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於昨(20)日走馬上任總統大位,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表示,賴清德就職演說中,未有明確提及「住宅政策」,他推測,賴清德避談此事,對於房市來說反而變數更大,除了多數開發商期盼的「無為而治、蔡規賴隨」,亦有可能有大作為「大力整頓、改弦易轍」,共兩大極端走向。(陳韋帆)
甲山林旗下愛山林(2540)建設今(14)日舉辦企業總部落成暨總部獲「UL健康認證」記者會,甲山林二代、愛山林建設開發董事祝藝開場表示,「甲山林新竹寶山造鎮、興建新竹帝寶過程,為台灣科技人士打造最好的住宅,過程也與UL結緣,此次取得認證後,集團未來建案也都將以此精神,落實永續經營、開發理念。」(陳韋帆)
5月繳稅季讓納稅人荷包大失血,但竟有約247萬戶住宅不用繳房屋稅!根據財政部2022年開徵的房屋稅資料,住家用房屋現值免稅案件將近247萬件,年增約5.9萬件!其中最多免稅住家的縣市為新北市,約27.5萬件,高居全國各縣市之冠,且年增約1.3萬戶,成長數量亦為全台最多!若依照近年的成長幅度推估,今年免稅住宅的數量,應比往年更多!(陳韋帆)
2023年高層住宅大樓使照創統計次高!根據內政部資料,全台高樓層建物數量持續增長,2023年21層以上建物的使照數量高達268件,,僅次於2016年的295件,創統計以來次高。住商不動產企研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分析,近年來建築法規逐漸齊全,加上高樓層建築更容易成為房市指標,使建商更樂意興建此類建築。(陳韋帆)
指標建商宣布大舉進軍商辦,而「住宅類建照」核發數量也創七年新低!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房市雖說延續去年底「新青安」貸款熱度,不過土建融管制仍在,且各界預測央行將進入升息循環,建商推案腳步明顯放緩。(陳韋帆)
根據經濟部資料,2023年核准「華僑及外國人來台投資不動產業」金額約2.38億美元,較2022年下滑約35%,創2012年以來次低。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政府擔心台灣人透過外資炒房,先有房地合一課以重稅,2023年限制私法人購置住宅也上路,法規限制,加上國內案源不多,使外國投資「數字」轉趨保守。(陳韋帆)
內政部社宅「包租代管」政策上路多年,房東與業者、房客糾紛也陸續浮現,近期又傳出高雄有房客毀屋落跑,房東控代管公司不理。(非當事業者)台北市租賃住宅服務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兆基屋管執行副總陳柏勳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其實在契約精神上,很多人對於『包租、代管』兩件事情沒有弄清楚,這事關房客發生問題時的責任歸屬。」(陳韋帆)
落腳台北,有可能租不如買?台灣房屋根據實價登錄資料,統計2023年台北市15~30坪住宅平均月租及成交總價,並以新青安40年期、貸款8成、一段式利率1.775%、無寬限期,試算出首都小宅每月的平均房貸金額約3.73萬元,與平均月租3.16萬元相較,房貸比租金多出近6000元,但在大同區與中山區若轉租為買,每月房貸還比租金便宜逾2000元,是首都唯二「租不如買」的小宅樂購區。(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