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房價高,若僅靠上班族薪水,恐怕難以在蛋黃區買房,對此,就有網友將矛頭指向年輕人,還洋洋灑灑寫了三大點買不起房的理由,指責年輕人眼高手低、只顧吃喝玩樂等,文章曝光後,引起熱論,還有人認為關鍵只在價格太高,同樣列舉3點反駁,掀起論戰。
第七波信用管制為房市買氣明顯降溫,對此專家透露,買方較上半年房市熱絡時減少3至4成,市場看漲比例也驟降至27%,政策影響需2-3季持續消化,建議這時賣方可強化物件「軟實力」提升市場競爭力。
買房可是人生大事,除了要考慮建商、生活機能、鄰居外,就連附近住宅也得「深入調查」!近期就有苦主分享,當出滿心歡喜買了房子,不料3年後卻變了調,因為隔壁老屋都更,蓋了15層樓高的大樓,讓原先的居住品質,「爛到崩潰」。
為了賺上更多錢,不少投資客除了買股票外,還會買房當投資。就有資深房仲分析,人們之所以想持有房子,某個層面具有「看漲」的因素,所以即便屋主用不到房子,也不會隨意把房子賣掉贖回,就是放在那。一旦哪天「不看漲」了,屋主可能就會把資金轉往配置更有投報的標的上,「說穿了,台灣人把房地產視為金融產品,這是既定事實。」
去年8月政府推出新青安優惠貸款,促進首購青年買房熱潮,住商機構觀察聯徵中心數據,今年上半年度共有11萬9954筆新增房貸樣本數,其中20~25歲且學歷為大學者達到1,821筆。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在優惠貸款助攻之下,加上不少「富爸媽」在進行資產規劃同時,願出資為下一代圓成家夢,讓部分大學生一出社會就成為有殼一族。
住展雜誌統計,今年前三季公開之雙北市新成屋、預售屋建案(統計華廈、大樓建築,不含5層樓以下公寓、透天)平均公設比,台北市為35.4%,新北市則為34.2%,與去年維持平盤,而近年公設比都在平均35%以下,反映出市場接受度,建商規劃也有所顧及。
月薪三萬可以買房?台灣房屋集團根據聯徵中心統計,全台年收入40萬以下的小資族,今年上半年房貸案件佔新增房貸12.4%,平均月薪約3萬的上班族,今年上半年平均背負房貸金額達878萬元,還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2萬元,房貸壓力只升不減。
近幾年,受到原物料上漲、土地取得成本提高等因素的影響,全台新建案價格屢創新高,然而,還是有不少民眾依然偏好購買新成屋,由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揭露,今年上半年,桃園市屋齡5年以下新成屋的買賣移轉筆數高達4,120筆,佔全市總筆數12,790筆的32.2%,該佔比高居全台第一,其後分別是苗栗縣(24.9%)、嘉義縣(20.3%)、宜蘭縣(19.5%)、彰化縣(16.3%),皆高於全台平均水平。對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