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主計總處最新資料,今年1月份消費者物價房租類指數103.04,再度寫下歷史新高記錄,與去年同期相比年增2.44%,在各區域的租金成長表現上,南部地區漲勢最猛,今年1月房租類指數年增3.08%,年增幅首度破3%。(記者:陳韋帆)
央行昨(15)日再度宣布升息,今年共升息4次,累計全年升息2.5碼,利率回到2%時代,各路專家紛紛推算,千萬房貸族,20年期、30年期每年約多繳3萬6~3萬7不等的本利。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創辦人周昆立表示,連續升息,對於負擔能力較差的年輕首購族來說,無疑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記者:陳韋帆)
歷經4次升息,全年升息幅度已達到2.5碼,利率重回2%時代!對此,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不少人都計算30年期的千萬房貸1年會多繳3.7萬,但一般卻不知到每年利息卻要多繳6.2萬,消失的部分,就是部分原本應該繳交本金的部分金額,因為升息而變成了繳交利息!(記者:陳韋帆)
央行昨(16)日宣布升息半碼,全年升息4次累計達2.5碼,房貸利率約2%,若相較升息前,貸款千萬的20年房貸族等同多繳697,440元,30年房貸多繳1,096,920元。房仲業者指出,「升息壓力,加上房價下修可能性之下,民眾購屋意願將越趨保守,建議有意售屋的屋主讓利或降價,較有機會成交。」(記者:陳韋帆)
俗稱打炒房草案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下個月就公布屆滿一年,依舊「躺」在立法院中尚未過關。住展雜誌表示,對於影響建商最大的「預售屋禁轉」,觀察北台灣建商推案與新成屋市況,似乎影響不大,反而是土建融利率提高和市場需求盛衰對業者推案規劃的影響更明顯。(記者:陳韋帆)
打房、升息影響下,房市明顯冷卻,但台中似乎絲毫不受影響,根據六都地政局1~10月移轉量資料,台中市達4.1萬棟、年增5%,其他五都則下滑3~10%不等,明顯獨熱。對此,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表示,「在買氣持續活絡下,建商也在台中持續推案,絲毫未有減弱跡象。」(記者:陳韋帆)
台經院發布2023年景氣預報,房市部分,研究員劉佩真接受《三立新聞網》採訪表示,「明年雖然去除選舉干擾,但其他利空因素將持續干擾房市,估計買方將持續保守觀望,賣壓也將逐漸湧現,預期將處於低檔盤整格局。」(記者:陳韋帆)
根據聯徵中心最新統計資料顯示,今年7月身揹信貸與房貸的雙貸族,全國共有34.5萬人,創下2012年統計以來的新高,而雙貸族平均房貸金額為523萬元,平均信貸金額為91.3萬元,貸款金額也雙雙創下新高,尤其今年央行已經累計升息三次共兩碼,對於習慣低利的雙貸族而言,馬上就面對每月還款負擔增加的壓力。(記者:陳韋帆)
央行昨(22)日如市場預期的升息半碼,累計今年已經升息達到2碼水準,房貸利率的地板價也攀升到1.81%,升息後的利率也將創下2016年以來的新高。今年累計升息2碼,對於房貸族來說損失多少?信義房屋以千萬房貸試算,相當於一年丟了一支iPhone 14手機。(記者:陳韋帆)
央行今(22)日舉辦理監事會,宣布升息半碼,這已經是今年的第三次升息。對此,台灣房屋集團首席副總裁周鶴鳴表示,今日央行升息半碼在市場的預料當中,但由於台灣相較他國屬於溫和升息,估計對於房價影響較小。(記者:陳韋帆)
央行今(22)日下午舉辦理監事會,會後結果宣布升息半碼。對此,台灣房屋指出,今年央行累計升息共2碼,倘若年底再升息半碼,全年累計升息幅度將達2.5碼,以20年期千萬元房貸試算,房貸族等於每月多繳3千元房貸,倘若不想增加月負擔,就必須將房貸期限拉長至21.6年,藉以緩衝升息衝擊。(記者:陳韋帆)
不動產代銷產業龍頭海悅(2348)今(11)日公告2022年H1財報,合併營收23.71億元、稅後淨利4.89億元。相較去年同期,營收下滑0.88億,稅後淨利降幅則達41%。每股稅後盈餘因2021年度發放股票股利1元,股本增加10%,EPS為4.07元。(記者:陳韋帆)
有錢人的世界不一樣!在升息消息頻傳下,老百姓們壓力越來越大,但富豪們買豪宅依舊不遺餘力,數億豪宅不僅用現金支付,還一口氣打包多戶。最新實價揭露,今年6月,豪宅「潤泰敦峰」、「全陽柏悅」都出現法人名義一次購買2戶的紀錄。(記者:陳韋帆)
工料成本齊漲,加上政府限縮政策及銀行升息循環不斷,建商紛紛面臨資金與成本的雙重壓力,更陸續傳出有案子賣完卻因原物料成本估算錯誤,工程遲遲無法發包或動工,導致爛尾甚至退款的情形發生,近期包括麗晨、總太、順天、達麗等建商紛紛調整策略,以應對目前營建業所面臨到的困局。(記者:陳韋帆)
央行升降息議題正在風頭上,房貸利率若破2%,會影響多少人購屋意願呢?目前房貸利率將回到1.7%,根據信義房屋市調,如果連續升息,房貸利率達到2%以上,將影響56%民眾購屋信心。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利率雖然到空前新高,實際上高房價、薪資追不上房價,才是影響購屋最大因素,所以升息影響購屋意願一事,心理因素較大。(記者:陳韋帆)
國揚(2505)今(17)日舉行股東會,財務處協理王正怡指出,目前房市利空消息偏多,但公司在幾年前就開始布局商辦市場受到的衝擊比較小,目前手上還有五筆商辦案,總計建坪約20萬坪,國揚大約占5成以上。不過,國揚明年將會進入一年無法入帳的空窗期。(記者:陳韋帆)
央行今(16)日宣布升息半碼(0.125%),財政部也立即針對「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做出應對,財政部表示,該專案是為減輕青年購屋負擔,協調8大公股銀行後,決定延長3月時所推出的半碼優惠。(記者:陳韋帆)
央行第二季理監事會議落幕,確定升息半碼(0.125%),利率連兩季走升!台灣進入升息循環,假如全年升息3碼,重貼現率將達1.875%,五大行庫新承做購屋貸款利率,恐突破2字頭關卡。試算首購族貸款1千萬元的30年期本息攤還的月還款金額變化,在年初還沒升息前,月還款金額約33,608萬元,升息3碼後,年底時月繳金額將提高到37,263元,每月負擔增加約3,655元。(記者:陳韋帆)
央行今(16)日宣布升息半碼,瑞普萊坊市場研究部總監黃舒衛指出,目前台灣「升息、限貸、限期開發、打炒房、疫情、通膨狂飆、囤房稅」,房市六大利空齊聚,預期將逼空土地市場,住宅恐踏上7年1輪景氣循環,僅剩商用不動產抗通膨效果佳。(記者:陳韋帆)
最新實價揭露,台北市出現6筆指標豪宅交易案,包括「聯合大哲」、「信義聯勤」、「潤泰敦峰」,且全數以無貸款方式買進。台灣房屋指出,觀察交易模式,顯見在央行頻頻釋出升息訊息之下,讓豪客選擇直接現金購置不動產,以降低將來升息導致購屋成本提高的風險。(記者:陳韋帆)
房市才開始量縮,價格還沒跌到就要反彈了?根據住展統計,5月新建案整體市況微幅升溫,雖然「預售屋推案量、成交組數」下滑,但「新成屋戶數」走揚,來客組數、議價率、待售住宅建案量則持平。(記者:陳韋帆)
中央銀行6月中旬將召開第二季理監事會議,對於外界預測央行將再升息並再推選擇性信用管制新措施,鄉林集團董事長、商總主席賴正鎰發布消息表示,Q2房市交易幾乎靜止,央行如果再加強管控,豈非是要銀行「雨天收傘」?他認為,政府應先穩經濟,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分不清輕重緩急。(記者:陳韋帆)
央行3月中直接宣布升息一碼(0.25%)震撼市場,被不少人視為央行配合政府打房下重手,但看在專家眼中,升息絕非調控房價的萬靈丹。專家指出,利率工具牽一髮動全身,央行此次升息最主要的目的在於回收浮濫的市場資金,同時抑制蠢蠢欲動的通膨危機,若持續升息,恐波及仍有房貸在身的一般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