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建(2530)今(12)日舉行青溪段動土典禮,大華建設董事長鄭斯聰表示,面對原物料飆漲及缺工問題,整體成本上漲了2成左右,所幸華建團隊在成本上有所控制,今年於桃園3案皆無延誤,面對成本持續攀升,華建將「採邊建邊售」方式,缺工問題則盼望政府可以引進移工來解決。(記者:陳韋帆)
戴德梁行2021年10月5日表示,台北市A級辦公大樓在第三季度迎來一棟大樓進入市場,係坐落於南京松江區之希望廣場,帶來約4,600坪新供給,目前已全棟去化,主要租戶為松下電器。截至第三季整體空置率為3.6%,較上季些微上升0.2個百分點,仍處低點。租賃活動除台灣人壽中山大樓大面積去化約1,580坪外,多屬中小規模,租賃面積多集中於100~300坪之間。
房價將持續上漲?台經院今(27)日舉辦「8月景氣動向調查報告」,研究員劉佩真分析,近期房市出現了三大趨勢,包括「股民棄股買房」、「營造成本居高不下」、「遞延性買盤回籠」,將導致未來房價處於高檔或呈現小幅上揚的趨勢。(記者:陳韋帆)
北北桃房子賣到缺貨?住展統計,截至9月20日,北台灣三都新建案可售戶數驟降,台北市可售戶數4,610戶、新北市15,007戶、桃園市11,708戶,分別年減8.6%、31%、27.6%。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近期市場需求面仍旺,但供給面受到「房地產政策」、「本土疫情爆發」、「營建成本持續飆漲」與「缺工」等關鍵因素影響而縮量,導致新建案市場供需失衡。(記者:陳韋帆)
如果可以選擇居住地點,多數人都希望能住進北市蛋黃區,享有首都圈福利與便捷生活機能,尤其是環境優質的大安區更是許多人心目中的首選。過去大安區房價高不可攀令購屋族望之興嘆,在千呼萬喚之下今年第三季大安區首度推出有產權的地上權產品「虹耀今采」,以「買房不買地」的新型置產模式有效降低購屋成本,加上金華國小、中正國中明星學區條件加持下,個案潛銷時期即成為市場話題。
買中古屋竟沒比買新成屋便宜!根據主計處資料,8月營造工程物價指出年增13.57%,其中金屬類攀升27.17%、電線電纜32.55%,也就是說,即使買中古屋,裝修成本整體攀升了1~2成,工資也有5~20%不等的漲幅。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張漢超指出,在裝修費用持續走揚的態勢下,恐怕未來購買中古屋,負擔也沒比新成屋輕多少。(記者:陳韋帆)
現今社區公設比都不低,在享受公設的同時,是否也在不知不覺中花了不少冤枉錢呢?近年來大樓的公設比日益增加,有完善的設備固然值得高興,但公設帶來的成本也是購屋時值得注意的地方。而公設會帶來的成本大多可歸類成:電費、水費、管理費,這三種費用都需要各住戶繳納,有時也會成為不小的負擔。
財政部高雄國稅局表示,個人向建設公司購買房屋、土地,如簽訂買賣契約後取得減價折扣,致實際支付金額低於買賣契約書簽訂價金,未來出售該不動產時請記得應以實際付款金額作為買入成本。
根據國泰房地產指數最新統計顯示,台南市2020年第3季可能成交價格指數達到151.62,和2014年101.94相比,漲幅足足多了近50%,為六都漲幅最多,促成這波台南市房地產多頭主因在於,熱錢湧入,台積電積極投資,帶動上下游產業鏈遷徙,造成搶人才之熱況,看準這波就業人口紅利,龍頭建商南下搶地,土地、營造成本雙漲,國泰建設位於平實營區、安平豪宅都喊出4字頭,不動產呈現全面創價之態勢。
財政部台北國稅局表示,個人出售預售屋,應以收入減除相關成本及費用後之餘額為所得額,併入當年度所得總額,申報綜合所得稅。
近日輿論熱烈討論台北市社會住宅租金,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表示,市府已檢討基於社會住宅永續經營及民眾可接受之租金設定,考量社宅興建、營運及長期修繕、稅賦等成本,並依住宅法第25條斟酌承租者所得狀況、負擔能力及周邊市場行情等相關因素予以定價;另依照不同所得及家庭人口數給予3,000元到11,000元不等之補貼額度,並逐年編列預算補貼支應,使社會住宅民眾實際支付的租金合理、可負擔。
高度發展的雙北都會區寸土寸金,土地稀缺一塊難求,近期更因台商回流設廠導致缺工缺料,成本堆疊至售價,房價難有再下跌的空間,愈靠近市中心的精華地段,不但購屋需求旺盛,房價也最保值,在需求遠大於供給的情況下,往往區域內一旦有新案釋出便能輕易引爆買氣,成就不少房市熱銷話題。
後疫情時代,央行祭出低利率搶救經濟,房貸利率也來到歷史新低,此時正是購屋成本最低的時候,然而,在熱錢效應、土地與營建成本大幅增加的影響下,房價也跟著水漲船高,千萬總價預算在大台北的買房選擇已愈來愈少,讓收入有限的首購族對於買房更有著深深的無力感。
全台各地房價重回歷史高點,民眾購屋的利息成本雖因史上超低利率環境而降低不少,但仍無法抵銷高房價帶來的影響,雙北購屋負擔尤其沉重,反觀同屬北部生活圈的基隆,距離台北車程30分鐘,房價僅1字頭,房價所得比與房貸負擔率2項購屋壓力指標都是北部最低,長年磁吸大台北民眾移居。
財政部高雄國稅局表示,房地合一課徵所得稅制度(下稱新制)自2016年1月1日起實施,總機構在中華民國境內營利事業出售房屋、房屋及其坐落基地或依法得核發建造執照之土地(以下合稱房地),應先以收入減除相關成本、費用或損失後數額作為當年度之房地交易所得額,再減除依土地稅法規定計算之土地漲價總數額後之餘額,計入營利事業所得額課稅,餘額為負數者,以零計算。
為節省申請人查詢環境敏感地區所需時間與各主管機關行政成本,內政部營建署自2016年1月25日起正式啟動環境敏感地區單一窗口查詢服務,申請人僅需至單一窗口查詢網路平台備妥及上傳應檢附文件,並繳交查詢費用及必要手續費後,即可由單一窗口統一辦理60項環境敏感地區查詢作業。
針對台南市府土地標售帶動地價上漲,台南市政府地政局表示,台南市每個土地開發案均需財務自償,標售土地收入主要是支付市府開發時需對外舉借支付公共設施開闢及相關行政費用,開發完成後透過可建築土地公開標售用以償還開發成本,若有盈餘也可投入原來土地開發區增添建設,甚至繳庫投入其他市政建設,自2011年縣市合併以來,已完成財務結算11個土地開發區,有68億繳入市庫,造福全體市民。
鄉林不動產研究室指出,台中市2020年前三季形成一股搶地風潮,但在新興重劃區取得土地成本高漲,使得新推案房價不得追漲的情況下,多家建商轉向舊城區危老建築的土地整合與重建,危老案的核准件數不僅是全台第三名,連2020年通過審核都更案件數也是2019年的4倍,雙雙加速都市風貌更新,由於房價也相對符合市場行情,頗受建商與消費者青睞,在台中推出的新案得以迅速完銷或開紅盤。
疫情之於房市逆勢走熱,根據統計,2020年累計至第三季,土地與商用不動產的成交金額突破3,300億元,再創同期新高,無論新成屋或預售案均後市走俏。然而,在房市火熱的同時,也帶來另一項隱憂,因預售案開紅盤、供不應求,加上疫情衝擊、工料短缺,營建業缺工問題懸而未決,除影響交屋時間,在營建成本的提升下,相對墊高建案成本,未來房價仍將維持緩步上揚。
財政部中區國稅局表示公司拆除地上舊廠房,使土地達可出售之狀態,其拆除所生損費依收入與成本費用配合原則,應視為土地出售成本。
為節省申請人查詢環境敏感地區所需時間與各主管機關行政成本,內政部營建署自2016年1月25日起正式啟動環境敏感地區單一窗口查詢服務,申請人僅需至單一窗口查詢網路平台(網址為https://eland.cpami.gov.tw/SEPortal/備妥及上傳應檢附文件,並繳交查詢費用及必要手續費後,即可由單一窗口統一辦理60項環境敏感地區查詢作業。
台中在2020年下半年預計開五個新夜市招商,有房仲透露藉由夜市較低成本的投資,帶動地方經濟與房價的成長是近年常見的養地模式,同樣的行銷策略也運用在年底將開業的北屯好市多旁,業者看準好市多與附近捷運站前景,準備整地投資。
財政部台北國稅局表示,營利事業因出售土地而拆除地上房屋,該地上房屋之帳載未折減餘額,應視為土地出售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