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起內政部新制上路,「路霸、違建」行為都會遭到重罰!由專業人員查核申報,建築物如有未經核准變更使用擅自使用建築物者(違建),將依《建築法》第91條處6萬至30萬元罰鍰;若防空空間(包括防火巷、開放空間、梯間等)堆置雜物妨礙逃生(路霸),可對行為人重罰4萬至20萬元,違規使用也將依建築法另罰。未改善者更可能面臨斷水斷電、封閉或拆除處分,政府將雙軌檢查落實管理。(陳韋帆)
全國租屋族要注意!5月報稅季即將到來,此次租金改列改列「特別扣除額」,上限也從原12萬提升至18萬,換句話說,月租金超過1.5萬、年租金達18萬者,以所得稅5%計算,最高可省下9千元;另,房東若阻止房客合法申報,最重將裁處50萬罰緩,且可連續開罰。(陳韋帆)
台灣高齡化態勢明確,繼承問題越來越多!一對兄弟兩人感情不睦,在父親去世後,未辦理繼承登記,隨著母親也逝世,兄弟兩人尋求地政士協助解決父母遺產繼承問題,結果因父親的不動產辦理繼承登記逾期,被重罰了近百萬。地政士指出,「對於遺產繼承有疑慮,不動產部分,其實只要其中一人辦理『公同共有』即可解決,千萬別置之不理,導致高額罰鍰上門。」(陳韋帆)
立法院今(10)日三讀通過「平均地權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內政部代理部長花敬群提到通過的五大項目中,其中的「建立檢舉獎金制度」,讓網友興奮大喊,「組隊打怪了!」,但也有網友對於此制度紛紛表示擔憂!(記者:陳韋帆)
近期預售屋亂象橫生,新竹、台南、高雄等地傳出「交屋延遲」,甚至有建商直接要求1坪加3萬才肯交屋,若不配合則單方面解約,退還1倍訂金。對此,內政部祭出「無限罰則」,除必須依延遲狀況按日給付利息給買方,還令地方政府進行調查,若建商不改善,依法裁處最高150萬,按次處罰,次數無上限。(記者:陳韋帆)
花蓮206大地震甫屆滿4周年,政院也在今(10)日通過「建築法」第77條之1修正草案,將送立院審查,倘若通過,未來只要耐震評估應予改善之建物,屆期未改善者,最高可罰30萬,得連續處罰,直至改善為止。(記者:陳韋帆)
台中預售建案「崇德薈」今(1)日傳出「百人搶房、2房2小時完銷」消息引起內政部關注,立刻聯合市府、國稅局突擊稽查。內政部指出,業者已銷的50戶2房型「訂單」有違反紅單規定情事,將每戶處罰15萬~100萬元,若以每戶重罰百萬情況推算,最重將可罰5千萬元。(記者:陳韋帆)
近來房市交易盛傳部分建商未取得建造執照,即利用各種手法辦理預購或潛銷行為。對此,內政部表示,建商未領得建造執照即有銷售或廣告等誤導消費的行為,已違反公寓大廈管理管理條例及公平交易法,最重可處2,500萬元,將督同各地方政府加強查核,如涉有不法,將依法開罰,絕不寬貸。
新北市政府接獲檢舉指稱汐止區水源路二段旁,甲山林建設未經核准擅自設置管線橋,經查證屬實已涉及違反(1)區域計畫法及(2)侵占國有地,除地政局已依法重罰6萬元之外,工務局也限期要求建商拆除,並依竊占罪嫌移送偵辦中,在市府強力阻止違法行為之下,建商已於2020年8月14日開始自行拆除,並下令業者必須在18日前改善完成,否則將加重嚴懲。
汛期將屆,防患未然,台北市環保局提前整備防汛,已針對北市低窪、過去曾積(淹)水、市場及夜市等地點雨水下水道加強清疏、巡檢,確保暢通。另外,環保局日前發函各營造工會,要求工地施工業者勿擅自於雨水下水道堆放砂包妨礙排水,違者可依「台北市下水道管理自治條例」,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鍰;倘造成雨水下水道堵塞水流或發生危險,依「下水道法」可移送檢察機關偵辦,呼籲業者勿以身試法。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日趨嚴峻,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連日會同消防局、工務局、警察局組成聯合稽查小組,根據各訂房平台(OTA)可疑資料,全面查緝社區大廈中可能的日租套房,當場查獲外籍旅客投宿及違法刊登廣告,開罰業者3萬元。
台北市政府地政局管理大步走,2019年10月18日再率全國之先提出精質管理措施,除了發佈近3年預售屋管理新制總成效,又推出消費爭議熱點地圖2.0,還與全國最大流量之不動產網路廣告平台591簽署合作備忘辦理房仲廣告認證機制,公私協力行政管理機制再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