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當「青貧族」!社會新鮮人這樣理財 存款翻倍賺!

2019/08/20 15:42
  • share_fb
  • share_line
  • A-
  • A
  • A+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文/李亞珊/MONEY錢

社會新鮮人趁年輕就做理財規劃
丟掉小確幸 設定目標拒當青貧族

不同於多數同齡的青年小資族,23歲的辰凱為了及早實現財務目標,在朋友介紹下認識了理財顧問,透過專家的協助擬訂財務規劃、確立方向,朝目標一步步邁進,對未來不再徬徨。

▲(圖/翻攝自MONEY錢)

「你好,我叫鄂辰凱,不是鱷魚的鱷喔!」外表俊秀、一身時下年輕人裝扮的辰凱幽默地自我介紹,眼眸間卻流露出不同於他這年紀應有的穩重感。國中時期,當多數同學尚處在對未來充滿著迷惘與無限想像時,辰凱由於家中遭遇財務危機,早已下定決心日後「不要再為錢煩惱」,因此積極地學習理財。談起當年家裡遇到的財務狀況,「因為爸爸任職的公司倒閉,為了節省開銷,家裡的第4台和網路只能停掉。」辰凱笑著說,對於正值國中階段又很宅的他來說,無法收看電視和上網是件很難受的事,但早熟的辰凱並沒有因此埋怨家境,反而立定志向──長大後不想再擔心錢的問題,要與家人過著安心的生活。

首次理財雖然失敗 
仍為實現目標持續存錢

高中時,就讀餐飲科的辰凱開始四處找打工的機會,後來幸運地在火鍋店找到兼職的工作,拿到人生中第1份薪水的他,立刻向媽媽請教理財的方式,「小時候就知道存錢的重要性,只要是零錢都會存入存錢筒,超過100元就會交給媽媽存起來。」辰凱說,媽媽是最早給予他理財觀念的人,因此有了收入後,在他主動詢問之下,媽媽建議他先做定存。但不到1年,由於媽媽擔心還只是學生的辰凱,可能會付不出每個月的定存金額,後來便將這筆定存解約,辰凱回憶,即使第1次的理財經驗是失敗告終,他卻沒有因此感到氣餒,仍然對學習理財充滿熱忱。

上大學後,辰凱依然辛勤地忙著讀書與打工,並把收入存進郵局和銀行,他說存錢的目標是為了日後要過上幸福、安心的生活,而且趁早養成儲蓄的習慣,老了才不會有後顧之憂。談及在理財過程中遇到的難題,涉世未深的他說,他曾被拉攏做直銷,但是那樣的賺錢方法與自己認知的理財完全不同,於是便毅然地離開,後來經由也對理財有興趣的好友介紹下,認識了安睿宏觀的理財顧問,這才正式開啟辰凱的理財規劃之路。「國中時期,家庭所面臨的財務危機對我的影響很大,成為我想要學理財最關鍵的原因。」辰凱說,他有3項理財目標:買房、買車、存退休金。直到今日,辰凱一家人還是過著租屋生活,沒有屬於自己的房子,因為過去家中的經濟來源主要是依賴爸爸的收入,使得管理財務的媽媽不敢買房,擔憂一家人要背負沉重的房貸壓力,這讓孝順的辰凱立定未來要買房的目標,希望能與家人們擁有自己的房屋,安心地過日子。

設定3財務目標
卻無實際執行方法

「即使當年碰到公司倒閉,爸爸至今還是熱愛這份工作。」辰凱笑著說,身為砂石車司機的爸爸很喜歡開車,但作息日夜顛倒的他,很難抽空與家人相聚,辰凱回憶童年時光很少有一家人出遊的印象,因此他也許下買車的願望,要和家人共享天倫之樂。不過,最令人驚訝的是辰凱已經開始在盤算著退休生活,「畢竟這是每個人都要面臨的事,倒不如及早存錢做準備,才不會太遲。」即便辰凱有理財的念頭,卻始終找不到好方法,剛好有個朋友上完理財講座,覺得獲益匪淺,於是便介紹他尋求理財顧問的協助,與理財顧問深談過後,辰凱終於明白自己的財務漏洞在哪裡,也知道該如何調整,不再無所適從。經由理財顧問的協助,辰凱發現從前媽媽替他買了過多的失能險(舊稱殘扶險),另外,還有醫療日額、醫療雜費的險種,繳過多的保費卻無相對應的保障,還浪費存錢的時機。因此理財顧問一步步地幫助辰凱,先將收支與風險管理做好,再幫助他找出合適的投資工具。

第1份薪水這樣理財 
存款翻倍賺!

經過諮詢後,了解辰凱的財務目標是想要買房、買車和存退休金;另外,也發現他重複投保了3份失能險,以及醫療日額、醫療雜費的險種,繳交過多的保費卻無足夠的保障。由於辰凱還年輕,因此我建議他先進行收支分配,並重新做好風險管理,才能有助於實現目標。

每月定存3千元vs定期定額買進0050
20年後相差76萬元

辰凱現在面臨的問題也是多數年輕世代的疑惑,以他目前月收入約3~4萬元,我建議他用4個帳戶來做資金的分配,分別是生活費、年度總支出、就學貸款還款費及緊急備用金。在尚未進行財務規劃時,辰凱已經有存錢的習慣──定存和買儲蓄險,雖然媽媽早已替他解除儲蓄險,但我還是提醒他,即使儲蓄險利息比定存利息高,可是儲蓄險並不是保險,無法補足他的缺口,除了提早解約會有拿不回本金的風險,因通貨膨脹的影響,投入的金額在未來會貶值,如何將這筆錢發揮更大的價值,才是他需要考量的。

我向辰凱舉例,在投入同樣金額的情況下,每月定存3,000元,以利率1.1%計算,20年後可領到80萬5,668元;若是定期定額投資台灣50(0050),以報酬率7%計算,20年後將可獲得157萬1,896元。投入一樣的金額,卻因為使用的投資工具不同,20年後獲得的報酬差了76萬6,228元。藉由上述的說明,辰凱了解到應該將人生中最精華的前20年,把錢盡量用在合適的理財方式上,才能透過時間與複利帶來的效益完成他的生涯規劃。

倘若年輕人在初入社會、較能承受高風險的階段,就能選到好的、適合自己的投資工具,即可藉由時間與複利的影響,讓資產穩健地成長。當薪水提升後,日後的投資金額也能同步拉高,還可以藉由操作股票、基金,增加自己的資產。我和辰凱先討論投資工具的選擇,是為了要讓他理解「年輕就是本錢」,並非要他立即投入市場進行投資,因為那不是現階段的規劃重點。接著,我與辰凱討論4個帳戶的收支分配,其中,最重要的是協助他整理、檢視保單,補足目前的保險缺口。經過歸納後,我發現辰凱的保單都是交由媽媽購買,除了醫療日額、醫療雜費的險種之外,還重複投保了3張失能險,對於正值年輕的他來說,沒有買對、買足、買夠保險,將會提升不確定的潛在風險機率。

買錯保單、重複投保
高保費 保障卻不足

檢視辰凱的保單後,發現他有3張失能險,其中有2張為終身型保單,每年的保費至少要繳21,249元,另外,還有醫療日額、醫療雜費的險種,但對年輕的辰凱來說,還是不足以提供完整的保障,因此建議他將2張終身型失能照護保單解約。與辰凱分析保險缺口後,我替他規劃、投保1張定期型失能扶助險,實支實付型的住院醫療健康保險、定期型重大疾病險、定期型癌症險等險種。

原先1年保費就要花67,348元的辰凱,經過重新調整後,年度的保費總支出降低為37,642元,減少了29,706元,不但保障提升,更能將節省下來的費用,轉而於日後做其他投資。其實,辰凱的問題也是許多青年族群的寫照,買錯保險,不但要繳高昂的保費之外,等到老年時還可能因為保障不足、無法因應意外來臨,而難以獲得該有的照護。一般大眾對於保險的認知模糊,許多人可能為了人情或聽取建議而購買保單,在這樣的情況下,非但不能買到合適的保單,做足、做夠保障,還得多繳保費,讓自身權益大受影響。

因此,我建議年輕人至少應具備5種保險,分別是1.意外險、2.實支實付醫療險、3.定期失能險、4.定期重大疾病險、5.定期癌症險。由於年輕人的工作才剛起步,還有許多地方須要用錢,因此現階段應以定期險為主要考量,除了保費相對於終身型保單較少,也有足夠的保障,能面對潛在的風險。
有些年輕人想買車是為了和朋友做比較,但辰凱是想一圓全家出遊的願望,雖然出發點是良好的,但車子是消耗品,會隨著使用年限增長,逐漸失去它原有的價值。

延後買車期限
每月多存1萬6,000元

假設分60期、貸款80萬元買車子,每個月至少要繳13,000元的車貸,保守估計每月的油錢至少要花3,000元,還不包含定期保養費、車險、燃料稅等支出,對於薪資不高的青年族群來說,實在是一筆不小的花費,因此我告訴辰凱,買車的目標不是不能達成,而是要延後實現的時間。許多青年族群的理財問題是,缺乏安全感、對未來沒有方向,藉由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能幫助他們釐清財務疑惑,朝著目標邁進,這也是我提醒辰凱的重點:錢應該花在刀口上!若將薪水輕易地浪費,是非常可惜的,尤其年輕人在娛樂費、治裝費上有較多的支出,我建議他將每月治裝費改以年度支出做預算,並降低原先的月花費,畢竟理財規劃的本意是有計劃地用錢,事先分配好用途,才能花得安心。

※本文由Money錢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原文在此

您也可能喜歡這些文章

《不敗教主存股心法進階版: 每年多存300張股票》

投資與人生 培養眼界 世界盡在我心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