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房市今年創下許多歷史紀錄,包括全年全台買賣移轉棟數「連5年低於30萬戶」,史上首度出現連年「低量能」市況;還有一項重要紀錄,則是全台建照量截至10月已達14.4萬戶,預料全年可能逼近或突破1995年14.57萬戶。
今年房市土地成交量創高,寫下房市驚奇一頁,但是否代表2020年有「驚嚇」?商總不動產委員會今(18日)舉辦年度記者會,揭露全台推案量總銷約1.43兆元,年成長13%,房市比預期更加火熱;不過,外商CBRE世邦魏理仕董座朱幸兒卻警示,房市已經達到「小滿」,各界必須謹慎以待。
據住展雜誌統計,北台灣2019年前11個月新成屋、預售屋推案量突破一兆元大關,來到10,071.7億元,較2018年同期略少約230億元,年減幅約2.2%。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表示,雖然2019年推案量略減,但全年案量已突破一兆大關,創下歷史第四大量紀錄,顯示建商推案信心已經回到多頭水位。
大台北地區都更案已經成為建商推案主力。根據市調機構統計,2019年截至10月底止,大台北都更案(不含危老改建案)推案量已累計至約1178億元,平均每個月約有近118億元案量釋出,預估今年全年都更推案可望突破1300億元,再次創下歷史新高紀錄。
據住展雜誌統計,2019年截至第三季為止,大台北預售屋建案(不含新成屋建案)可售戶數以2房型以下的小宅為最大宗,所占比率約48.54%,但比重銳減逾五個百分點;3房型所占比率約為42.39%,比重年增約六個百分點。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表示,由於房市景氣回暖,換屋族買盤出籠,建商推案大幅增加3房型比重,反觀小宅比重正在快速下滑當中。
雖然有專家看房市,點評2020年「春暖花開、但不怒放」,不過,目前市場成交量仍不如預期。代表北台灣新建案市場概況的「住展風向球」,9月總分止跌回升,連續7個月亮出黃藍燈,但詳細評析數據,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認為,風向球分數上揚主要是推案量擴張所帶動,市況反而出現極微幅下滑,買氣略遜於預期。
據住展雜誌統計,2019年截至9月20日止,北台灣推案量前十名行政區依序為龜山、板橋、中壢、新莊、桃園、三重、新店、竹北、淡水、北投等地。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表示,2019年建商推案主要集中於買氣熱絡的地區,不再像過去多頭時期矇著眼睛推案,建商推案策略變得步步為營。
明天就是建商大推案的928檔期,過往面臨總統大選建商就因買氣緊縮而推案量減,此次建商卻一反常態大舉推案,據591新建案統計,今年928全台推案量飆破5千億大關,創下近10年新高。房仲業者指出,近2年房市交易持續增溫,建商「試水溫」態度明顯,但由於價格沒有明顯修正,推估買氣將會延滯。(記者:陳韋帆)
今年是最美好的逃命波,助攻了許多投資客死裡逃生,更讓套牢賣方等到買家了!一對台北市七年級小夫妻因為準備生小孩,去年打算把小宅賣掉並委託房仲出售,但即便開了房仲建議的「合理行情」,卻絲毫沒有買方音訊,今年因社區附近建商推案開區域新高價,竟然神助攻讓他們的房子賣到很好價格。
據住展雜誌統計,2019年北台灣928檔期預計推案量將達到1,536億元,較2018年大增約400餘億元,年增幅約44%,可望創下2014年以來、近6年同檔期推案量最高峰。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表示,由於2019年來買氣持續復甦,以及建照核發延遲的情況改善,再加上此次總統大選打房議題偏淡,外在環境的利多激勵建商推案信心,大選前的壓軸檔期因此出現罕見的推案潮。
根據內政部統計處的最新開工資料顯示,全台前5月住宅開工數量約4.3萬戶,較去年同期成長約14%,反應市場景氣回溫建商推案量增加,另一方面雨遮新制上路前的搶舊照案,也陸續動工帶動開工量增,而全台推案熱區則有明顯改變,人口最多的新北市最近2年的開工量反而輸給台中市,台中成為全台推案戶數最多的區域。
根據住展雜誌統計,北台灣今年第2季新成屋、預售屋推案量約為3145.86億元,比今年第1季的1917.31億元,季增幅達64.1%;但若將上半年對照去年同期,整體年減幅約14.7%,而台北市年減幅近3成,新竹地區年減逾19%,桃園年減逾8%,新北則年減約7%。專家分析,今年建商意外量縮,顯示建商推案信心並沒想像中那麼樂觀。
根據住展雜誌統計,北台灣近3年來預售屋建案可售戶數(扣除股東戶、建商保留戶與地主分回戶,且不含新成屋建案)超過10萬戶,未售出的剩餘戶數仍有4萬2702戶,較去年同期又增加約2821戶。專家分析,預售屋餘屋量持續增加,意味著未來新建餘屋賣壓會加重,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這2、3年房市不景氣,投資客套牢的套牢、跑掉的跑,豪宅客在房市10年多頭也買飽買滿,建商推案只能轉向首購族、小資族,用低利率、低自備款、輕鬆付吸引目光,加上不少「買房魔人」勸敗,認為一定要有房子人生才圓滿,果然不少人給他拚了,簽下去。
據住展雜誌統計,今年北台灣房市520檔推案預估量約為2211.88億元,較去年同檔期案量減少5百餘億元、年減幅約2成,是2016年以來衰退幅度最大的一年。專家分析,今年520檔量縮主因在於中美貿易大戰和總統大選提早開打有關,政經情勢不確定性削弱建商推案信心,另外,去年基期偏高,減量的因素之一。
相較2018年底、今年初建商敲鑼打鼓,認為今年房市推案量暴增,最壞時機已過,但數據顯示第1季預售市場,仍未脫離陰霾。代表北台灣新建案市場概況的住展風向球,4月總分續升至32.6分,為連2月亮出「黃藍燈」,但專家分析,建商早嗅到總統大選議題提早開打,推案已經轉趨保守。
高雄政治紛擾的4月,高雄市長韓國瑜諸多爭議,也讓原本選後噴發的房市,似乎也消風了。根據2家房仲業者統計內部成交概況,4月高雄房市買氣皆呈現量縮格局;另外,統計建商推案的國泰房地產指數,最新數據顯示,今年第1季高雄成交量已經連2季下滑。
曾有建商董座向同業喊話,減量經營、去化餘屋,房市才有辦法落底,今年似乎建商有稍稍做調整。根據住展雜誌統計,2019年第1季北台灣新成屋、預售屋推案量達1783.1億元,較去年第4季銳減近6百億元,季減幅約25.2%。專家分析,雖然推案量減,但對房市反而比較健康。
代表北台灣新建案市場概況的住展風向球,3月總分躍升至32.3分,比今年2月大增5.4分,中止連7藍,亮出「黃藍燈」。風向球6大觀察指標中,僅議價率一項維持平盤,預售屋供給、新成屋供給、建案廣告量、來人與成交組數等5項指標連袂上揚,但買氣回升速度不如預期,整體市況前景仍不宜過度樂觀。
住展雜誌彙整統計,2018年北台灣建商推案量排行,第1到第10名依序是寶佳、元利、茂德、冠德、遠雄、新潤、麗寶、宏璟、宜誠及富宇等建設公司。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表示,去年10大建商排名丕變,2017年進榜的建商,僅剩寶佳、遠雄、茂德與冠德等4家留在榜內,其他6家全跌出榜之外,預料今年排名會再出現一波大洗牌。
受到政府不再打房,央行更給房市「按個讚」認為已經軟著陸,更有許多公股銀行董座認為房市落底,這也讓不少建商在今年329檔期房市傳統旺季,積極佈局。只不過,最新調查顯示,仍有7成以上的業者對未來半年房市看法為持平。
2018年桃園市全年淨遷入超過2.3萬人,近6年淨遷入已達13.7萬人,且連續6年聯蟬六都冠軍寶座。擁有人口紅利,建商推案信心也大增,以今年329檔期來看,桃園市預估推案量超過5百億元,超越台北市、僅次於新北市,成為北台灣「房市二哥」。
根據住展雜誌統計,今年北台灣329檔推案預估量為2225.14億元,較去年量增逾百億元,顯示建商推案信心隨著房市好轉而上揚,檔期案量可望創下2016年以來新高。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表示,建商普遍認為房市黑暗期已過,推案信心高漲,今年329檔精采可期,但業者必需步步謹慎,千萬別輕忽瘋狂推案潮對房價造成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