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受到高度討論、很夯的保險話題應該要屬金管會出手整頓要求國內產、壽險公會修改其核保自律規範,自今(108)年11月8日起,不論是投保產險或是壽險「接受副本理賠」的實支實付型醫療險,每人最多只能購買3張保單。
實支醫療險有重大變革!自今(2019)年11月8日起,每位保戶最多限買8張實支醫療險,包括3張實支住院醫療險+1張自負額實支住院醫療險,以及3張實支傷害醫療險+1張自負額實支傷害醫療險。不過,如果你是在11月8日前就已經投保3張以上實支醫療險,那麼隔年仍可以續保。
大多數新手爸媽在規劃新生兒保單時都會以實支實付醫療險為主,的確在新生兒抵抗力較弱且缺乏自我照顧能力時,實支實付醫療險的保障項目中的「住院病房費」、「手術費」及「醫療雜費」等3項,是可以幫助保戶支付住院時的自費項目,也是我們要第一優先規劃的保障。
「實支實付」醫療險的定義是,以健保身分就醫時(門診手術、住院),保險公司按被保險人醫療期間內所發生,且依健保規定應自行負擔及不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各項費用核付。由此可知,實支實付險的理賠依據為「醫療收據」。至於理賠項目、金額上限,則視各保單條款約定。
女力崛起,女性豈止撐起半邊天?小花平台在婦幼節前夕,以專業保險觀點從女性醫學角度切入,提出聰明女性投保致富提案:「女人,多愛自己一點、樂活一生!」
其實在台灣年輕人出走,早已不是新聞,年輕人對於養活自己已顯得吃力,再加上人口老化問題日趨嚴重,未來會變得怎麼樣仍是未知之數;適逢329青年節到來,小花平台站在保險的專業角度上,提醒年輕人趁著年紀輕、體況較佳時,及早為自己做好老年保障規劃,在無後顧之憂下,讓自己更有本錢往前衝,不論身處何地,想在職場中占得一席之地不是難事!
老了之後,你想要過怎樣的生活?近來在國內萌芽,長者與年輕人互助同住的「青銀共居」模式,帶出跨代共融與共享經濟的概念,在之前小花平台專文「《專題報導》同住屋簷下……『青銀共居』老少互助、交朋友,雙贏!」中,已做詳細報導介紹,強調可以解決時下年輕人住屋問題,甚至成為高齡台灣一個新居住選項。本周小花平台延續「青銀共居」話題,帶你一探世界各國新案例,有何值得效法的地方?
自實施疾病診斷關聯群(DRG)此種健保支付制度後,讓醫院有誘因減少病患住院天數,並改用較低成本的醫療器材與藥品,民眾若想維持醫療品質,使用較好的醫材或新藥,自費支出必然會增加。再者,病房及手術需要自付的金額往往有限,有時還可見到手術費自負額為零,金額高的反倒是材料費,而這部分健保並不給付。因此,買健康險一定要選擇能賠付高額材料費的保單,而最能發揮此功能的保單就是:實支實付醫療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