商新壽喬不妥,導致輝達於北士科興建總部卡關。第一太平戴維斯研究部資深協理丁玟甄指出,若輝達放棄北士科,預售屋買氣恐停滯,但房價修正有限,廠商辦則會有一定程度的衝擊。(陳韋帆)
台北市公館圓環拆除作業完成,周邊大樓,如百老匯影城將因此受惠嗎?房市專家直言,即使交通問題改善,卻也無助商場人流,對上方住宅來說,房價也沒有助益。(陳韋帆)
央行日前Q3理監事會未放寬不動產放款集中度,業界紛紛指出,日前金管會排除新青安於72-2條外等同無效。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表示,資金未有新活水,還有川普關稅政策衝擊,估全年買氣難見回溫。(陳韋帆)
台灣水塔浮屍案件頻傳,社區飲水安全拉警報。近期台中、台北接連發生全棟喝屍水事件,震驚社會。台灣物業管理學會理事長郭紀子指出,台灣長期採用屋頂開放式水塔設計,雖具低成本與供水便利,但缺乏安全防護,一旦出現自殺或惡意投毒,全棟住戶恐遭殃,制度與管理漏洞已淪公共風險。(陳韋帆)
藝人隋棠繼「惡鄰事件」後,再因「控訴管委會未處置屋頂漏水、積欠管理費」引起社會關注。不過,專家指出,其實這是兩件事,混為一談會讓事情變複雜,如今只能讓律師與管委會進行協商,讓事件盡快圓滿落幕。(陳韋帆)
央行將於明(18)日召開第三季理監事會,市場關注房市限貸令是否鬆綁。學者預估,央行此次將降準不降息,針對首購、新青安放寬信用管制有望,但對房市整體影響有限。(陳韋帆)
台北市文山一社區發生水塔腐屍案!社區住戶察覺水有異味,打開水塔竟有一男屍,警方表示該男子非住戶。命理師指出,民俗上應「請靈離開」,房仲則建議,將水塔、管線全部更換,雖費用不斐,但可大幅降低恐慌及房價影響。(陳韋帆)
行政院4日拍板,新青安排除在銀行法72-2「限貸30%以下」規範之外,預售屋要重燃生機了?兩大代銷接受《三立新聞網》仍得看央行918 Q3理監事會動作才能知曉。(陳韋帆)
內政部今(4)日提出「租賃專法修法四大方向」,其中「保障最短租期3年」、「限制租金漲幅」,租屋專家提出疑慮,「若相關配套沒做好,恐重演韓國慘劇,爆房東退市潮,導致供需失衡,房租暴漲。」(陳韋帆)
行政院宣布新青安貸款9月起排除銀行法72-2限制,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直言,此舉將引發連鎖效應,房市極有可能再掀熱潮,而尚未下滑的房價恐怕又要上漲了!(陳韋帆)
今年全球規模6至7地震發生頻繁,前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主任郭鎧紋推估,全球已進入地震活躍期。全向科技房產中心創辦人劉永昌表示,台灣建築法規大幅修改於921之後,但觀念遠落後日本約22年,政府及民眾都應居安思危。(陳韋帆)
央行與金管會與八大公股銀喝咖啡,討論如何將「房貸水龍頭開大點」,住商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徐佳馨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放寬不易,即使成功也有限,房市難在短期內回溫!」(陳韋帆)
川普關稅政策影響台灣到底有多大?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表示,除了影響住宅信心外,預期工業地產也將受創,投資、自用力道預期未來數月將明顯減弱。(陳韋帆)
台南傳出小建商交完最後一戶新屋後宣告倒閉,先是下游廠商擺爛、再遇銀行收緊融資,終於撐不下去。消息曝光後,不少民眾直呼「有負責」,但專家提醒,這是房市結構性問題的縮影。(陳韋帆)
新青安引爆的房貸之亂,近期已全面浮現,銀行鑑價普遍打8折,首購族資金缺口擴大,違約危機加劇。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直言,地雷已經爆炸,房市泡沫正瘋狂膨脹,政府若不介入,恐出現大規模斷頭潮。(陳韋帆)
央行去年918信用管制迄今,讓許多房貸族哀號遍野,央行錯了嗎?住商不動產企研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央行是為了拯救台灣,否則若引爆次貸風暴,後果將全民埋單。(陳韋帆)
青年購屋明顯小宅化,全台25坪內小宅10年內暴增42.7萬宅,專家警告,小宅藏「高單價、高公設、高空置」三大風險,投資自用都應謹慎,極易套牢。(陳韋帆)
川普宣布台灣20%關稅,房價走跌成定局?張金鶚指出,資金轉弱、房價續高,加上股市與產業不振,關稅加速房市去投資化、價格修正,可加速市場合理化。(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