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文山區出現今年第一筆億級店面交易,也是從2019年底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文山區首度出現的破億元店面交易,位於興隆路三段的兩層樓店面,2月成交1億元,由兩位陳姓自然人無貸款買下,成為實價以來萬芳醫院商圈總價最高店面交易。(記者:陳韋帆)
疫情衝擊各大商圈,百店蕭條,但仍有業者逆勢展店!台灣永遠的女子天團S.H.E中的Ella陳嘉樺,她的照片現身在台北市信義威秀商圈的「電信大道」,預告著台灣本土女包品牌ROBINMAY將於4/29正式開幕。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業者應看好商圈未來觀光回流商機,故在此時逆勢搶進。(記者:陳韋帆)
疫情致使台灣國際觀光崩盤,不少商圈景氣蕭條,出現大量空置狀況,不過,依舊有人逆勢搶進,今年以來,信義計畫區旁的忠孝市府商圈,就有五家連鎖業者進駐卡位,以新進駐的業種來看,不是餐飲業就是藥局。(記者:陳韋帆)
疫情重創北市店面嚴重,至今仍難以恢復元氣!根據實價登錄-店面租賃,台北市2021年共521筆,年減20.3%,不過,租金表現卻不降反增,平均店租2,410元,年增0.8%。大家房屋企畫研究室副理郎美囡表示,疫情重創店面,但部分指標型區域空置率攀升下,房東降租求租,因此拉高平均租金,致使店租不跌反漲。(記者:陳韋帆)
疫情重創飯店!根據交通部觀光局最新資料,相較於疫情前(2019)在包括客房數、住用率、平均房價、房租收入、餐飲收入、總營業收入上,除客房數與平均房費減少幅度較小外,住用率無論國際與一般飯店均減少25%以上,而房租收入幾乎腰斬,所幸有減幅較少的餐飲收入貼補,但總營業收入依舊大減三成以上。(記者:陳韋帆)
後疫情加上近期俄烏戰役影響,持續干擾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眾所周知,油價與鎳價急速竄升,連帶推動相關物價飆漲,伴隨進行中的地貴、料漲、缺工,使得整體營建成本無法回頭。業內人士指出:這兩年來營建成本起碼上揚了40%,建商正式邁入微利時代,以往戲稱電子業「毛三到四」的說法現在亦適用在建築開發商。
近年產業需求及疫情影響,營造業勞動力短缺,工地大喊缺工,無論是公共工程或是一般民間工程都找不到人。營造工地缺工會影響工程進度,此將迫使部分雇主鋌而走險,僱用無經驗的本地勞工來填補短缺人力,或是透過不正當方式招募非法移工,短期填補了勞動力,長期卻是犧牲職業安全。依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規則第17條規定,雇主對新僱勞工,應使其接受適於各該工作必要之一般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根據內政部統計月報資料顯示,今年1月平均每戶人口數量再創新低,僅剩下2.59人,再度創下歷史新低紀錄,根據人口普查資料顯示,2020年2357萬的戶籍人口中,有高達65.7萬人是居住海外,占比達到2.8%,這些人口部分可能因為疫情兩年沒回國而導致戶籍被遷出,因此人口數據呈現外流與每戶人口數持續下滑。(記者: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