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稅「眉角」多,錯一步全部錯!小王(化名)6年前欲投資不動產,為了節稅,事前「自力讀法」,最終決定購買一筆農業用地,為了取得「房地合一稅」、「免土增稅」等優惠,近期才決定出售,還開心的向地政士分享自己的「聰明」,地政士將資料一看後直呼「全都錯了!完全不符合規定」,讓小王當場傻眼。(陳韋帆)
新北市捷開宅「三鶯線-三峽站」開發案「出入口2」上周才與昇陽簽約,本周「出入口1」也與將捷簽約完成!「出入口1」將捷將斥資27億,打造2棟14層大樓,預計2029年完工。三鶯線全線聯開案顧問仲量聯行表示,下一站「臺北大學站」已正式公開招商,有興趣的開發商可洽新北捷公司或仲量聯行。(陳韋帆)
台灣離婚率居亞洲之冠,再婚也很常見,不過,也因此經常爆發遺產糾紛。小美(化名)嫁給再婚的阿傑(化名),阿傑去世後,小美將遺產分成三份,一份給自己,兩份則分別給阿傑與前妻生下的兩子女,結果前妻與子女憤而提告,讓小美相當無奈。(陳韋帆)
台北西華飯店熄燈1年多,圍籬長出來了!西華飯店去年2月熄燈,近期低調架好了圍籬,估計即將邁入拆除改建,根據北市建管處建照,資料指出,起造人為西華飯店負責人劉文治,基地約1049坪,重建後將成為地上25層、地下8層共176戶住宅大樓。(陳韋帆)
全台十大房市熱門捷運站出爐!根據《591實價登錄》,今年1~10月全台十大交易熱門捷運站,北捷中山國小站買氣最夯,交易逾300件,其中又以總價千萬內套房產品最受青睞;房價最便宜屬高雄捷運三多商圈站,還有1字頭可以撿便宜;雙捷交會的景安站,卻出現房價下修、年跌3.4%的情況。(陳韋帆)
有錢人的世界真奇妙!新北市有一個務農家族,在祖先庇蔭下,每人都獲得許多農地,人人身價都破億,不過,每次土地買賣時,總會有幾位「沉默族人」,雖然沉默,卻也從未明確阻止親戚售地,地政士回頭一算,才驚覺事情不對勁,長期下來,這些「沉默族人」平均每人已激省約百萬元仲介費。(陳韋帆)
台灣高齡化,繼承發生越趨頻繁,但選擇錯誤,未來分產售屋時,稅金恐暴增!正業地政士事務所所長鄭文在表示,「如果父母一方先過世,子女為盡孝心,將遺下的不動產全由鰥夫或遺孀全部繼承,未來若要售屋分產,稅金就會暴增,從此角度看,單純的孝心就會變成愚孝!」(陳韋帆)
房地合一稅制上路後,因其計稅方式有BUG,讓不少繼承房屋者轉售時,必須承擔驚人的稅金。正業地政士事務所所長鄭文在表示,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已經有不少被繼承及繼承人想出破解之道,可供參考。(陳韋帆)
不生、不婚,竟埋下爭產案潮!根據內政部資料,台灣2022年人口2326萬4640人,連續3年負成長,新生兒僅13萬8,986人、死亡人數首逾20萬人,明顯「生不如死」。正業地政士事務所所長鄭文在表示,「這樣的情況埋下了兄弟姊妹間的爭產暗潮,建議提早規劃,避免死後糾紛。」(陳韋帆)
納稅是人民義務,但如何合法節稅也相當重要,全台高齡化的現在,與長輩共同討論好遺產分配方式,不僅可依長輩心願,讓指定繼承人順利取得不動產,還能將稅賦大幅降低,但受限台灣人傳統觀念,不少家庭拒談生死,看完下面案例,或許有機會可以改變想法。(記者:陳韋帆)
存錢難、買房更難!但如果你有一筆200多萬的存款,會買房還是投資?有住在南部的網友表示住在家中,工作5年存到250萬元,詢問「像他這樣的單身男,建議買房還是存股」?貼文曝光後,也引發底下網友熱議。(記者:簡浩正)
還不了債一定要售屋嗎?一名女子近期房屋因多年前欠債收到「法院查封」通知,擔憂流入法拍,遭打8折起標,決定自行售屋,成功以市價1200萬售出,事後收到337.4萬的「房地合一」稅單,加上房仲費用,驚覺當初不如索性讓法院拍賣,還可大省近100萬。(記者:陳韋帆)
營建龍頭之一的長虹(5534)建設今(22)日舉辦春節記者會,董事長李文造對於政府近期打炒房一事首度公開發聲,他說,「大家都知道我相當挺綠營政府,基本上是支持政策,但也希望可以適度打炒就好,較能創造三贏局面。」(記者:陳韋帆)
想住在藝文特區中享受文青人生嗎?根據永慶彙整實價登錄資料,2022年全台藝文特區周邊1000公尺內的房市交易狀況。桃園中正藝文特區交易870件居全台之冠,不過,如果考量到經濟能力,台南藝文特區1坪均價20.9萬,或許也是不錯的選擇。(記者:陳韋帆)
贈房有技巧,稅務沒煩惱!一名大陸台商以分年贈與方式,利用每年244萬免稅額,打算分五年送給妹妹價值1200萬的房子,這樣的分年贈與方式,相較一次性贈與過戶,就可省下95.6萬贈與稅!(記者:陳韋帆)
通貨膨脹、經濟不景氣,2022年房屋買賣移轉棟數開始降溫,也有不少專家預估未來房價會下跌。對此,桃園市前議員王浩宇近日表示,他發現房價就快崩盤了,預估修正10%-30%。貼文一出,引發熱議。
台灣高齡化,繼承不動產人數也越來越多!正業地政士聯合事務所所長鄭文在表示,「不少繼承人經常會碰到一個問題,『土地在哪?有多大?』,其實只要向所在縣市的地政事務所申請『指界』,一筆僅400元,說不定還會發現自己是土財主,一夜成為億萬富翁!」(記者:陳韋帆)
上市集團興富發(2542)旗下潤隆建設「國賓大苑」偵查終結,正式以偽造文書、圖利、詐欺等罪,起訴董事長該司董事長蔡聰賓,以及時任新北市工務局施工科使照股技士潘仕傑、施工科使照股股長邱柏霖、施工科長曾維良、明緯建設實際負責人王文宏。新北市工務局稍早也發布聲明,「已全力配合檢調調查,若違法決不寬待!」(記者:陳韋帆)
遺產傳子不傳女的想法始終留傳在台灣,但做子女的通常也只能無奈配合。一名丈夫剛離世的年邁母親,丈夫生前是中小企業主,總遺產破億,她只想著未來要讓兒子繼承多數遺產,卻忽略了過程與稅制及法律的重要性,不僅險些直接損失76萬稅金,未來恐怕也不見得可獲得自己想看到的結果。(記者:陳韋帆)
新潤機構旗下新潤興業(6186)今(29)日舉辦年末記者會,對於大家近期最關注的房市焦點《平均地群條例》,機構董事長黃文辰針對預售屋禁轉、法人購屋管制兩大項目大吐苦水,「台灣又不是共產國家!不能用公司買。」(記者:陳韋帆)
新北市2022年Q1~Q3最熱門購屋路段出爐!根據聯徵資料,第一名中和南勢角「景新街」341件奪段、板橋江翠「華江一路」315件居次、 林口媒體園區「文化三路一段」287件第三、新莊「新樹路」323件第四、三重二重疏洪道重劃區「頂文路」224件第五。(記者:陳韋帆)
房屋買賣稅率多,親友售屋也經常為了節稅困擾,有一對姐妹竟想出「半買半相送」妙招,不僅省下38萬元稅金,由於取得成本非公告現值而是市值,未來售屋時,也可以省下一筆可觀的房地合一稅。(記者:陳韋帆)
萬物揭漲,唯獨薪水不漲,也因此對不少年輕人來說,「買房比夢想還奢侈」,不過近日就有一名29歲女網友分享,從自己22歲年薪45萬到去年29歲年薪70萬,薪水並沒有很高,但已經買了要價1200萬的新北市預售屋,不解「買房哪裡難?」貼文曝光,引發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