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輩子一次的投資,如何聰明出價用較合適的價格入手,對於首購族是一大挑戰。有首購族網友在PTT請教議價的出價策略,究竟出價要以開價還是實價登錄價格來議價?引發版上老鳥網友熱烈回應自己的買房心法。591房屋交易網分享運用實價登錄平台的三大技巧聰明出價,以合適的價格入手理想的家。
實價登錄新制自2020年7月1日上路,改制重點之一為申報不實者將根據情節輕重區分裁罰金額,「交易總價」、「車位個數」、「車位總價」及「車位價格」等4項屬價格資訊,申報錯誤無改正機會將裁處較重金額新台幣3萬至15萬元罰鍰;價格以外資訊錯誤則可有一次改正機會,未依限改正處新台幣6千至3萬元,民眾申報時務必詳加注意。
新北市板橋地政事務所為加強宣導實價登錄新制,自2021年1月19日起至2月1日止舉辦「實價登錄情報站」線上體驗活動,民眾只要至該所網站進入活動頁面參與活動,活動結束後,將抽出20名參與並留下聯絡資料者,致贈精美小禮物1份,歡迎大家一同來體驗抽好禮!
新北市板橋地政事務所為加強宣導不動產交易安全及2020年7月1日正式施行之實價登錄新制常見問題,自2020年11月17日起至11月30日止舉辦「不動產交易安全暨實價登錄小提醒」有獎徵答網站活動,民眾只要至該所網站進入活動頁面參與有獎徵答,該所將於活動結束後,抽出30名參與活動且完整答對之幸運兒,致贈精美小禮物1份,歡迎大家一同來學新知抽好禮。
台北市稅捐處訂於2020年10月8日晚上7時至8時40分在該處(台北市中正區北平東路7之2號)舉辦免費的租稅教育課程,特別邀請台北市政府地政局及財政部台北國稅局講師,分別講授實價登錄新制及房地合一簡介課程,以提醒民眾維護自身權益,歡迎有興趣的民眾,邀請親朋好友一起來學習!
民眾買房參考內政部實價登錄的社區房價行情,不過,有幾項沒注意,恐怕會錯失殺價機會,甚至可能買得比鄰居還貴。因此,看實價登錄三大原則,包括第一、單價是否有含車位,第二、一定要看備註欄,第三建議在交易明細欄位中,勾選「實坪、淨坪」,瞭解得房率為多少。
實價登錄新制7月1日上路,不過,今年上半年卻出現一筆頂級豪宅「松濤苑」的「交易時間」與「 原因發生時間」有大幅落差的情況。根據實價揭露最新資料顯示,中正區最高房價豪宅「松濤苑」7樓揭露一筆新交易,交易時間為2018年的11月,成交價格每坪為260萬元,成交總價為4.95億元,不過該筆交易登記的原因發生時間在今年上半年。
行政院已正式核定實價登錄新制於2020年7月1日起施行,台中市清水、龍井、大甲地政事務所與地方稅務局沙鹿分局合作,在沙鹿分局土地增值稅、契稅收件櫃檯提供「實價登錄新制搶先報」服務,民眾到稅務機關申報不動產買賣土地增值稅、契稅時,即時宣導實價登錄新制完整資訊,讓民眾儘早了解新制內容。
路從桃園南崁推出如皇宮般華麗、破百坪豪宅的中悅建設,後來又在桃園意藝文特區蓋出多棟地標豪宅,近年桃園中路重劃區推案崛起,也在該區推出豪宅,中悅建設分析,近年房市中高總價產品規劃30至50坪或50至60坪,買氣最穩健,許多人退出規劃百坪起跳豪宅,反倒競爭者就變少了。
台中市雅潭地政事務所為促進房地產交易資訊公開透明,並使民眾容易理解判讀,建置「e拍集合行情全視線資訊查詢平台」,完整揭露實價登錄、法院拍賣等資訊,方便民眾查詢。
桃園市副市長李憲明2020年6月3日主持市政會議,聽取地政局「實價登錄2.0」專題報告後表示,實價登錄2.0新制將於7月1日正式上路,不動產買賣登記案件的實價登錄申報義務,由地政士轉變為買賣雙方共同申報,並從以往案件登記完畢後30天內申報,改為買賣登記案件送件時一併申報,請地政局針對新制上路後可能產生的問題,預先擬定因應措施,持續加強對地所同仁的訓練,及民眾和不動產從業人員的宣導,讓新制順利上路。
實價登錄新制預定2020年7月1日正式上路,新制將實價登錄申報責任回歸買賣雙方,並在辦理買賣移轉登記時一併申報,為讓買賣雙方申報作業更順利,台中市政府地政局規劃貼心、放心、安心、暖心、甘心、用心、動心等「七心」級便民措施,讓初次申報實價登錄資訊的民眾能簡單、快速、正確申報。
由於內政部實價登錄網站沒有「社區揭露」,只是透過區段門牌揭露,雖然已經強化定位,但對於想買房的民眾,看到一堆數字,還是很困擾,因此不少坊間業者彙整了實價登錄資訊,採會員制,讓民眾查詢「社區房價」。不過,對於想研究實價登錄,來殺價的買方,一定要懂得怎麼辨識「單價」有沒有「扣車位」以及計算方式。
根據內政部最新實價揭露資訊,台北市中正區由藝人黑人陳建州與范瑋琪夫妻以及知名歌手張信哲購入聞名的大安森林公園豪宅「方念拾山」又出現億級交易,此次為8樓戶別,共116.46坪,於2019年12月以1億4388萬元成交,觀察前一手屋主於2015年3月以1億2373萬元買入,持有4年轉手大賺逾2000萬元,每坪單價也從124.8萬元來到144.3萬元,上漲15.6%。
許多民眾使用內政部實價登錄網或各縣市政府的實價登錄系統,都會有「數字太多」、「看不懂」,搞不清楚是否得扣除車位,或是面積到底要不要拆開計算等問題。這也讓不少坊間業者,跳出來做數據分析,使得民眾未必能針對官方版使用上手。
實價登錄制度自2012年施行以來已將近8年,新北市政府為加強大數據運用,提供各界更完善的不動產交易資訊整合平台,於2019年啟用的「新北不動產愛連網I-Land」(https://i.land.ntpc.gov.tw/iland/)建置「實價登錄」查詢專區,自即日起加碼再推出「社區行情檢索」功能。
實價登錄制度自2012年8月實施以來,愈來愈多社區房價被揭露,電商時代衝擊之下,消費者購買模式與決策程序習慣利用網路進行比價,以房市交易層面來說,許多學者也曾提及,透明化反有助縮短買賣雙方撮合時間,加快成交。
實價登錄查詢門牌區間縮減,讓一般民眾更好查價。台北市地政局在現行法令區段化限制之下,經內政部首肯,首度在「台北地政雲」將實價資訊揭露的地號或門牌區間從30號縮小為10號,有利讓民眾更精準掌握房價。
實價登錄造假時有所聞,只要買賣雙方或代書皆「不動聲色」,大多不會被發現,加上今年政府修法仍沒將「查核權入法」,換句話說,政府對實價登錄效力無查核權。目前被揭穿的案件,多為投資客內鬨,今年6月新竹地方法院則有判決,醫生與投資客造價實價登錄,最後自首,但法院仍依「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罪」判刑。
2012年8月上路的實價登錄,歷經將近5年時間,終於有機會修法,但可惜的是今年7月立院三讀通過的版本,「門牌地號完整揭露」、「預售屋即時登錄」、「查核權入法」、「屢不改正加重處罰」,全部被消失。專家說,近期許多建商喊熱銷,消費者卻無從辨別真假,就是修法不力的後果。
台灣現行的實價登錄,是以成屋完成產權移轉登記30日內完成申報,租金申報的話,透過經紀人成交才需登錄;至於預售屋,是要求「代銷結案」後,並沒有規範預售屋簽約後30天內需登錄。學者就說,相較之下,美國的實價登錄相當透明,何時上架銷售、租金多少,每一戶的「過去與現在資料」都一覽無遺。
立院院會(1日)正式三讀通過《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宣告原本行政院版本「實價登錄2.0」重要項目「預售屋即時申報」、「詳細門牌揭露」掰掰,成為實價登錄「殘廢版」,學者也批評,預售屋是房價炒作元兇,政府卻遲遲動不了這塊,實在很詭異。
內政部的實價登錄制度從2012年8月上路至今已經6年,但因單價無拆算車位、雨遮陽台坪數標示不清及社區位置不精準,讓一般民眾搞得一頭霧水,也不容易看得懂。但改版後的實價登錄,會精準將同一個社區物件彙整,並增加地標查詢,查詢起來更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