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館商圈位置精華,聚集了三大門牌,包含大安區、中正區以及文山區,但由於屋齡超過40年的老房子居多,房價落差大,專家認為若交通條件帶動都更改建,有望複製大稻埕與信義商圈翻轉模式。
高雄亞灣區公辦都市更新再添里程碑,由高雄市政府攜手台灣電力公司與星紀元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推動的「特貿三南基地北公辦都更案」,於30日舉行動土典禮。中央及地方民意代表、市府團隊、銀行團與協力廠商齊聚,共同見證亞灣轉型的重要時刻。該案總投資金額達237億元,總開發樓地板面積約5.8萬坪,將於120年底陸續完工,為亞灣區注入商業新動能。
高雄市政府今(22)日公告,高雄車站專用區四、五及商四公辦都更案,由冠德(2520)建設獲選為最優申請人,總投資規模逾95億元,預計將翻轉高雄站前第一環圈面貌,打造國際級商業門戶,帶動城市轉型。(陳韋帆)
信用管制滿一年,雙北4區都更危老房價持續創高,萬華、中和皆出現122.2萬元高單價。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指出,雖新建案買氣低迷,但都更危老案多精華區重建,房價創高,反映其區位、機能的強勁支撐力。(陳韋帆)
台灣金聯近期宣告合併臺灣金融聯合都更公司後,今(11)日再度宣告將跨足包租代管業。董事長宮文萍表示,台灣金聯長年以實踐居住正義為己任,除平價宅、都更業務外,包租代管也將成為公司推動三大支柱,達「居住正義 永續三安」目標。(陳韋帆)
因萬華「義村羊肉爐」店址淪都更孤島聞名的萬大路都更案又有新變動,台灣金聯昨(1)日宣布合併該案起造人臺灣都更服務公司,據了解,該案因營造財務問題,陷官司糾紛,至今仍未動工,也傳出「義村羊肉爐」房東有意加入都更,整起都更案再度引起社會關注。(陳韋帆)
台灣金聯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宣布今年9月1日起,正式合併臺灣金融聯合都市更新服務公司,並概括承受所有權利義務。台灣金連表示,相關合併作業均已順利完成交接,政策任務無縫接軌,將發揮「1加1大於2」的綜效,有效整合公股資源。(陳韋帆)
高雄亞灣區房市再添強心針!「亞灣2.0特貿三南基地南」公辦都更案今(1)日正式動土,該案開發商為智匯方舟,聘請到安藤忠雄操刀設計,未來完工後,市府與台電預計將取回1.9萬坪商辦空間,並設5G AIoT創投基金。副市長林欽榮指出,「高雄招商全國之冠,已成企業投資首選!」智匯方舟總裁洪平森也表示,「科技建設下,高雄房市正迎來最好的時代!」不過,他也坦言擔心川普攪局,導致台灣景氣衰退。(陳韋帆)
長虹建設與聖得福建設聯手開發的內湖都更案「TOP31」今(25)日舉辦動土典禮,基地面積1,255坪、規劃兩棟31層住宅大樓。地主表示,該案整合僅耗時3個半月,主要是因為長虹、聖得福兩大品牌深得民眾信任,根據業者資訊,該案銷售半年約已賣5成,但面對房市大環境不景氣,業者仍呼籲政府適度放寬信用管制,讓貸款機制恢復正常運行,也避免部分無辜消費者或業者受累。(陳韋帆)
新莊中港商圈的「財元廣場」即將都更!位於中華路二段的「財元廣場」已有43年歷史,是不少新莊人的青春回憶,曾因戲院而繁華,也隨時代推進而凋零,但商圈依舊熱鬧,而「財元廣場」外牆近期掛起「完成100%都更整合」紅布條,也意味著老商場即將浴火重生。(陳韋帆)
潤泰新(9945)於今日(23日)召開114年股東會,潤泰創新去年合併營收為318億1,718萬元,合併淨利為199億482萬元,每股稅後盈餘6.07元。潤泰新董事長簡滄圳表示,「央行信用管制後,短線投資客退場,剩自住、置產兩大買方,政府也持續推動危老、都更,而潤泰擁良好口碑,仍具相對優勢。」(陳韋帆)
台北市都更孤島+1!都更整合失敗,跳過不同意戶改危老重建,都更孤島情況越來越多,台北市南京東路五段新建案「億安沐青」今(19)日,舉辦動土典禮,鄰房有一棟都更孤島,據了解,建商都更整合15年,該棟公寓有一不同意戶,最終只好重送「危老重建」,該孤島就此形成。(陳韋帆)
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配合台積電高雄廠興建及量產,於捷運R17世運站東側A5街廓辦理公辦都市更新招商,提供半導體及AI相關產業商辦及住宿使用,今日辦理招商說明會,現場20家建設公司、資產管理機構及投資公會熱烈參與,未來完工後除提供A級商辦及員工住宅供半導體、AI產業進駐使用外,低樓層更可引入相關零售商業、支援型生活服務設施,並透過天橋直接連通R17世運站,帶動楠梓產業園區周邊生活機能發展,創造優質便
房價居高不下,台北市新建案更是1坪動輒120萬起跳,相對便宜又據都更潛力的中古屋成為不少人的選擇,據永慶房屋新舊屋房價資料,都更效益最高的就是松山、信義、大安,1坪價差55萬起,而都更效益最差的就是士林、萬華、中正,1坪價差36萬以下。專家指出,「價差最小三區原因大不同,最麻煩的還是萬華,畢竟是傳統風化區,歷任市長未解、也難解。」(陳韋帆)
台北市大安區都更豪宅建案「敦南詠楽」今(10)日舉辦記者會,對於房市翻轉、川普風暴又來襲,開發商精城機構總經理李振嘉表示,「因為建案是以『舒適』規劃為出發點,不蓋小宅,銷售至今已售5成,由於客戶大多是剛需,所以目前僅有3組有受到川普影響。」(陳韋帆)
台北市從天母發跡26年的知名老餐廳「Wendels溫德德式烘焙餐館」,今年3月初宣布正式熄燈,據溫德餐館臉書,主要是因為房東決定都更。大師房屋董事長陳建慶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指出,「對於房東而言,參與都更可獲取更大利益的情況下,通常就會選擇重建,不過,現階段台北豪宅已碰上瓶頸,惟小坪數規劃才能較有銷路。」(陳韋帆)
永和大陳都更案最後一塊拼圖完成!新北市永和70年歷史的大陳都更案,最後一塊「單元1」,新北市府成立的行政法人新北住都中心今(30)日與獲選人遠雄完成簽約儀式,預計2029年拿到建照、2035年取得使照。新北住都中心執行長錢奕綱表示,「有了大陳案成功案例,後續還有永和頂溪案、板橋浮洲,預計都比照各單元劃分辦理,為市民持續推進都市更新,獲得安全居住的環境。」(陳韋帆)
台北市中山區危老都更案「宏築臻玥」今(25)日舉辦開案記者會,宏築建設董事長張嘉慶表示,「這個都更案整合了20年,最初買進第一塊基地約3百餘坪,後來周邊地主陸續想加入,我們也配合他們更改設計,一共改了3~4次,歷經2、3次景氣變化,其實我都不在意,因為我只想把每棟房子都蓋好。」(陳韋帆)
大環境衝擊導致原物料上漲,也連帶出現了「流浪都更」現象!北市不少危老建築等待都更,然而營建、人力成本大幅上漲,以及《平均地權條例》修法後造成的買房衝擊,導致建商憂心成本回不來做白工,難以進場,不少都更案一拖就是超過10年,沒人願意接手,也讓不少住戶的都更夢,變空歡喜一場。
台灣老屋多,近年在政府推廣「危老、都更」下,老屋重建已成風潮,對屋主而而言,到底是將房子出售給建商好,還是合建或自建好?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表示,「多數老屋屋主,通常都是等到建商收購才會開始思考這樣的問題,但在資訊不對等情況下,即使建商提出條件,屋主通常依舊難以判斷是否接受,但一句話,羊毛出在羊身上,建商、開發商不可能做無本生意,現在還有『自建、委建』等其它多元選擇可以考慮。」(陳韋帆)
永和大陳都更7個單元已全部招商完成!永和大陳新村歷史約70年,新北市府新北市府歷經15年招商,於3月3日全部招商完成。目前「單元5、6」最新進度曝光,「單元6」最快今年底動工、預計2029完工,「單元5」預計3月17日舉辦公聽會。(陳韋帆)
台北市危老案「富品南京」今(9)日舉辦動土典禮,該建案整合20餘年,期間換過多個建商都破局,後來找上富品建設後,短短3個月就整合完畢,將都更換成危老案。富品建設董座曾富瑋表示,「都更危老整合最困難的就是『人』,快速整合其實沒有太多秘密,只要滿足每個人不同的需求,就能加速進程,配合住戶怎麼玩都可以。」(陳韋帆)
宏匯集團再下一城,近年宏匯集團除得標台北門戶「台北雙星」案外,近期也進軍南港,先是拿下「台電CR1」都更案外,今(6)日台北市住都中心也宣布「新都公辦都更案」由宏匯獲選最優申請人,預估投資金額120億,未來將打造「住宅、社宅及辦公」2棟大樓。(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