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房市有可能墜入谷底嗎?無殼蝸牛教授章定煊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目前房市基本面都相當好,實在很難找到下墜的理由,除非『政府逼走置產客』、『空屋率破表』、『重大政治動亂』、『金融長期緊縮』,才有可能導致房市反轉!」(陳韋帆)
年假結束,不少建商、專家認定今年在「降息循環」、「新青安貸」、「綠色通膨」下,房價將持續走揚。不過,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研究總監陳傑鳴則提醒,「可以用來漲價的理由很多,但最終還是得看消費者是否買得起?願意買?否則依舊只是投資客跟建商們一同孤芳自賞罷了!」(陳韋帆)
內政部公布最新「低度用電」(俗稱空屋率)資料,全台空屋率明顯爆衝,觀察「20坪以下小宅」狀況,又以金門、宜蘭最誇張,分別為39.19%、37.84%,也就是說,這兩縣市每10間小宅約有4間是空屋。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創辦人周昆立表示,空屋率激增,代表「新建餘屋量、投資客」擁有的房屋過多,明顯是許多縣市房市已拉響警報。(陳韋帆)
被稱作台北第一凶樓的「錦新大樓」,即使凶名在外,近3年房市交易卻呈現「價量齊揚」的情況,據實價登錄,2023年房屋均價43.3萬/坪、交易量31件,相較2021年,漲幅分別為8.58%、933.3%。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研究總監陳傑鳴表示,該大樓就是因為凶名在外,低總價易入手,出租後獲得高報酬率,反而成為不少投資客炙手可熱的投資物件。(陳韋帆)
囤房稅2.0三讀過關!外界質疑該政策是在打假球,財政部日前也特別澄清。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總監郎美囡表示,新法影響最大的對象,除了建商、3戶以上囤房客外,由於稅基是以「房屋評定現值」計算,房子越新的屋主,壓力也會更大,如新竹縣市、台中、台南,5年內新成屋最多,亦有可能進一步導致潛在賣壓攀升。(陳韋帆)
「囤房稅2.0」三讀通過,預計113年7月上路。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研究總監陳傑鳴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囤房稅2.0具『多重加稅』效果,勢必在房市掀起蝴蝶效應,未來將引發六大現象,關於大家最關心的房租、房價,估計房租將漲,房價則依舊高高在上不會跌。」(陳韋帆)
「囤房稅2.0」的《房屋稅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19日由立院三讀通過,由現行縣市歸戶改為全國歸戶,並針對「炒房客、投資客、建商」三大類人拉升稅負級距,最快2024年7月上路、2025年5月開始課稅。不過,房子僅擁有3戶內的自用族群,稅率仍維持1.2%,所以對於一般民眾而言,不必過於緊張。(陳韋帆)
知名投資客劉媽媽持有的忠孝復興站三角窗黃金店面,月租金最高曾來到100萬元,先後租給雄獅旅行社、特賣會後,近期該店再度空租,近期開價每月60萬元求租,也就是單坪1.5萬元,吸引雄獅重返承租。對此,房市專家Sway表示,雄獅回歸無助於東區商圈活絡。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8日針對青年購屋提出「555方案」!房產界大老、戴德梁行顏炳立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一開口他就痛批,「根本是慷銀行之慨,枉顧股東權益,而且,現階段房市未來幾年明顯向下機率極高,還順便叫年輕人接刀!」(陳韋帆)
預售屋炒房末班車已過!根據實價登錄,預售屋7月買氣剩約6千件,月減幅58%。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政府打炒房《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7月1日上路,炒短線買賣預售屋紅、白單的投資客們退潮,買氣明顯急縮。(陳韋帆)
房市利空環伺,房地產不再是投資首選!房產財經學者章定煊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現階段利息不斷攀升,投資客退出房市,房價自然會下滑,但整體若下滑逾30%,次貸風暴勢必降臨,不過政府應不會袖手旁觀,到時候就是討論社會正義的時候了!」(記者:陳韋帆)
被外界稱作炒房天堂的新竹,出現「量跌價漲」的奇怪現象!根據實價登錄,2022年新竹預售屋交易量逐季下滑,竹市Q1有518筆、Q4剩183筆;竹縣Q1有1183筆、Q4剩588筆。交易量明顯急縮腰斬,怪的是,價格不降反漲,竹市、竹縣分別成長了19.1%、19.9%。(記者:陳韋帆)
去年《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通過後真的出現逃亡轉手潮?根據財政部部資料,2022年12月個人房地合一稅54.7億元,創台灣單月史上新高。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房地合一稅創高,推估與房價高漲,以及桃園、台中出現大筆轉手交易有關。(記者:陳韋帆)
2020~2022年迎來台灣房市史上高峰,房價短短2~3年各區大漲2~3成,不少建商、銷售都強調,「我們都是賣自住客,投資客很少!」如今《平均地權條例》三讀通過,房市潮水湧退。學者章定煊表示,「十個禿子九個富,現在潮水退了,誰沒穿褲子還不知道,但禿子很快就會露出水面!」(記者:陳韋帆)
內政部打炒房「不溯及既往」定義已經明朗,立委江永昌解釋,指得是《平均地權條例》上路後,上路前購買的預售屋,未來只能轉手一次。學者章定煊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表示,「這次打炒房,就是對於建商誠信的照妖鏡,到底是投資客或自住客在買房子,一目了然!」(記者:陳韋帆)
春節連假前內政部代理部長花敬群一句《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中的禁止預售屋換約「不溯及既往」引起不少網友狂轟,「開後門、打假球」!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創辦人周昆立則認為,「不溯及既往是給了投資客一條活路走沒錯,但這條路很窄,而且不好走,所以不見得走得掉!」(記者:陳韋帆)
為遏止投資客揪團炒房、利用換約轉售哄抬獲利,立法院會今(10)日三讀修正通過平均地權條例部分條文,學者認為,無論買賣方都在觀望政府後續執法狀況,不動產景氣短期難好轉。
沉寂8年未推案的「精湛建設」董事長陳志聲在他親自下廚的私人餐會上談到房市近況,針對最近討論度最高的《平均地權條例》,他說,「大家都覺得房價會跌,但多少才是跌?其實要跌超過15%,後面才是真正的跌價,到時候建商會被夾擊雙殺。」(記者:陳韋帆)
立院21日通過《平均地權條例》一讀,財經房產學者章定煊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表示,「一讀通過後,二、三讀基本上也不太容易有意外了,真正三讀通過後,後續房市與金融市場自然會受到衝擊,而對於炒作的投資客、不肖建商,即將面對賠售的未來。」(記者:陳韋帆)
不少投資客特別喜歡鎖定「老公寓」投資,篩選前提就是「頂加」、「未補登」,對此,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創辦人周昆立接受《三立新聞網》採訪指出,「頂加本身就是違建,大多人都知道其中的問題,但是『未補登』一事特別值得跟讀者分享。」(記者:陳韋帆)
近期房市上傳出建案爛尾,還有不少投資客拋售預售屋消息,根據過往經驗,部分物件就有可能流入法拍市場,許多眼尖的網友開始關注「法拍屋」,盼能從中撿到便宜,對此,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研究總監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指出,「法拍屋地雷不少,不小心踩到,就有可能不賺反虧,不熟悉法拍屋的消費者應當留心。」(記者:陳韋帆)
房價頻創新高,讓不少人大嘆買房愈來愈困難,即使罵聲不斷,但2016年至今,依舊連5年交易量增,面對這現象,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研究總監陳傑鳴指出,「除了炒房的投資客、建商,還有硬著頭皮加入購屋行列的一般民眾,殊不知大家已成為炒房共犯,且房貸已高達11.7兆,佔全台灣GDP逾50%,房地產儼然已成為全台灣人輸不起的遊戲!」(記者:陳韋帆)
看似興旺的房市,背後卻隱藏著巨大賣壓!建商趁房市大好大量推案,根據內政部新建餘屋資料,2021年Q4達到69,721宅,相較2014年Q4的34,223宅,暴增了1倍以上。對此,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創辦人周昆立指出,「目前房市已出現明顯交易量縮,撿便宜的好時機就在現在!」(記者: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