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顯示,全國房屋稅籍的平均屋齡為33年,不過住宅買賣的平均屋齡為28.5年,顯示若能力許可與市場有足夠供給狀況下,民眾還是偏好購入屋齡較新穎的房屋,其中差距最大的是桃園市,桃園市平均屋齡28.2年,但今年第二季的住宅買賣移轉平均屋齡僅19.5年。
日前有網友在PTT指出,約在十年前買下屏東東港的大樓,當時屋齡17年,「本地這幾年新透天都要1200-1500萬以上,新大樓大概5-800萬,目前住的當時買200萬上下,目前價格大概400萬左右」。
「自主更新」雖然可以省去建商從中抽成,甚至黑心建商的剝削,但畢竟整合不易,除了需要住戶強大的凝聚力,還有一個很有份量的領導。台北市自主更新首例「水源都更」就是靠著70歲的碰姨,花了11年時間說服177戶,成功讓老房變新宅。
全台1/4的房子掌握在8%的人手上,投資客盛行,原因其實出在台灣稅制。台東一棟老舊的透天厝,課的房屋稅竟然比台北博愛特區的豪宅還要貴。原因出在台灣的房屋評定現值還在參考60年的資料,根本沒辦法與市價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