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樣情!雲林縣府公告2025年土地現值,地王由斗六車站附近的一間「錶行」蟬聯,平均每坪58.5萬,地價呈現上漲趨勢。照道理來說,四周應該發展蓬勃,但現況卻並非如此,短短100公尺距離,14間黃金店面居然多達一半閒置,飄出一陣淒涼感。
宜蘭地王再度連霸23年!根據宜蘭縣政府2025年度公告土地現值於1月1日正式公告,羅東鎮民權路與公園路間的路角地,繼續蟬聯「宜蘭地王」頭銜,每坪地價高達149.5萬元,穩居全縣之冠。與此同時,武荖坑、東澳間的林班地則為全縣最低,每坪地價僅327元,顯現出宜蘭地價的兩極化現象。
高雄岡山近年隨著半導體「S」廊帶產業發展,房價與地價雙雙飆升,區內不僅有大量住宅需求,更吸引多家企業搶先卡位。近期,在岡山北路接連出現大型「賀成交」看板,顯示這些地塊將成為銀行與高級汽車展場的預定地,市場反應熱烈,引起在地人熱議。
苗栗縣114年公告土地現值昨(20)日評定出爐,平均調幅2.26%,將於明年1月1日依法公告。其中,頭份市中正路與民族路口角地連續15年蟬聯「地王」,換算1坪約新台幣61.3萬元。
近年政府打炒房「管住不管工商」,加上近年國內產業積極擴廠,使工業不動產價格看俏?根據內政部地政司公佈的「都市地價指數」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的工業區地價指數為102.78,較去年同期成長約2.8%,各縣市中又以台積電重鎮的台南,工業區地價指數增幅最高,年增約4.1%;新北市則以3.9%的年增率居次;嘉義市、桃園市及台北市,則分別以3.1%、2.9%與2.4%的年增率,擠進工業區地價指數增長的三到五
隨著都市發展,地價、房價持續上揚,集合式住宅成推案主流,加上家庭結構改變,小家庭以一般公寓大樓使用空間即可滿足,又具備居家管理與投資出租效益,如今大基地面積、總價門檻較高的透天新建案,在雙北市已成稀有產品,住展雜誌統計,今年迄今只推出3案,再以近6年資料觀察,每年推案數都在個位數,去年與2019年稍多來到8案,2021年則為6案,而今年即使接下來進場透天案仍屬零星,建商對這類產品興致相當淡薄。
戴德梁行今(2)日舉辦2024年Q2季報,根據戴德梁行統計,今年上半土地交易已破千億大關,半年就直逼2023全年交易量。戴德梁行表示,目前土地交易類型占比,住商、工業依然呈現8:2,反映需求穩定,惟2022年來「擇優慎選不追價」的格局則已起了變化,交易價格已有向上推升之趨勢。(陳韋帆)
繳稅季節到,全台924萬屋主們有人哀嚎有人笑,到底如何才能合法節稅呢?金門地政士事務所地政士林怡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因為台灣稅率複雜,房屋相關稅率高低,常常一個小動作就會差異很大,以『自用』與否來說,就有五大優惠稅率,其中還有許多細節必須注意,稅金極有可能相差高達百餘萬不等。」(陳韋帆)
桃園市是近年來發展最快速也是年輕人比例最高的六都之一,不但市民就業需求高,租屋市場也蓬勃發展。相對而言,外地人士與弱勢族群的租屋需求也十分旺盛。而八德更是桃園市各區發展的重中之重,除了北二高將增設八德交流道之外,正在興建中的桃園捷運綠線,貫穿八德市區,將在兩年後也就是2026年完工,屆時八德將成為台北市與桃園市的重要交通動脈。
隨著人口高齡化,土地所有權人也出現老化現象,根據財政部資料,112年地價稅納稅人口中,65歲以上納稅人占比5年上升5.5 個百分點。大家房屋企研公關主任賴志昶認為,65歲以上年齡層屬「戰後嬰兒潮」世代,歷經經濟起飛年代,因此資產相對集中。(陳韋帆)
台中市政府於3/7舉辦土地標售,總底價逾204.6億元,為盧秀燕任台中市長期間,規模最大、總金額最高一次標售,而各縣市府、中央土地標售,地價不斷創高,也被外界認為是炒房元凶,盧秀燕此次也因此受到攻擊。房仲全聯會表示,「此事各縣市長、中央皆有為之,特獻三策,盼政府可透過土地平衡財政,同時排除墊高地價的副作用!」(陳韋帆)
根據財政部公布資料,2023年房地四大稅收共計2736.8億,包括地價稅940.7億、房屋稅893.1億、土增稅745億、契稅158億,其中,地價稅、土增稅分別年減0.3%、19.9%,房屋稅、契稅則分別年增4.6%、2.1%。(陳韋帆)
嘉義人最頂天立地!最新聯徵資料,嘉義縣近一年透天厝交易佔比76.6%,全台第一。東森房屋研究中心副理黃勝暉表示,中、南部人具有「頂天立地」,就要住透天厝的傳統觀念,但隨著房價高漲,不少縣市已改變購屋習慣,如台中、南二都最為明顯,但嘉義縣房、地價仍相對親民,故購買透天厝比例居高不下。(陳韋帆)
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近期與政府槓上,他認為政府是帶頭炒地炒房的元凶,日前先痛批國產署,「國產署以地上權規避禁止出售法規,根本是掩耳盜鈴」;今日再度批高雄市府,「一手釋出科技廠利多,一手大肆標售市有地,讓房、地價屢創新高,令人質疑市府是炒作高手,恐成不良示範。」(陳韋帆)
疫情趨緩、商機逐漸復甦,大型店面再現交易潮?!根據內政部實價登錄最新揭露,台南市中西區與東區雙雙出現億級大型透店交易,位於中西區民族路二段一棟屋齡6年、佔地170.46坪、建坪134.07坪的一層樓大型透天店面,2022年8月以總價2.8億元成交,此筆交易榮登中西區2022年度最高價透天交易,如換算地價每坪約164.3萬元,為該區近兩年來次高地價紀錄。(記者:陳韋帆)
台南的地王價值竟輸竹市!自大新竹合併議題出現後,不少房產業者喜歡將新竹與六都並稱七都,雖然依照現況,合併機率渺茫,但以房價、地價來看,被部分業者譏諷為炒房之都始祖的竹市確實驚人,地王1坪164.2萬擊敗了桃園與台南的1坪152.1萬與1坪114萬。(記者:陳韋帆)
內政部代理部長花敬群力推的《平均地權條例》預計下周於立院排審,長年專注台灣房市的民間團體巢運也在今(15)日表態,除了力挺條例過關,也呼籲各黨就「限制預售屋轉售炒作」修法原則不可動搖,並提出「強化紅單炒作罰則」、「地價評議委員會專業化」及「明確條文施行日期」三項建議,讓法案更臻完備,並即早施行落實。(記者:陳韋帆)
臺北市地政局公告112年土地現值全市平均調幅較111年上漲3.71%。台北101大樓公告土地現值每坪約655萬元,自103年起連續10年蟬連全市地王,而第二名為新光摩天大樓,每坪629萬緊追在後。(記者:陳韋帆)
地價稅一年繳一次,如果有房屋買賣,當年地價稅是誰繳?前屋主還是新屋主?還是依比例繳納?近期就發生一個情況,小王(化名)向買了一間二手屋,他比例給予前屋主3個月稅金3千元,結果入住後竟又收到前屋主的地價稅單,一怒之下打電話問地政士,「怎麼回事?要我繳兩次?」事後才發現是一場大烏龍。(記者:陳韋帆)
想買農地發大財?恐怕要先看看法規了!新北市一名男子小劉看準市區價值3千萬農地,打算做為停車場大賺租金,找地政士詢問買賣過戶事宜時,地政士提醒,未來「高額土增、增值、房地合一等稅」將會一起課徵,嚇得小劉急縮手放棄買賣。(記者:陳韋帆)
未來要繳的「土增稅、地價稅」都要變多了!根據內政部資料,108年~111年土地「公告現值」連4漲。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倘若沒有特殊考量,因應房價飆漲,明年「公告現值」、後年「公告地價」將會明顯飆漲,尤其是新竹區域,將相對有感。(記者:陳韋帆)
內政部營建署推動300億租金補貼不遺於力,這次請到保庇天后王彩樺代言,扮演仙女,在影片中,王彩樺告訴擔心會被課稅的房東,讓房客申請租金補貼,將自動轉為「公益出租人」身份,並享有「房屋稅1.2%、地價稅0.2%、綜所稅每月租金1.5萬內免稅」三大優惠。(記者:陳韋帆)
桃園市地政局今(19)日辦理「111年度整體開發區可建築土地」標售的開標作業,本次共釋出84筆市有地,包括觀音、桃園、經國重劃、楊梅、草漯等區,此次標脫率達67.1%,其中楊梅、草漯第六單元兩區全數標脫,此次標售,市府一共入賬36.1億元、議價率達16.8%。(記者: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