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施行滿30年,台灣物業管理學會將於7月26日舉辦30周年論壇,適逢大罷免投票日,理事長郭紀子指出,相關條例是台灣居住安全與社區治理的基石,許多內容卻已不符時代需求,修法刻不容緩。他強調,「公寓大廈住戶集中、關心公共事務,應成民主社會選民溝通的首要對象,未來城市治理不能忽略這股龐大基層力量。」(陳韋帆)
台灣上班族跟蠟筆小新的爸爸野原廣志一樣慘!據聯徵中心資料,全國2024年Q3平均房貸期數317期,等於平均每位房貸族債償年期達31年多,再創歷史新高,進一步觀察六都與新竹,通通超過26年,購屋負擔越來越沉重。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提醒,長年期房貸每月還款少但總繳利息高,尤其近年民眾使用寬限期狀況普遍,要留意寬限期後償還本金壓力會增加。(陳韋帆)
房價回到1坪8萬會怎樣?近期不少人關注房價下降的消息,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章定煊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回到8萬要看哪個縣市,如果是指六都或新竹縣市,基本上台灣就毀一半,銀行倒閉、金融風暴、大量失業潮降臨。」(陳韋帆)
前新聞主播張瓊方戰別電視圈,把時間留給小孩,而在過去一年裡,她買到人生第一間房!新家位在台北市天母,是30多年老華廈,一層一戶,室內空間多達39坪,且採光極佳!為了孩子安全,老屋翻修後,家裏處處可見圓弧設計,也讓整體風格顯得更溫暖。
力信建築集團迎來成立三十周年,同時揭幕位於宜蘭的企業總部,不僅是集團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更為台灣建築業注入了全新活力與標準,也揭示著台灣建築產業的未來及無限可能。
新北環狀線捷運開發案再創里程碑,繼秀朗橋站、景平站、板新站招商成功後,基地面積第二大且位市中心的板橋站昨(27)完成開發案簽約儀式,規畫興建總樓地板面積達1.2萬坪的地標型商辦大樓,吸投資金額39億,除提供大型國際會議廳及創新產業辦公空間,將提供5000萬基金扶植新創產業,帶動周邊經濟發展,預計2030年完工。
不少地主因名下土地被劃為「公共設施保留地」(公保地),不敢投入金錢開發自己的土地,政府也遲不徵收,多年來動彈不得。(陳韋帆)
根據不動產資訊平台最新資料顯示,今年第三季國人新購置住宅平均貸款期數再創新高,平均已達到305期,約為25.4年,也是統計以來首度超過300期,由於時間點就出現在新青安政策房貸上路之際,推估使用長年期房貸的比例增加,六都中期數最高的是高雄市的348期。(陳韋帆)
921大地震今年屆滿24周年!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112年Q2,全台逾30年以上老屋已達483萬8,095戶,知名結構技師戴雲發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指出,「921前建築法規並不嚴謹,且偷工猖獗,台灣多少老屋有問題,沒人能知道,建議30年以上老屋,居民若有疑慮,就應盡早進行老屋健檢。」(陳韋帆)
你知道全台灣凶宅黑數有多少嗎?專家也不知道!一名房仲老司機C男(化名)向《三立新聞網》透露,「有許多凶宅,根本查不到資料,如果前屋主刻意隱瞞,即使買家發現,未來也很難舉證屋主是惡意行為,可說是現在房屋買賣環節一大漏洞。」(記者:陳韋帆)
台灣老屋多,也衍生了「老電梯」問題!根據內政部資料,今年Q2逾30年老屋約450萬宅,占比全國住宅數量50.43%,不少大樓、華廈電梯梯齡也達30年以上。一名讀者向《三立新聞網》投訴,「社區電梯已經30年,近期故障頻傳,業者示警該更換了,但管委會卻無動靜,該怎麼辦?」(記者:陳韋帆)
買房難!高房價時代讓許多人大嘆買不起,但仍然有人咬牙投入房市,即便是屋齡較大的老房也有人買;據統計,30至50歲的6、7年級生為買房主力並辦理房貸。有網友好奇詢問「住40年屋繳30年房貸是什麼感覺?」不少網友回應就是要「拼都更」,或是可重新裝潢後,價值會翻倍。(記者:簡浩正)
根據金融聯徵中心新增房貸資料統計,高雄今年上半年屋齡30年以上的老公寓,有超過一半以上的買家是20~40歲的年輕客群,其中又以30~40歲年齡層居多,佔33.1%,40~60歲客群約佔4成,60歲以上僅不到1成。(記者:陳韋帆)
房價飆漲的現在,大家時常看著2、30年報紙,看著過去便宜的房價「望屋興嘆」。不過,不需要2、30年,短短2年,房價也可以漲到嚇死人,根據住展資料,新竹竹北高鐵特區,2年前1坪20多萬房價,現在已經飆漲到70多萬,相當於1間1千萬的房價直接飆升成2千餘萬,相當驚人。(記者:陳韋帆)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不動產研究中心19日舉辦「政府主導都市更新策略」講座,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副執行長柯茂榮於會上談到,「目前台灣30以上老屋已達448.8萬戶,若不加速推動重建,20年後將達792.5萬戶,足見老屋問題嚴重,都更刻不容緩。」(記者:陳韋帆)
好朋友合資買地、買房時有所聞,但許多細節必須留意,否則稍不謹慎,就有可能血本無歸!新北市近期6位7旬男性長者,年輕時共同買了一塊地,由於當時不懂「持分共有」,於是將土地登記在其中一個人的名下,20~30年過去,如今土地重劃,價值翻倍了數億,才驚覺當初的「借名登記」,差點讓合資一起賺大錢一事,變成糾紛。(記者:陳韋帆)
房價不斷攀漲,年輕人買房子,要20年還是30年好?有網友在臉書公開社團「買房知識家 買房賣房攏滴+」詢問此題,網友紛紛一面倒選擇30年,直呼「當然是越久越好!」房仲則指出,「以資金彈性來說,當然選30年最好,不過切記要慎選銀行,才能避免違約金的問題;另,央行近日曾提及取消30年房貸一事,想購屋的民眾不可不慎!」(記者:陳韋帆)
房價漲幅驚人,特別是部分行政區,如果買對了,竟可少奮鬥30年!根據住展統計,2012年至2022年1~5月,北台灣新成屋、預售屋房價,漲幅最高前十名,依序為新埔、平鎮、觀音、芎林、壯圍、竹北、楊梅、中壢、新竹市、竹東,漲幅分別達77.62%~119.72%。(記者:陳韋帆)
房價居高不下,現代人想擁有自己的房子實在不容易,正業地政士事務所所長鄭文在透露,「依照我30年經驗,其實有一個方式可以讓你更了解賣家,也更容易談到滿意的價錢,甚至有可能大砍價,獲得5~6折的優惠價。」(記者:陳韋帆)
商辦竟然越老越值錢?根據實價登錄,台北市指標商辦中屋齡30年以上的大樓,竟有6棟大樓交易單價站上百萬,信義全球資產總經理柯宏安指出,這些單價達百萬等級的老商辦,雖然屋齡高,但因位處核心區位條件,原本就是區域指標大樓,加上商圈空置低且企業需求高下,價格反而有所支撐。(記者:陳韋帆)
央行總裁楊金龍5月12日在立院財委會上提到不動產信用管制三大方向,包括房貸成數設限、30年以上房貸限縮、不動產授信占比降低。其中,30年以上房貸限縮引起社會軒然大波。對此,央行也於今(14)日發布最新說明。(記者:陳韋帆)
央行總裁楊金龍昨(12)日在立院財委會上提到不動產信用管制三大方向,包括房貸成數設限、30年以上房貸限縮、不動產授信占比降低。其中,限縮30年以上房貸部分,引起房地產界軒然大波,對此,就有房市專家指出,限縮30年房貸以後,房市的「韭菜」就會消失了,房價也將開始下跌。
央行總裁楊金龍昨(12)日在立院財委會上提到不動產信用管制三大方向,包括房貸成數設限、30年以上房貸限縮、不動產授信占比降低。其中,30年以上房貸限縮引起社會軒然大波,財經房產學者章定煊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表示,「楊金龍想要這麼做,很明顯擔心大家(購屋族)會違約,但配套細節尚未得知,所以仍有可能有空間。」(記者: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