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棒打炒房,讓房市下半年瞬間進入冰河期,不只全台預售屋成交量大減7成,中古屋市場也很慘淡,為了吸引買家上門,建商促銷方式花招百出,除了常見的送家電,現在還出現買房送黃金金條、精品包等,噱頭十足。
土地、房屋買賣本身就有許多眉角要注意,其中又有不少看似華麗、美好的噱頭得小心。就有一名網友好奇物件廣告寫著「買地送屋」,是否代表房況不佳,引出網友分享過來人的慘痛經驗,不僅被檢舉拆除,還得跟前屋主打官司,直說「這種房子最好別碰」。
不管是近日爆出的房地產投資名師王派宏,驚傳吸金高達25億元,行蹤成謎;或是去年底台灣搜房創辦人楊建傑,涉嫌用保證獲利為噱頭,鼓吹投資海外房地產,遭指控違法吸金12億元。房市吸金醜聞不斷,資深房仲也呼籲,從業人員千萬不要與魔鬼交易。
鄰近台北市的汐止,最近出現不少主打交通便捷的建案,主打低總價、低自備和結構工程0付款等噱頭,吸引無殼族,同樣的促銷也出現在台中7期,甚至有建案的自備款低於百分之10。
坊間不少預售大樓賣屋的時候都強調自己是「飯店式管理」,吸引買家,不過建案落成後卻退化成普通「物業管理」。這種案例不在少數,業者提醒,飯店式管理做不做得起來,套公式算最準,如果總管理費低於50到60萬元的人力開銷,十之八九都有問題。
房市冷清房子不好賣,建商行銷噱頭也越來越多。新北有建案結合廟宇打出賞屋送平安符,免費替購屋者點光明燈,看屋組數增加3成,還有推出買房送裝潢家電,但最實際的就是降價。在新竹有建商以抓寶抵房價手法,吸買氣拚業績,行銷方式無奇不有。
房地產博覽會這次的噱頭,是來看展有機會抽信義區土地,結果一查發現,原來這抽出來的土地其實是馬路用地,只能等到政府徵招以後才能使用,其實去年博覽會也祭出大安區土地,當時也是馬路用地,要轉手變現難度很高。
迎接房市329檔期,過去往往是銷售的巔峰,但這幾年來房市卻淡到不行,建商紛紛下猛藥,希望刺激買氣,甚至有建商分別喊出買別墅送大樓,還有送百萬名車,噱頭話題性十足,對此,房市專家表示,這些優惠看似划算,但房價堅持不調降,也讓民眾少了議價空間。
房市不景氣,代銷業者出盡奇招,不只是把櫃位設到百貨公司裡面,現在甚至拿出柴契爾夫人也坐過的古董車,專門負責把VIP客人從百貨商場接送到銷售案場,再加上新推案打著微風董事長廖鎮漢也有投資的噱頭,成功拉抬看屋人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