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大陳都更案最後一塊拼圖完成!新北市永和70年歷史的大陳都更案,最後一塊「單元1」,新北市府成立的行政法人新北住都中心今(30)日與獲選人遠雄完成簽約儀式,預計2029年拿到建照、2035年取得使照。新北住都中心執行長錢奕綱表示,「有了大陳案成功案例,後續還有永和頂溪案、板橋浮洲,預計都比照各單元劃分辦理,為市民持續推進都市更新,獲得安全居住的環境。」(陳韋帆)
大環境衝擊導致原物料上漲,也連帶出現了「流浪都更」現象!北市不少危老建築等待都更,然而營建、人力成本大幅上漲,以及《平均地權條例》修法後造成的買房衝擊,導致建商憂心成本回不來做白工,難以進場,不少都更案一拖就是超過10年,沒人願意接手,也讓不少住戶的都更夢,變空歡喜一場。
中國近年出現一堆躺平族,在大城市賺到4~5百萬新台幣後,退至二、三線城市,靠著利息拮据過活,台灣要存多少才能躺平?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台灣的房價、物價,還有大環境,基本上身家至少要6千萬才有機會,所以一般人如果沒有富爸爸、富媽媽,還是好好工作,做到老、做到死,不要想太多了。」(陳韋帆)
台經院發布2月景氣動向調查報告,營建業氣候測驗點在1月轉為下跌,主要來自於不動產景氣降溫。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現階段市場已轉向悲觀,也反映在1月房市的疲弱表現上,但投資買盤堅強、原物料上漲、人力成本上升、碳費開徵,將支撐房價難以出現崩盤情況。」(陳韋帆)
代表北台灣新建案市場概況的「住展風向球」,2025第一個月敲響房市喪鐘,燈號轉為衰退黃藍燈,這是2022年連續升息利空後兩年來首見慘況,分數剩39.8分,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指出,1月適逢農曆年節,傳統上購屋意願延至年後,加上整體環境偏空,天候寒流一波波也吹散人潮,目前房市未見明朗,買盤呈現觀望氛圍,仍有不少量體待消化,房市恐觀察至下半年。
蛇年到來,尚未出生新生兒,來不及當龍寶寶了,而農曆年後,也將是小「豬」仔準備初入小學的時間點。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少子化趨勢難擋,龍寶寶出生率也連年下滑,屢創新低,甚至比虎、兔年還低,但也因少子化,父母更重視小孩學習環境,滿額學校更是一席難求,所以一定要特別留意設籍時間點,越早越好。」(陳韋帆)
農曆新年將於國曆1月29日到來,這次是蛇年,知名風水師江柏樂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風水輪流轉,居家九個方位每年都有不同意義,所以都會建議新年到來就除舊布新,除了大掃除,也同時布置好新的環境迎接新的一年。」(陳韋帆)
2024年在新青安貸推波助瀾下,房市熱度超驚人!根據住展統計,2024年北台灣新成屋、預售屋住宅推案量來到逾1.5兆元,創史上新高,打破2013年1.3兆元紀錄,年增幅為38.7%。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表示,2024年在「新青安貸、股市2萬點、低利環境」等利多條件下,房價、買氣不斷創高,也大幅推建商推案意願,打破歷史高點。(陳韋帆)
「大學社會責任」(USR)旨在促進永續發展、連結地方資源,並為社會注入創意與活力。為深化教育與環境永續的核心價值,東海大學美術系與宜雄建設攜手合作,透過「建築廢料再利用」的創作,以具體行動詮釋了「教育不只是傳遞知識,更是創造改變的力量」理念。
2025年房市走勢引發市場高度關注,戴德梁行總經理顏炳立表示,2025年的房市將如同「夢遊狀態」,買氣大幅萎縮,僅剩自用接盤者等待降價。他形容,今年的房市對仲介業者而言,彷彿阿湯哥正在執行「不可能的任務」。
台中房市中,近一年來住宅面積出現了微妙的變化,與過去的「小宅化」趨勢相反,購屋族開始趨向選擇更大的住宅面積。這一變化主要受到房價上漲、政策調控與自住需求的影響。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的數據顯示,台中市35~45坪住宅的交易比例年增1.49%,顯示出購屋族對於空間、舒適度與環境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尤其是自住族群的需求成為推動此變化的重要因素。
中都、農16、美術館並列「高雄核心蛋黃區金三角」,其中的中都重劃區擁有世界級生態濕地公園,不僅是高雄唯一一個生態重劃區,更有文化資源、及愛河水岸,離塵不離城、具備蛋黃區難得的生活環境優勢。
房市在政府打炒房下,隨著2024年進入尾聲,房仲全聯會今(3)日舉辦年末記者會,房仲全聯會智庫對總統賴清德提出四大建言,會長張欣民表示,希望政府能夠打造一個資訊透明、住者與租者都友善的居住環境,同時還給房地產業者一個穩定及永續發展的市場空間。(陳韋帆)
台灣近期商業不動產市場熱絡!為了提升員工工作效率,以及工作環境舒適度,許多企業砸下重本大改造;國內商仲龍頭、仲量聯行就看準商機,率先推出綠裝修服務,從源頭降低建物各階段的碳排放及環境影響,讓員工滿意度從74% 提升至95%,每年還節省超過1100度電,降低4.1%的營運成本。 仲量聯行台灣董事總經理侯文信以大型百貨商場為例,初期維修管理即可協助節省3至5%電費,如進階投入老舊設備汰換、更新,可省1
第七波打房後迎來首購族時代,零經驗首購族除了要學習挑選心儀房產,代書流程也眉角多多,曾有買家收入及信用皆為優等生,卻無法核貸新青安,關鍵竟是物件有租約所影響。專家提醒,新青安除申請條件有所規範,後續也有自住切結需遵守。不只新青安,首購環境氛圍下,提醒買家多方瞭解相關規定、規費及稅賦,若選擇大型房仲品牌服務,可享一條龍包辦買房、接洽貸款、處理代書流程,也可提供稅賦及產權登記的專業諮詢、協助排解房產交
2024年預售房市在台灣經濟發展穩健、企業投資熱絡、以及低利環境持續的背景下,表現相當亮眼。雖然自今年8月起出現銀行不動產放款比重創新高,各大銀行緊縮房貸銀根,加上央行8月祭出「不動產減降令」,讓預售市場買氣明顯降溫,但是今年預售市場前8個月的表現,已經逼近2023年全年的數據,顯示今年預售市況相當暢旺。
央行上月祭出第七波打炒房政策,降低第二戶貸款成數,且擴大至全國適用,以至投資客慢慢散場、自住客與首購族成了主力,自媒平台「35線上賞屋」就看準市場需求,創建了首個涵蓋全台的房地產認證聯盟「35大聯盟」,且不拘品牌,共同打造更具保障和信任的交易環境,讓購屋的「小白」們減少交易糾紛。
隨著國際環境的變遷及個人財務規劃需求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台灣投資者開始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尋求置產機會。當前常見的投資方式包括股票、債券、外匯、黃金及房地產,各自擁有不同的風險特性。由於房地產投資通常涉及較大的資金規模,因此投資者在進行評估與規劃時需格外謹慎。
台北房市最保值區域除捷運站點周邊,大型綠地同時也是房價保證,住商機構彙整實價登錄資料,觀察北市十大公園周邊房價,近一年皆有不小漲幅,其中最高為花博公園周邊,僅一年房價成長近1成7,位居十大公園之首,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公園兼具休憩與改善環境等機能,對居住在都市叢林的居民而言,能在住家附近享有大片綠地是難能可貴,致使周邊房價保值力道強勁。
近年政府多波打房皆劍指豪宅,致使高總價市場急凍,就連以往熱門的豪宅聚落台中西屯也受衝擊,實價資料統計,今年1~8月4000萬元以上豪宅交易物件,平均總價、總銷創歷年來最低,與高峰2022年相比,總銷更大減54%。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豪宅價格看似因大環境關係而有些許落差,不過也與建商因應市場需求,豪宅坪數越推越小有不小關係。
9月19日央行公布第七波房市信用管制措施,房貸限制再度升級,市場反應迅速,房市現在僅剩首購友善環境。隔日(9月20日)股市開盤,營建股一度大跌超過6%,顯示市場對打房措施很有感。針對房價未來走勢,專家分析,短期內房價未必會大幅下跌,但長期來看,若供應量相對穩定,需求持續減少,價格可能會有所調整,而部分屋主若有急用資金需求而出售的情況,也將影響價格走勢。儘管政策短期內可能帶來不穩定因素,對於有剛性需
央行今天召開理監事會議,祭出第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對此專家與房仲表示,央行祭出對住宅市場史上最嚴格信用管制,未來半年至1年內,一、二手房市場都將量縮價漲,並認為房貸市場剩下首購友善的環境。
近期台南房市話題不斷,南科人買房,首重「生活舒適度」和「通勤時間」,希望結束一整天的高壓工作,回家能夠放鬆享受自然綠意,同時也減少通勤塞車時間,最好連日常採買、接送孩子上學都能近在咫尺。呼應南科人對於好宅的需求,大灣指標案「遠雄東御苑」推出後受到南科客戶大力支持,據實價登錄最新資料顯示,目前銷售已超過8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