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桃園20多年的宜雄建設,自成立以來,秉持創新與品質並重的理念,迅速崛起於台灣建築業。從基層出身的賴森源董事長,對於建築工法的每一細節都特別講究,近年來更積極投入永續經營,將自然融入日常生活,展現出對環保與生活品質的高度重視。
今年全台有感地震搖不停,讓人心惶惶。根據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資料顯示,今年初至9月10日上午為止,台灣已發生1933起地震,其中芮氏規模5以上更有119起、最大芮氏規模甚至高達7.2,大地震的數量多的驚人。對此,專家提醒,大樓倒塌造成大量傷亡的原因,約95%歸咎於1樓(軟弱層)柱體嚴重破壞,建議購屋房或蓋房時,就選擇耐震係數高或1樓軟弱層耐震度大的建築。
新青安引發買房潮,進而傳出銀行滿水位以「限貸」、延後撥款因應惹民怨,甚至造成民眾買房出現違約情況。對此,金管會表示,目前銀行辦理購屋住宅貸款與企業建築融資總額約14.79兆元,而存款與金融債金額大約55.85兆元,比率約26.46%,因此,若要達到30%法定上限,整體國銀還有兆元不動產放款空間,強調沒有所謂「滿水位」問題。
近期台南房市話題不斷,南科人買房,首重「生活舒適度」和「通勤時間」,希望結束一整天的高壓工作,回家能夠放鬆享受自然綠意,同時也減少通勤塞車時間,最好連日常採買、接送孩子上學都能近在咫尺。呼應南科人對於好宅的需求,大灣指標案「遠雄東御苑」推出後受到南科客戶大力支持,據實價登錄最新資料顯示,目前銷售已超過8成。
新北市危險建築物580專案上路後反應熱烈,而在0403地震後,紅、黃單震損社區的重建需求迫切,已有多處社區申請580專案計畫,其中新店安德街海砂屋社區(心安社區)進度最快,第二階段同意比率已逾八成,成為啟動公辦都更首案,新北住都中心將進行招商作業公開評選實施者。(陳韋帆)
前興富發董座鄭志隆卸任董座一職後,創辦潤鴻建築,手上第四個建案、三重「潤鴻日昕」今日正式開賣,強調全日系衛浴、廚房,營造成本高於一般建案,解決擾人的漏水問題,鄭志隆表示,「這套系統將成為潤鴻建築旗下每案標配。」(陳韋帆)
花蓮403震後至今約3個月,災後建物修復持續中!新北住都中心執行長錢奕綱表示,目前針對新北市內「紅、黃單」建築說明會已經舉辦16場,針對「都更、危老」等各型態重建或整建補強等說明,讓民眾了解如何挑選最適合自己的方案,呼籲有需求的民眾盡速申請。(陳韋帆)
台北市復興南路知名清粥小菜「小李子」即將拆除重建!寶舖建設今(2)日舉辦「健康建築解析展覽」記者會,地點就舉辦在「小李子」連棟同排的公寓二樓,會後董座劉克健接受媒體訪問證實,「小李子連同周邊公寓,基地共240坪,正在進行危老重建,預計明年初正式拆除動工。」(陳韋帆)
台北市議會舊址變身搶先看!代銷業龍頭海悅今(28)日與臺灣營建研究院、台灣幸福健築協會正式簽署MOU,海悅表示,企業將持續向ESG和SDGs企業邁進,將「生態、節能、減廢、健康」理念落實在建築中,期待能引領台灣建築相關產業對於綠建築、健康建築及永續發展的積極投入。(陳韋帆)
力麒建設(5512)今(19)日上午召開股東會,會後隨即召開董事會,下午發布重訊,宣布建築業中女力撐起一片天的原董座郭淑珍正式卸任,交棒給兄長之子現任總經理郭濟綱接班,郭濟綱表示,力麒擁有長期經營下來的品牌和可靠的品質認同度,會持續走低調精緻路線,並繼續經營大台北地區。(陳韋帆)
甲山林旗下愛山林(2540)建設今(14)日舉辦企業總部落成暨總部獲「UL健康認證」記者會,甲山林二代、愛山林建設開發董事祝藝開場表示,「甲山林新竹寶山造鎮、興建新竹帝寶過程,為台灣科技人士打造最好的住宅,過程也與UL結緣,此次取得認證後,集團未來建案也都將以此精神,落實永續經營、開發理念。」(陳韋帆)
花蓮403地震重創全台,侯市府修正「新北市加速推動都市危險建築物重建專案計畫」(防災都更2.0 PLUS),納入震損紅、黃單建築物,原本9成同意才能申請的門檻,降至8成同意才能申請,5月13日正式上路。(陳韋帆)
2023年高層住宅大樓使照創統計次高!根據內政部資料,全台高樓層建物數量持續增長,2023年21層以上建物的使照數量高達268件,,僅次於2016年的295件,創統計以來次高。住商不動產企研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分析,近年來建築法規逐漸齊全,加上高樓層建築更容易成為房市指標,使建商更樂意興建此類建築。(陳韋帆)
新北住都中心為加速「公辦都更」速度,導入民間力量協助整合,首案就選在「永和頂溪站2號出口」後方4,332坪基地,3月招標,共8家廠商投標,今(18)日宣布由國揚集團旗下「蒔秧建築」得標,將啟動實地訪調與整合作業,加速公辦都更整合效率,傾聽在地居民心聲。(陳韋帆)
入主上市公司福裕(4513)的營建商清景麟投入3千萬在台南舉辦日本國際著名建築師隈研吾 「五感的建築」世界巡迴展。福裕暨清景麟董事長林聰麟表示,公益活動是針對特定人,但公共建築可以永傳,自已下一步的規劃是往公共建築發展,並沒設定地點,有適合就會去做。(陳韋帆)
老公寓也出現上億身價!實價最新揭露兩筆破億元的公寓交易,台北市中正區臨沂街24巷一處公寓,去年底交易三樓戶共36.66坪,總價約1.27億元、單價高達346.5萬元,創實價登錄以來,排除一樓交易的台北市公寓最高單價,其備註顯示該建築具重建或重劃、都更等效益;而緊鄰該基地的濟南路二段公寓,同樣三樓戶成交約1億元、單價282.3萬元。(陳韋帆)
新北住都中心進駐蘆洲「海砂屋一條街」首案都更報核!新北住都中心表示,蘆洲長安街193巷更新案,已於1月19日進行報核,將搭配防災都更2.0方案進行都更,未來預計打造地上16、17層兩棟建築,共198戶。(陳韋帆)
科達建築今(24)日舉辦危老案「科達琢真文化」與日商「台灣松下營造」簽約記者會,全案預計本周末正式公開,科達建築董事長賴建程表示,「我一直自許『幫年輕人打工的建商』,從4年前開始,就一直想在板橋推案,此次首度進軍,就在屬於板橋蛋黃區之一的江翠,最低總單價1388萬、85萬/坪起,希望讓年輕人住得起!」(陳韋帆)
亞昕集團(5213)今(23)日舉辦台中品牌暨30周年記者會,董座姚連地宣布集團將持續投入台中開發,規模逾300億案量,包括14期重劃區、目前線上熱銷中的「亞昕一緻」、科博館特區的摩天雙塔地標「亞昕丰山」,未來在大連路、台灣大道也將持續推出超高樓層建築。(陳韋帆)
行政院環境部(前環保署)將於2024年開徵碳費,據環境部資料,排放大戶以「鋼鐵、電力、水泥、半導體」等產業為主,不少與建築業有關,也引發民眾對於房價上漲疑慮。根據信義房屋2024年Q1購屋意向市調,23%民眾認為「碳稅」影響最大,其次才是升降息及囤房稅2.0話題。(陳韋帆)
第23屆「公共工程金質獎」出爐,台北市「福星社會住宅」獲得建築類「優等」。台北市都發局表示,此次角逐獎項者,共108件、68件獲獎,能成為全台社宅灣參賽者「唯一優等」,是評審委員對本案工程設計及施工品質的認同與青睞,備感光榮。(陳韋帆)
面對低薪、房價和物價均高的環境,不少民眾努力工作,就是為了買下一個容身的所在。房產專家何世昌表示,受到建築原物料大漲、房價下跌等因素影響,全球建商倒閉潮如疫情蔓延,截至目前為止,歐洲英國、德國、瑞典等國的房市危機持續擴大,連亞洲及澳洲也不例外,唯獨台灣無風無雨,「是不是很奇妙?」
921大地震今年屆滿24周年!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112年Q2,全台逾30年以上老屋已達483萬8,095戶,知名結構技師戴雲發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指出,「921前建築法規並不嚴謹,且偷工猖獗,台灣多少老屋有問題,沒人能知道,建議30年以上老屋,居民若有疑慮,就應盡早進行老屋健檢。」(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