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滲透率台灣排世界第一 卻踩著這8大地雷!

2019/08/23 13:30
  • share_fb
  • share_line
  • A-
  • A
  • A+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文/賴雅淳/MONEY錢

儲蓄險創造台灣奇蹟
保戶踩著8大地雷

台灣人有多愛買保險?以2017年為例,平均每人繳了14.5萬元保費,擁有2張保單,保險滲透率世界排名第一。但弔詭的是,台灣人保障卻越買越少,從2012年平均壽險保額63萬元,一路降到2017年的52萬元。這代表台灣人買的保險,絕大多數都是高保費、低保額的儲蓄險。

「保險已經不保險,這明顯違背保險精神。」安睿宏觀理財規劃顧問平台共同創辦人邱正弘翻出保險法第1條指出保險的真正定義:保險是當事人約定,一方交付保險費於他方,他方對於因不可預料,或不可抗力之事故所致之損害,負擔賠償財物之行為。

為什麼台灣會出現這樣把保險當存錢工具,而不是風險保障的投保亂象?邱正弘指出,這是因為4路人馬交織出的「保險不保險」共犯結構。

▲(圖/翻攝自MONEY錢)

保險亂象共犯1
消費者賠怕了

消費者不願花時間學理財,盲目投資,結果賠怕了,於是放棄投資,用自己最寶貴的時間價值,交換儲蓄險所提供的保本與心安,甚至誤以為買儲蓄險等於無風險理財,並符合「儲蓄是美德」的傳統觀念。殊不知,保險法根本就沒有儲蓄險,儲蓄險只是保險公司創造出來的行銷話術,用「儲蓄」這兩個字包裝生存險、生死合險、年金險,讓民眾以為買了這些儲蓄險就可高枕無憂。

保險亂象共犯2
業務員顧利益

業務員主推儲蓄險是正中下懷,符合消費者「只求保本忽略保障」的期待,不論遇到的是有錢保戶,還是小資保戶,一律推銷保費有去有回的儲蓄險,甚至有不肖業務員刻意誤導讓保戶以為預定利率、宣告利率等於投資報酬率,以提高保單成交率,賺取高額佣金,讓自己利益最大化。

保險亂象共犯3
銀行保經賺佣金

銀行保經代通路的行銷人員,誘導存款戶解除定存轉買儲蓄險,這樣一來,銀行就不必支付龐大的定存利息,還能從每年賣出的數千億元儲蓄險中,賺取數十億元佣金。銀行只須負責銷售,理賠等後續服務則由保險公司承擔,這樣輕鬆的生意,何樂不為?

保險亂象共犯4
經營者短視近利

保險公司經營者追求數字最大化,既然要數字最大化,最快又直接的方式就是從儲蓄險下手。因為相對於醫療險,保險公司賣儲蓄險所須承擔的理賠風險較低,也不需要太多售後服務,而且儲蓄險通常保額低、保費高,大多免體檢,可大幅縮短核保人員的作業時間,又能在最短時間內吸收大量保費,轉投資國內外股票、債券、房地產,利用保戶的資金轉成保險公司的自有資產,替壽險公司股東們創造亮眼營收與獲利,還可彌補沉痾已久的利差損財務黑洞,可謂一舉數得。

在消費者、業務員、銀行保經代、保險公司經營者4方環環相扣下,台灣靠儲蓄險創下「保險不保險」的另類奇蹟,然而,這項另類奇蹟雖然成功將保險公司的保單資金成本降到4%至5%,但並沒有完全解決保險公司利差損的歷史業障。

再加上近幾年台灣利率持續走低、投資環境不佳,消費者更渴望「保本」,對於儲蓄險喜愛有增無減,但隨著上兆資金湧入,保險公司滿手資金,為追求更高的投資收益,實現對保戶的承諾,讓保險公司變得更加短視近利,不斷要求政府提高海外投資金額,有恃無恐地擴大資金槓桿,結果在2018年壽險業創下高達2千億元的空前匯損金額,這個數字比金管會過去接管的4家問題壽險公司總共賠付的1,197億元還要高。

重儲蓄、輕保障
恐釀成社會問題

「4方人馬以為各取所需,得到最大利益,結果合製出一場鬧劇,最後以悲劇收場,而消費者是這場悲劇最大的受害者,不但生的問題沒有處理好,死的問題也不能解決,雙重的打擊造就社會的恐懼與不安,所以每個人都惶惶不可終日。」邱正弘沉痛地指出,消費者若買了過多儲蓄險,恐承擔以下8大財務風險,包括:

1. 收支不平衡,成為儲蓄險奴隸。

2. 保障嚴重不足,風險降臨,演變成家庭和社會問題。

3. 龐大保費交給保險公司買地、蓋房,儲蓄險報酬率遠遠追不上壽險公司推升的房價漲幅。

4. 資金流被限縮,錯失長期投資提高資金效益機會。

5. 若通膨升高,儲蓄險滿期金實質購買力將下降。

6. 繳一輩子保費,未必存到足夠退休金。

7. 保費負擔過大中途解約,無法保本。

8. 保險公司若財務虧損恐倒閉,保戶權益將受影響。

過去,問題保險公司總是仰賴保險安定基金出手救援,然而,截至2018年11月為止,保險安定基金僅剩132億元,若再有保險公司倒閉,在「資金有限」情況下,保險安定基金將可根據保險法第143條之3做「打折理賠」,例如每一被保險人,解約金給付僅賠付20%,最高以100萬元為限等。另外,根據保險法第149條之2規定,保險公司若因營運惡化被接管時,可針對舊保單要求調漲保費或是降低保額。「就像誰(保險公司)接到下一棒炸彈,越接越大,消費者不會立即迫切地感受到,這就像溫水煮青蛙,也讓原本良善的保險,失去原有真正的價值,非常可惜。」邱正弘感嘆道。

那麼,究竟該如何導正台灣扭曲的保險觀念,讓保險公司成為保戶真正的靠山,使保險發揮真正的價值?邱正弘建議消費者與保險公司可以從以下兩個方向做起。

本文經MONEY錢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原文在此

延伸閱讀

6個超實用存錢方法,1年多存13萬元!

超有感存錢法 90天快速提高存款數字

 

【2024世界棒球12強賽】台灣隊火力全開戰勝美國隊 賽後記者會談勝負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