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政府27日執行中山區吉林段都更案代拆作業,該案同意戶已於113年6月20日完成搬遷,市府秉持不辜負同意搬遷戶重返家園的期待,針對不願搬遷戶的權益,透過權利變換機制確保。另拆遷後居所也由實施者協助安置並備妥相關事宜,透過市府各單位齊心協力,27日已順利依都市更新條例第57條規定堅定完成代拆任務排除都更障礙,後續實施者仍持續與不願搬遷戶溝通協調並妥善安置。
台北捷運中山站1號與4號出口前方,於18日新設20公尺寬的行穿線,這變動也在網上引起討論,有人稱讚「台北小澀谷」,然而也有民眾抱怨,因此北市交通局也迅速恢復原本的配置。
大台北捷運2024年中古屋十大熱區站點出爐,冠軍由鄰近台北傳統紅燈區的「中山國小站」拿下,亞、季軍則由「民權西路站」、「三重國小站」拿下。此次排行榜,台北市四站都位於中山區,新北市則由板橋、中和、三重拿下六站。房市專家指出,「『中山國小』站鄰近紅燈區,小宅需求自古強勁,作為交易熱絡常勝軍不令人意外。」(陳韋帆)
鄉林建設今(18)日啟動「中山.新松町新城計畫」,基地位置位於台北市中山區,土地面積高達11萬坪、預計拆遷1.1萬戶,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表示,「這個計劃起源自小基地建案『鄉林中山賦』,周邊居民看到重建後,房價翻了2~3倍以上,開始詢問加入,也成就了台北百年來最大都更案。」(陳韋帆)
這回傳出漏水事件的皇宮大樓,某戶曾因住戶輕生,被認定是凶宅,附近的錦新大樓、和益金銀大樓、 春暉新世界等等,也因過往非自然死亡事故頻傳,變成知名凶宅,剛好都位在同個區塊,組成「神秘長方形」。儘管凶名遠播,但似乎不影響社區買氣,近一年成交量加起來,竟多達上百戶,房仲分析,是因為凶宅價格便宜,加上附近多是特種行業,負擔的起高房租,因此投資報酬率高。
政府近年積極打炒房,但是「管住不管商」,投資人眼光轉向商用不動產,實價揭露,士林區中山北路一處四層樓透店,8月交易2.2億元,建物95.34坪、土地32.97坪,買方為甜點代理商,目前一樓維持原租客喜餅糕點業者營業,二樓則是買方自用登記為辦公室。
「豪宅賠售,不是個案,而是通案」中山北一間豪宅,從101年以12500萬購入,直至113年才脫手,雖持有12年,不過仍慘賠1800萬元,對此房產專家,揭開6大因素。
2023年大台北捷運網絡購屋十大熱區出爐,冠軍由鄰近台北傳統紅燈區的中山國小站拿下,亞、季軍則由近年竄起的環狀線景安站、景平站緊追在後。有趣的是,此次十大熱區,除了中山國小站,其他九站都位於新北市,顯示台北市高房價,導致購屋外溢情況正在持續加劇中。(陳韋帆)
國門大開、實施「0+7」卻也救不了商圈?根據北市連鎖房仲龍頭網站資料,台北市中山北路「待售、待租」店家合計破百間,中山北路一段一間71.59坪店面特別慘,從開價1.888億,降至1.008億,等於自砍開價逾4成,金額達8千萬。(記者:陳韋帆)
台北土地稀缺,危老都更風潮持續發酵,根據台北市都發局最新資料,台北市危老審核中山區共70件榮登北市行政區危老王,耕薪、東騰、寶徠等知名建商皆積極卡位;都更案中,以忠泰、璞真以及吉美建設3大建商推案規模最大,3案總銷突破百億元。(記者:陳韋帆)
根據實價揭露最新資料顯示,中山區的新生北路二段137巷內,有兩筆交易登記為公寓,成交總價皆為2850萬元,建坪每坪成交價格達120.6萬元,成為區域內少見的百萬級公寓,不過實際上現況應為兩層樓平房,備註則註明交易為特殊交易情況、條件,具備重建或重劃、都更等效益,若換算土地單價則每坪約為190萬元。
歷經10年的努力,基隆市中山一、二路拓寬工程終於順利完工,並在2020年9月1日由市長林右昌等人主持通車典禮,當地中山區及鄰近仁愛、安樂區許多民眾都到場一同慶祝,林右昌表示中山一、二路拓寬工程完工後,將加速推動火車站周邊城際轉運站、國門廣場、中山陸橋平面化等各項重大工程。
茄苳交流道聯絡道路屬新竹生活圈道路,主要可連絡寶山鄉新城地區與寶山地區,完工後可藉由此道路銜接山區外環道路。
根據實價揭露資料顯示,台北市中山區的整棟老宅受惠於危老等政策推動,從2019年以來億元以上透天或公寓就已經揭露將近20筆,且成交金額接近40億元,顯見危老政策對於產權單純的老宅改建有推波助瀾的效果。
現代人普遍晚婚或不婚,婚姻離異的現象也越來越普遍,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台北市未婚人口最密集的就在中山區,佔21.89%,且該區的離婚戶僅次萬華,達13.18%,加起來單身戶共有35.07%;萬華區未婚戶19.9%,離婚戶15.05%,合計也有34.95%,顯示中山和萬華幾乎每三戶就有一戶是「單身新貴」!
台北市長柯文哲2020年2月17日出席錦州社會住宅新建工程開工典禮,柯文哲在致詞時表示,中山區錦州街社會住宅,基地面積有到5200平方公尺,蓋完後會是地下4層、地上20層、工程費22億的建築,完工後有會387戶。他補充,完工日期已經是2023年。
皇翔建設委託仲量聯行公開標售台北市捷運中山站6號出口商辦大樓部分樓層,此案為台北市「捷二」捷運聯開案,基地占地508.50坪,大樓面寬32米,全新落成帷幕大樓矗立於30米南京西路。土地使用分區為捷運聯合開發區,使用強度比照第三種商業區,使用彈性高。本案為捷運紅線及綠線中山站6號出口捷運共構大樓,1~4樓規劃為一般零售業,5~17樓規劃為一般事務所,具到站即達目的地之優勢。
台北市店面吹起中小坪數風潮,據實價登錄資料統計107年7月~108年7月店面成交中,以20~40坪店面最多,占比5成以上,而其中又以中山區交易件數最多奪得第一。房仲業者指出,由於中山區具有晴光、林森北、南京西等商圈群聚,也成功擊敗東區,成為全北市店面交易最熱區域。(記者:陳韋帆)
近年來,桃園淨移入人口傲視六都,加上重大建設不斷,讓建商積極推案,根據統計,代表區域買氣的家戶購屋比,桃園去年達到4.28%,等於每百戶,就有4戶購屋,是全台買氣最強。位在桃園市中心的「中山都滙」日前更宣布即將完銷,熱賣主因就是地點實在太好,讓房價站穩3字頭,高於區域房情8.4%。
北市中山北路一帶曾是貴婦最愛的頂級商圈,曾吸引精品大牌PRADA、GUCCI、LV等旗艦店進駐,不料,近年來卻受到信義商圈崛起等原因逐漸沒落,僅剩LV尚未撤出,處處可見租字招牌。對此,地產專家就坦言,該區早期租金行情每坪1萬2-1萬5,直到近日已跌至剩6千塊錢了。
民眾參觀新建案,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案名,不僅代表建案特色,更能增加印象。數字科技(5287)旗下591新建案,統計目前全台超過3600筆新建案,發現目前在售物件,最常出現的案名關鍵字為「幸福」;以綠美化為主的「花園」、「公園」詞彙,位居第2、4名,代表交通機能的「站前」、「高鐵」也榜上有名。
房市自2014年反轉以來,房價泡沫化危機持續備受外界關注,房市景氣不佳也直接反映在價格上面!根據實價資料,位於中山區的高價宅「中山富御」今年3月頂樓,15、16樓戶以總價為1.77億元、每坪單價為107.69萬成交,對比前次交易等同於慘賠六千多萬。
過去南港原本外傳要發展成新東區,讓不少藝人包括彭佳慧、利菁還有投資客紛紛買進豪宅,沒想到生活機能不如預期,現在房價卻面臨大修正,有屋主持有2年就賠了3700萬出場,反觀中山、大直區地段好加上有水岸加持,價格相對抗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