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9月祭出第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堪稱史上最嚴管制措施,立委今天關切是否恐釀斷頭潮;財政部長莊翠雲表示,央行管制措施是端視市場整體情況而推出,且為避免殃及無辜,也設有例外性的規定。至於是否會發生斷頭,應該是購屋者「槓桿有點過度了」。
原訂今(9)日審議的《平均地權條例》延至明(10)日二、三讀,預計最快今年7月1日上路!消息指出,其中一項附議還有可能「溯及既往」。對此,財經學者章定煊表示,「一旦法案通過,若真的溯及既往,就會有人被抓出來祭旗,恐怕曾經的炒房族與炒房建商、代銷,現在都已經開始人人自危,原本的斷頭潮也會直接連腿都斷了,他們恐怕今晚都睡不著覺了!」(記者:陳韋帆)
隨國際升息腳步,2022年初以來央行已升息4次,幅度高達2碼半,11月五大行庫新承作房屋貸款利率來到1.851%,預計年底就會直逼2%大關,目前「升升不息」的升息環境對購屋者是壓力,對於資金壓力更大,有「私人設定」拿房子抵押借錢的屋主來說,更很可能是惡夢!根據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統計,目前北北桃有3851個、近四千個社區,共8483間房子,有屋主拿房子跟民間借貸設定抵押權。(記者:陳韋帆)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示警,亞洲房價將急遽下跌,台灣能倖免嗎?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研究總監陳傑鳴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如果以他們的理論邏輯,台灣確實在劫難逃,持續升息的話,斷頭、降價出清、法拍潮都有可能出現。」(記者:陳韋帆)
央行昨(15)日再度宣布升息,今年共升息4次,累計全年升息2.5碼,利率回到2%時代,各路專家紛紛推算,千萬房貸族,20年期、30年期每年約多繳3萬6~3萬7不等的本利。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創辦人周昆立表示,連續升息,對於負擔能力較差的年輕首購族來說,無疑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記者:陳韋帆)
近期房市上傳出建案爛尾,還有不少投資客拋售預售屋消息,根據過往經驗,部分物件就有可能流入法拍市場,許多眼尖的網友開始關注「法拍屋」,盼能從中撿到便宜,對此,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研究總監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指出,「法拍屋地雷不少,不小心踩到,就有可能不賺反虧,不熟悉法拍屋的消費者應當留心。」(記者:陳韋帆)
不少人喜歡到法拍屋搶便宜好屋,但近年恐怕會越來越難!根據內政部資料,今年首季全國拍賣移轉共1,014棟,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18.0%,創下統計以來同期第二低移轉量,僅比房地合一上路(2016)當年的1,011棟高出3棟。(記者:陳韋帆)
房地產市場買氣旺,買方趕著在一般市場購屋,今年全國1~10月拍賣移轉僅3,389棟,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20.3%,更創下統計以來同期新低。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副理郎美囡表示,利率低不易發生斷頭潮,且房屋所有人若需售屋變現,以近期市況在一般市場大多能迅速去化,法拍市場的供給不多,移轉自然減少。(記者:陳韋帆)
疫情持續爆發,經5月22日、23日連兩天的「校正回歸」570例,確診數更是一舉攀升!開始有人等待房市法拍的「斷頭潮」來臨,但想當個接盤俠,有這麼容易嗎?屋比房屋總監陳傑鳴表示,「斷頭潮」確實有可能到來,但觀察期比目前三級警戒所訂的5月28日還久,因為疫情必須持續3個月以上,「斷頭潮」才有可能出現。(記者:陳韋帆)
房市行家投資客大多2012、2013年就收山,有些滿手現金就去環遊世界、享受人生,但也有投資客套牢,甚至資金周轉不過來遭斷頭或被法拍。不過,低利率的2019年不少投資客、建商仍「安全下莊」,因此今年上半年六都的法拍移轉量仍處於低檔,跟去年同期相比,六都總計年減5.2%。
房市買氣冷清,市場還盛傳,預售屋已經醞釀一股斷頭潮,因為隨著銀行調降房貸成數,再加上契稅大增,還有豪宅稅、囤房稅等等,已經大幅拉高交屋門檻,有個案因此被迫斷頭,知名投資客帥過頭也自爆,從去(2014)年底開始,就有不少買家找上門求救、想退訂,還有建商賣不動,乾脆收回,把豪宅變小宅,全部重新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