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美國降日本10%關稅,首相石破茂拿到的是禮物還是炸彈猶未可知。(圖/資料照)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布與日本達成協議,將關稅從25%調降至15%,除了日本對美加大採購,最令人矚目的稻米也開放了。從經貿角度來看,日本作為首個貿易逆差國關稅降10%,市場紛紛對日本點讚,然而從農業文化角度來看,首相石破茂的國內危局或已埋下引信。尤其當川普23日在Truth Social上連發數則貼文,得意宣稱日本「首次完全開放」汽車與稻米市場,日本政局或更加暗湧。
稻米對日本文化象徵與意義
在日本,稻米遠超農產品的經濟意義,深深根植於國族認同與文化傳統,被視為「神之恩賜」,在祭祀儀式中用作供品,象徵人與自然的和諧。例如,日本天皇每年主持的「新嘗祭」以新收穫的稻米奉獻給天照大神,強化稻米與皇室、國族命運的連結。且戰後糧食短缺記憶使稻米成為國家安全的重要戰略,日本透過高達778%(非實際數字,只是換算概念)的關稅和嚴格的WTO進口配額(每年76.7萬噸,約占消費量的7%)確保稻米自給率接近100%。而農村選民和農業組織(如JA全農)而言,保護稻米不僅是經濟問題,更是捍衛日本文化的政治使命。任何市場開放,哪怕是有限的進口增量,都被視為對這一神聖傳統的侵犯。
▲日本新嘗祭畫面,是以新收穫的稻米奉獻給天照大神象徵稻米的神聖意義。(圖/翻攝自伊勢神宮官方YT)
石破茂開放稻米的政治雷區
2025年7月22日的美日貿易協議中,日本同意在WTO框架下增加美國稻米進口,並取消對美國汽車和卡車的額外安全測試,以換取美國對日本商品(包括汽車)關稅從威脅的25%降至15%。雖然稻米進口增量受限於WTO配額,但對農村選民和JA全農而言,這一讓步觸及了文化與經濟的紅線。JA全農作為自民黨的核心票倉,其不滿可能在未來選舉中進一步削弱石破茂的農村支持基礎。尤其日前參議院選舉的慘敗執政的自民黨與公明黨在改選中僅獲得47席,執政聯盟總席次未能過半,稻米市場開放可能加劇這一裂痕。
黑船事件行到現代關稅駁火
從歷史角度觀之,1853年,美國海軍率領「黑船」抵達浦賀,以軍事壓力迫使日本結束鎖國政策,簽訂《神奈川ㄨ條約》,以武力強迫日本開放市場,動搖了德川幕府的統治,引發明治維新。21世紀的經貿壁壘雖不會如百年前這般轟烈,然而此次稻米開放並非為了全球化的部分讓步,而是國與國之間的談判,現代戰爭即便不開一槍一炮,也能夠過經濟手段施壓,使日本在稻米這文化核心上激起了類似、被脅迫開放的屈辱感。
▲稻米開放也是國安一環,只是全球對稻米最嚴格保護的國家即為日本。(圖/翻攝自Pixbay)
尤其當川普在Truth Social貼文中宣稱「日本市場終於向美國開放」,並認為他以關稅讓日本甚至各國讓步的手法能「讓美國再次偉大」,日本的稻米讓步為何值得川普連發數篇貼文?因為日本在稻米議題上的強硬態度舉世所知,川普的高調宣傳將日本塑造成「屈服於美國壓力」,確實能觸動日本國族性格中對外部壓力的敏感神經。
關稅降10%石破茂為何有危機?
日本的稻米文化與國族認同交織,任何市場開放都可能引發深層次的政治與文化反彈,石破茂作為前農林水產大臣,長期以保護農業聞名。2025年4月,當川普宣布24%關稅時,石破茂強硬回應,強調「日本國益至上」,他對美國的強硬態度,還讓川普說是被寵壞了的國家,如今石破茂的妥協與此前形成鮮明對比,且自民黨內分裂加劇、農業組織不滿,加之川普的宣傳放大日本對美國的屈服,可能導致石破茂政權更加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