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近年積極利用稅制打房,但上有打房政策,下有節稅方式,據內政部資料,今年台灣人口數減少2萬,但家戶數卻達942.5萬戶、年增18.4萬戶,創28年新高。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前幾年房市火熱,土地稅、房屋稅都有自用優惠稅率,現在又有多屋稅,屋主們在節稅考量下,家戶數自然快速擴張。(陳韋帆)
2023年北台灣十大代銷(接案量最高)出爐,根據住展統計,依序為海悅、新聯陽、甲山林、信義、甲桂林、新高創、新理想、慕樺、漢華、圓石灘。住展指出,十大代銷去年總接案量5126.6億元、年減13.9%,明顯量縮,通通都「派」(台語直譯音)不起來了!(陳韋帆)
2022年單價200萬以上豪宅交易統計出爐!根據實價登錄,2022年一共33筆,年減43.1%,乍看量衰,但拉長至10年觀察,交易量仍處高點。不過,房仲則認為,受到《平均地權條例》草案三讀通過影響,已明顯量縮,且今年影響仍持續。(記者:陳韋帆)
房市買氣腰斬!根據六都地政局資料,六都1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年減幅達47.5%,房仲指出,升息、政府打炒房等因素影響下,今年房市恐將震盪一整年,買賣雙方都要準好心理準備。(記者:陳韋帆)
虎年即將進入尾聲,今年房市在升息、資金出走度過,年底再來個《平均地權條例》一審過關結尾,預售屋整體市況明顯不如去年。據住展雜誌統計,截至今年12月16日止,北台灣完銷建案(2022年公開且完銷的建案)共計150個,較2021年(279個),大減逾四成。(記者:陳韋帆)
信義(9940)於今(11)日召開線上法說會,信義房屋指出,今年第二季合併營收為新台幣(下同)32.83億元,合併淨利為3.18億元,其中歸屬本公司稅後淨利為3.13億元,季減34.38%,每股盈餘0.43元較去年第二季的0.67元減少36.11%。(記者:陳韋帆)
又到了地政局公布上一月房市「買賣移轉棟數」的日子,目前僅剩新北市尚未公布,另五都7月買賣移轉共13,780棟,為近12年來的同期次低量,月減13.4%,年增4.9%。年增減部份,五都中,桃園、台中攀升,而南二都、台北市則下滑,其中又以南二都跌幅逾2成最為劇烈。(記者:陳韋帆)
全國疫情三級再度延期至7月12日,全國防疫限制持續,政府機關、企業實施分流模式,禁止室內5人以上聚會、室外10人以上群聚,落實減少人流與接觸,讓民眾以防疫為優先,看屋、購屋行程暫緩,衝擊房市交易量,6月全台交易量與5月相比量縮37%。根據永慶房產集團統計內部營業體系交易資訊。
2020年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財政局於5月初預估土地增值稅減少16億元,據新北市政府稅捐稽徵處最新統計,1至5月份土地增值稅實徵數71.34億元,較2019年同期實徵數82.34億元減少11億元,顯示新冠肺炎疫情已對新北市稅收產生影響。
2020年上半年房市旺季的3、4月份受疫情與股災影響,房市呈現旺季不旺的狀況,反應到過戶登記的買賣移轉棟數上,2020年5月的移轉棟數六都合計為1.72萬棟,分別年減22%且月小減2%,不過隨疫情與股市趨於穩定,房市交易已經有逐漸回穩的趨勢。
新冠肺炎疫情未歇,民眾雖依舊維持日常生活,但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離、減少外出,讓消費信心創7年來新低,就業信心更是創下自2010年8月以來新低紀錄,此外,無薪假人數已突破1.4萬人,請領失業補助的人數也創10年來單月新高,都顯示國內經濟受到疫情衝擊的程度日益擴大,雖購屋需求仍在,但民眾出價意願降低,讓4月全台交易量較3月減少11%。
受到全球疫情蔓延與股災等影響,3月下旬開始買氣趨向觀望,不過隨全球超級量化寬鬆與疫情趨緩的帶動下,4月下旬開始買氣逐漸回籠,信義房屋統計全台門市4月交易量大致較3月持平,年減約17%,不過4月下半月的買氣已經明顯優於4月上旬,「股市回穩、加零發酵」有助於遞延買盤逐漸回籠。
台南市2020年第1季不動產交易統計出爐,六都房市均較前季衰退,台南市土地移轉13,090筆,建物買賣移轉5,212棟。本季適逢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與2019年同季相比,土地移轉11,987筆、建物移轉5,350棟,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小跌2.58%,土地買賣移轉筆數年增9.2%,呈現增減互見。
中信房屋統計2020年3月份內部交易數字,六都除高雄月增率微幅減少外,其餘五都均為正成長,總計全台平均月增率達18.3%,與2019年3月相較年減6.6%。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延燒,雖台灣目前防疫準備得宜,民眾依舊維持日常生活,但消費信心創32個月來新低,而請領失業補助的人數已創十年來單月新高,都在在顯示經濟受到疫情嚴重衝擊,而房市也難置身事外。
2020年1月適逢農曆春節7天假期,房市交易天數減少,原本就是房市交易較為冷清的月份,加上年前民眾趕買年貨、大掃除,看屋、購屋腳步放緩,影響房市交易狀況,1月全台交易量較去年12月減少21%,若與2019年同期相比則量縮約一成。
內政部營建署今(10日)發布「106年度低度使用住宅及新建餘屋資訊統計分析」研究成果,依研究成果顯示,106年全國低度使用宅數為86萬4835宅,占全國房屋稅籍住宅類數量宅數比例為10.12%,較105年微幅下降0.1%。不過,房市專家Sway指出,這代表餘屋去化緩慢,未來房市仍是「供過於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