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
▲地面師手法中,預售屋詐騙也相當常見,便宜出售、強調別告訴別人,輕鬆數億入袋。(示意圖/翻攝pexels)
台灣不動產詐騙猖獗,地面師手法也千百種,其中,預售屋詐騙也經常發生,地面師佯裝為中人、地主便宜賣預售屋,並向被害人強調「不要告訴別人!」輕鬆數千萬、數億入袋。金門地政士事務所地政士林怡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人心不古,地面師之所以可以得手,主要就是利用人性貪念,先用低價誘導,並強調案件特殊性,就很容易得手,只能說貪字容易變貧字。」
▲過去曾發生預售屋中人、建商就是地面師的事件,被害人都沒有追回被騙的錢。(示意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中人、地主詐騙手法行之有年 建商也曾入局詐騙數十億
2015年新北市嘉泉建設爆發爛尾樓事件,「中和嘉泉名璽」、「新莊復興路嘉泉御璽」、「三重重陽路合建案」,建商都找地主合建,最後稱周轉不靈,期間還將預售屋一屋多賣,並以5~6折價吸引買家上門,詐得數十億,受害人向《三立新聞網》表示,「雖然負責人王凱裕被判刑,但金流都追不回來,還經常看到他與家人大吃大喝、出國遊玩的炫耀照,有夠傻眼。」
2023年新竹縣爆發黃男「預售屋中人」涉詐4千萬案件,當時自救會成員李先生向《三立新聞網》求救,黃男利用新竹預售屋中人身分,銷售未有代理權的建案,受害人多達20人、詐騙金額高達7千餘萬,事件曝光後內政部地政司、檢調也迅速行動,逮捕黃男,法院判刑14年,但詐金全數被黃男賭博耗盡,被害人無語問蒼天。
▲林怡表示,地面師大多是利用人性貪念,若有投資需求,應與可信任的家人朋友多討論。(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人心不古!詐團得手 十之有九利用人性本貪
林怡表示,不動產詐騙事件之所以可以不斷發生,大多是利用人性貪念,受害人大多有投資、便宜買心態,而詐團在進行犯罪行為前,通常也都會先設定斷點,誘拐受害人上當後,也都會強調「案子很特殊,不要告訴別人!」而款項一旦流入詐團手中,就會立刻將錢移轉,待東窗事發、對簿公堂,就會聲稱已經花光、不知流向等,檢調難以追查,被害人往往也討不回被騙的錢。
她建議,如果有意進行任何投資,一定要與可信任、具備相關知識的友人再三討論,一切過程也要讓家人知道,因為人在局中,有時候會一葉障目,倘若發現自己已經上當,則應盡速報警求助,切莫抱持著「或許不是騙局」的想法,才有微薄的機會追討回被詐價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