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來,台灣新建案的公設比逐年上升,許多建案都附有公共設施,如健身房、KTV、韻律教室等,讓不少民眾擔憂花了大錢卻可能買到的實際坪數與預期不符。有網友於PTT上好奇問,「大家在買房時,偏好守衛室及基礎公設還是會想選擇多元化公設」。對此,有兩派網友持不同想法,引發議論。(周宸妘)
台灣第一鳥籠王誕生!根據實價登錄,台北市建案「冠德安沐居」24.9坪頂樓戶,2023年11月以總價4998萬成交,拆算單價約200.8萬,站上台北市市場定義的真豪宅價位(單價200萬),創全台灣小宅單價新高,以一間正常浴廁約1.5坪換算,該小豪宅的浴廁就要價300萬,相當驚人。(陳韋帆)
財政部開春宣布調降豪宅交易課稅門檻,央行也傳出考慮跟進!全國商總主席、鄉林集團賴正鎰怒轟,「營建成本不斷攀升,是成本墊高了房價,現階段豪宅門檻不升反降,難不成是要叫建商蓋更小坪數的房屋,讓台灣人都只能住鳥籠嗎?」(陳韋帆)
今日香港、明日台灣!台灣如同香港一樣,房屋鳥籠化持續加劇中。根據內政部資料,2023年「建物買賣移轉的平均面積」平均約29.7坪,創史上新低,相較10年前少了整整5坪。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高房價代價就是小宅化,民眾只能以有限預算換取購屋空間,且已有從北往南蔓延跡象。(陳韋帆)
據內政部統計,截至今年7月底止,北台灣核定的危老重建案共1,396個。另據住展雜誌統計,同期公開銷售的危老建案共約214個,僅占核定件數約15.3%。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自《危老重建條例》實施至今,危老推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似有取代都更之勢,但至目前為止,釋出市場銷售的危老案僅約一成五左右,意味還有極大量的危老案未公開,未來將成為推案主力之一。
許多人在大學時期就開啟了在外租屋的生活,也漸漸知道了什麼叫做「現實」,有位大學生就發文抱怨,準備畢業脫離學生的他,正想找間比較大的租屋,無奈找了好久每個都超級小,家具裝潢不慎理想,就連電費,租金都不成比例,直言「有沒有房東很小氣的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