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協助民間針對老舊建築物加速辦理整建維護,新北市政府從今年2月15日至12月31日,受理民眾申請「都市更新整建維護補助」,讓有意願辦理外牆拉皮、結構補強或是公寓增設電梯的社區,提供經費補助最高50%,若位於策略地區者,則提高至75%,總補助經費不超過1000萬元。
高雄市府為了確保市民居住的安全,工務局積極向中央爭取補助耐震評估費用1,958萬元,並同步修法將每棟評估費用補助提高至15,000元。該局也提供專業技師駐點技術諮詢服務,及爭取了階段性補強經費補助費用等相關作法,希望在面對未來地震來襲時,能够保障民眾生命財產的安全。
前瞻基礎建設內與民眾日常採買息息相關的「傳統市場耐震評估補強」計畫,經濟部自2017年起推動,協助地方政府對於轄內老舊傳統市場建物進行總體檢,循序辦理耐震初步評估、詳細評估,有耐震疑慮者進行耐震補強或拆除重建工程,改善提升市場建築物耐震力。
台中市於2000年前所興建高中以下校舍,經耐震能力初步評估不足需補強改善有594棟,台中市政府教育局表示,目前已完成改善575棟、17棟施工中、2棟發包中,預計2020年可全部完成補強,另經詳評專業鑑定耐震能力不足校舍有62校、89棟,市府已函報教育部申請經費補助,持續推動老舊校舍拆除整建及耐震補強工程,打造更安全的校園環境。
營建署表示,檢討近年地震,常有建築物因軟弱底層而發生軟腳蝦倒塌的情形。為協助民眾辦理建築物補強、提升耐震能力,該署委託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國震中心)推動階段性補強技術,並已於2019年9月完成私有建築物階段性補強之示範案例。
為確保公有建築物安全,政府自2000年開始推動耐震能力評估及補強,2017年起更透過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加速推動公有建築耐震補強,短短2年時間,完成補強率從2017年的57.1%,已提升至目前的78.9%,預計2021年可達到90%以上,2023年可全數完成。
營建署表示,檢討近年地震,常有建築物因軟弱底層而發生軟腳蝦倒塌的情形。為協助民眾辦理建築物耐震補強、提升耐震能力,於2019年辦理250件耐震階段性補強補助,每件以不超過補強費用之45%且不超過220萬元為限,協助民眾提升建築物之結構安全,目前各地方政府已陸續公告受理中,歡迎民眾踴躍申請,改善自家建築物之結構安全。
台北市「土壤液化潛勢圖查詢系統」今天(10日)上線,什麼是土壤液化?地震對土壤液化的潛在影響?民眾該如何補強建築物?中央社整理專家的解說,讓民眾不再霧煞煞,看懂自家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