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欲推動「實坪制」改革建案高公設亂象,林右昌近日透露「虛坪改革」方案(草案),依目前規劃,未來車位改採「專有制」,同時電梯免計容積、管委會設置面積上限為1%等,初估未來可讓一般住宅公設比降至25~30%。(陳韋帆)
受到武漢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民眾減少外出時間或是不必要的聚會,轉而待在家中時間較長。內政部日前也發表社區防疫指導措施,針對住戶及管理人員、社區環境衛生、社區集會活動防疫措施等,提出建議。而對於一般購屋民眾來說,專家認為,一定會思考室內「實坪」,勝過「虛坪」豪華公設的實用性。
日前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接連遭踢爆,同時擁有數棟房產,韓國瑜競選辦公室公布包括台北鎮江街、板橋「東方明珠」、內湖工業宅、南港「日升月恆」等建物,但卻又被打臉,怎麼會公布「實坪、淨坪」,因為台灣高公設比、虛坪制,就是最為人詬病的不動產環節之一。
台灣的高公設比,連打算買商辦自用的總裁,都得斤斤計較。聯強國際集團總裁杜書伍日前與南港輪胎完成辦公大樓簽約,預計讓聯強的全球營運中心落腳在台北南港,但他分享,近年看過40、50棟辦公樓,都非常失望。
台灣約來越多新建房屋擁有高公設,根據調查,北台灣5縣市公設比高達34%,創下30年新高。新案公設比越來越高,房地產專家Sway對此表示,有5種公設不但很花錢,時間拉長後更可能因缺乏經費停用,變成使用度低的「廢墟」,甚至可能變成影響房價的「毒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