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北區國稅局表示,自2016年1月1日起,實施房地合一課徵所得稅制度,個人交易房屋、土地如符合房地合一課稅範圍,不論盈虧,原則上皆應於房地所有權移轉登記日之次日起算30日內完成房地合一稅之申報。惟如交易之房地屬未辦保存登記之房屋(例如違章建築),因無法至地政機關辦理產權移轉登記,則應於訂定買賣契約日之次日起算30日內申報,如漏未申報,將遭補稅處罰。
財政部高雄國稅局表示,房地合一課徵所得稅制度(下稱新制)自2016年1月1日起實施,總機構在中華民國境內營利事業出售房屋、房屋及其坐落基地或依法得核發建造執照之土地(以下合稱房地),應先以收入減除相關成本、費用或損失後數額作為當年度之房地交易所得額,再減除依土地稅法規定計算之土地漲價總數額後之餘額,計入營利事業所得額課稅,餘額為負數者,以零計算。
國稅局表示,個人交易於2016年1月1日以後取得之房屋、土地,無論計算後有無應納稅額,均應於移轉登記日之次日起算30日內申報個人房屋土地交易所得稅(下稱房地合一稅)。
財政部北區國稅局表示,個人自2016年1月1日起交易於2016年1月1日以後取得之房屋、土地,無論產生交易所得或損失,均應檢具相關文件自行申報,否則將遭罰鍰處分。
財政部北區國稅局表示,個人出售符合農業發展條例第37條及第38條之1規定得申請不課徵土地增值稅之土地,免予課徵房地合一稅。
財政部高雄國稅局表示,該局最近曾接獲轄區納稅義務人陳先生來電詢問,本人將所購買之房屋土地出售,已依法申報房地合一稅,為何仍要前去國稅局辦理稅籍登記並繳納營業稅?
根據財政部統計資料庫的資料顯示,2020年上半年全國房地合一稅的個人稅收為43.6億元,較2019年同期的22.4億元,年增94%,同時也是房地合一稅制上路以來的新高,房地合一稅收增加則反應,2016年以來買進不動產的民眾,2020年出售後不動產價格有一定的增值幅度。
根據財政部統計資料庫的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房地合一稅的個人稅收為43.6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2.4億元,年增94%,同時也是房地合一稅制上路以來的新高,房地合一稅收增加則反應,2016年以來買進不動產的民眾,今年出售後不動產價格有一定的增值幅度。
跟建商買房竟然得繳房地合一稅?關鍵就是買的是「換約」物件,且沒有找地政士過戶,錯過評估繳稅風險。社團法人新北市地政士公會指出,有民眾買下朋友從建商「換約」的二分之一產權,並匯款給朋友,結果不久後,國稅局要求得補繳房地合一稅近35萬元。
民眾賣房子即便賠售,也還是得申報房地合一稅,否則被國稅局查到,將吃上罰金。民眾在2016年1月1日以後取得的房子,假若出售有獲利,持有期間在1年內出售,課徵房地合一稅45%稅率、持有1至2年內出售,則課徵35%稅率,持有期間超過2年、未逾10年,稅率為20%,自用住宅則有400萬元免稅額。
民眾的房子被法拍,多是因為欠稅、欠債,遭強制執行,拍得的款項必須用來繳納欠稅或還清債務,而即便是法拍屋,持有人拍定移轉,也得繳納房地合一稅。依規定個人交易持有期間1年以內,適用稅率45%,1至2年稅率為35%,超過2年未逾10年稅率為20%,超過10年以上稅率為15%。
隨房市觸底復甦,房地合一稅也同步大幅飆升,根據財政部統計資料庫的資料顯示,2018年個人的房地合一稅收達27.9億元,不過到2019年則大幅成長到60.5億元,反應購屋人在房地合一上路之後的買賣案件,符合課稅條件的個案有些都有增值獲利,若以區域的狀況來看,稅收最多的是台中市,其次則是高雄市。
房地合一新制實施至今,已經邁入第3年,只要「2016年以後取得」,或是「2014年1月2日以後取得,且持有期間在2年以內的房屋、土地,在2016年後出售者」,都必須申報課徵房地合一稅。
根據《經濟日報》報導,有台北民眾賣車位賺到100萬,卻被國稅局查到沒申報房地合一稅,補稅加上罰款一共繳86萬元,賺的大部分都進了國庫。關鍵在於,「車位也屬於房地合一稅的課稅範圍」!
2019年元旦房地合一稅施行將滿3年,期間不少業者都希望「降稅救市」,如今準高雄市長韓國瑜讓「韓流」席捲全台,業者在選後多認為房市見到曙光,而中美貿易戰更讓「台商回流」,這兩股力量,似乎讓業者蠢動,期盼政府修正房地合一稅,以換來商用不動產窒息3年的成交量。
房市不見買氣,讓不少屋主開始選擇降價賣!根據房仲最新調查發現,光在台北市,每3間房就有1間喊降,比例超過3成,新北市降價比例也有28%,其中又以公寓類型降價幅度最高,像大安區1間35年公寓,現在就喊出破盤價,每坪55萬元,已低於市場行情。
立法院今(5)日三讀通過《所得稅法》修正案,房地合一課稅確定明年(105年)元旦上路,以持有房地時間採差別稅率課稅,可望降低短期炒房的現象,而房地合一課稅上路後,奢侈稅也同步退場。
房地合一稅草案出爐後,可以說讓4千萬以下的小宅鬆了一口氣,這也讓雙北市的套房價格逆向持續攀升,其中像是北投區,過去一年成交單價最高的房子不是豪宅,而是出現在小套房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