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低薪、房價和物價均高的環境,不少民眾努力工作,就是為了買下一個容身的所在。房產專家何世昌表示,受到建築原物料大漲、房價下跌等因素影響,全球建商倒閉潮如疫情蔓延,截至目前為止,歐洲英國、德國、瑞典等國的房市危機持續擴大,連亞洲及澳洲也不例外,唯獨台灣無風無雨,「是不是很奇妙?」
台灣迎來史上最大海歸潮!根據內政部資料,2022~2023年8月,累積36.3萬人歸國。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資料指出,台灣疫情疫情期間,高達41萬人超過2年未入境,導致戶籍遭遷出,故海歸潮主要是為恢復戶籍,長期來說對於國內市場大多無影響。(陳韋帆)
根據觀光局統計,今年1月份來台旅客已經從2022年1月的7639人次,大幅復甦到25.5萬人次,雖然仍遠不及疫情前1月份的80餘萬人次,但仍可看到觀光產業景氣已經從谷底復甦,而國內指標國際觀光商圈西門町,現在店面也迎來一波開店潮,目前至少就有10處店面正在趕工中,卡位這波觀光復甦商機。(記者:陳韋帆)
根據實價租賃資料顯示,2022年辦公室租賃最高單價是國泰置地廣場每坪4780元,商務住宅最高價則是新光信義傑仕堡,實價最高價每坪3977元,至於2022年雖然疫情衝擊與消費疲弱,但北市仍有3筆實價租金單坪超過一萬元,分別位於中山商圈、東區與信義市府商圈。(記者:陳韋帆)
疫情趨緩、商機逐漸復甦,大型店面再現交易潮?!根據內政部實價登錄最新揭露,台南市中西區與東區雙雙出現億級大型透店交易,位於中西區民族路二段一棟屋齡6年、佔地170.46坪、建坪134.07坪的一層樓大型透天店面,2022年8月以總價2.8億元成交,此筆交易榮登中西區2022年度最高價透天交易,如換算地價每坪約164.3萬元,為該區近兩年來次高地價紀錄。(記者:陳韋帆)
聯徵中心近期公布今年第三季全台住宅貸款統計,自央行3月升息以來,平均房貸利率明顯升高,今年第三季1.84%,跟去年同期相比增加0.39個百分點,回到2016年的利率水平,而平均鑑估值顯示今年第三季平均購屋總價1,218萬元,跟疫情爆發前相比多100多萬,也創下統計以來新高。(記者:陳韋帆)
文 / 住展雜誌今年受全球升息、漲價通膨、後疫情、國內央行緊縮貨幣等影響,股房兩市深受波及,唯房市以長期保值與自住需求等特性,加上近年土地、營建成本提高...
疫情間民眾購屋熱,重劃區仍是最愛!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根據聯徵中心申貸件數統計,全台八大都會區2022年上半年民眾購屋最熱門的路段,由「桃園龜山區 文化一路」摘冠!亞軍則是「台中北屯區 敦富路」,「新北林口區 文化三路」位居第三;「新北中和區 景新街」與「高雄楠梓區 惠義街」分別為第四、五名。整體而言,全台上半年度申貸熱門路段集中於中部以北,南台灣量體明顯落後北、中台灣。(記者:陳韋帆)
考量疫情影響及工料雙漲造成老舊公寓加裝電梯整合困難,新北市政府完成電梯特快車專案修法,放寬完工時程獎助金及新增獎助金項目,將限時獎助金120萬延長至2023年底,並調整為逐年遞減,另增加法定停車位折繳代金獎助,每案工程經費補助及獎助金上限最高可達360萬元。
房市交易量不斷衰弱,稱做房市領頭羊的豪宅市場創3年新低!根據實價資料,2022年Q3僅揭露23筆,相較前二年同季的100筆、83筆,可說是幾乎跌到谷底。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表示,豪宅交易數量變化,明顯與台股正相關。(記者:陳韋帆)
疫情爆發至今已三年,雖然最近迎來國境解封,但有些飯店沒撐過疫情高峰期,使求售、換手消息頻傳!台灣房屋彙整內政部實價登錄資料,發現單單桃園地區,今年上半年4棟億級大型商用不動產交易當中,就有3棟是旅宿易主,另有一件交易為銀髮護理之家轉手,而這些大型商用不動產,不僅建設公司背景的買家青睞,也有醫藥體系的業者入主,未來除了重建推案外,亦可望發展銀髮長照事業。(記者:陳韋帆)
最新實價揭露,一口氣揭露兩筆億級商用不動產,包括「欣翰士林官邸」4樓戶、前青年旅館「玩客棧旅館」,分別以1.375億、1.088億元成交,其中,「玩客棧旅館」屋主8年前,以1億元購入,轉手僅加價880萬,排除營業利潤,等於投報率1年僅0.88%。(記者:陳韋帆)
根據最新買賣移轉棟數顯示,9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僅2.38萬棟,創下2月後最低的單月紀錄,去年疫情影響僅約3個月時間,僅7~9月移轉棟數跌破單月3萬棟。(記者:陳韋帆)
全台房屋價格走揚,在疫情之後更加突顯獨棟優勢的透天,總價帶也普遍走升,依據實價登錄資料統計全國各縣市透天今年第三季平均總價,與去年同期相比,全國共有6個區域總價漲幅超過2成,其中台北市不但是總價最高、也是漲幅最多的縣市,平均總價從逼近4千萬來到破5千萬元,年增幅高達31.6%。(記者:陳韋帆)
疫情3年多,全台漲價最凶中古屋排行出爐!根據《591實價登錄》統計,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與2022年相比,七都中古社區漲幅前三名,由新竹縣竹北市「好FUN」奪冠,3年間房價由1字頭暴衝至4字頭,漲幅158%,其餘漲幅超過100%的社區還有竹北市「仁發香榭」、「富宇現代城」、台中北區「漢陞圓山」、台南中西區「天鑽大樓」,短短3年間身價皆已翻倍。(記者:陳韋帆)
國門今(13)日開始鬆綁實施0+7,對於台灣景氣有幫助?對此,財經學者章定煊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指出,「對於餐飲、服務業或許有些許幫助,但整體來說,恐怕無法起到太多作用,對於房市來說,更無明顯關聯,而且『熱炒三都』在台積電式微下,恐怕有危險了。」(記者:陳韋帆)
根據官方統計第二季的房價所得比資料,全國的房價所得比增加到9.69倍,若和2019年第四季國內疫情發生前相比,房價所得比增加約13%,其中增幅最大的幾乎都出現南台灣,「南高屏」房價所得比較2019第四季增加29%~31%,由於過去房價基期低,因此遇到一些題材發酵後,房價上揚幅度也相對大。(記者:陳韋帆)
指揮中心宣布10月13日後入境實施 「0+7」,邊境正式鬆綁。對此,戴德梁行今(4)日Q3記者會上表示,「台北市中山南京、忠孝、西門町,三大商圈看似已迎來曙光,但也代表著國人亦有可能出現報復性出國,究竟是出去的人多,還是入境的外國人多,恐怕有待觀察。」(記者:陳韋帆)
今年房市在升息、疫情及打炒房政策攪局下買氣放緩,現在又適逢地緣政治震盪,市場雜訊紛沓,不少推案熱區也開始浮現賣壓警報。根據591新建案統計六都、新竹縣市各行政區的建案待售戶數,發現前15名中有超過半數區域集中在新北、桃園兩地。(記者:陳韋帆)
信義房屋統計官方預售實價揭露件數資料,去年第四季景氣高峰時,每月預售揭露的件數可達1.2萬件,單月成交金額達1700餘億元,不過今年上半年市場明顯出現降溫,6月的揭露件數只剩下五千餘件,與去年第四季景氣高峰時的單月交易水準,呈現腰斬的量縮市況,反應出近月市場買氣受到疫情、政策影響,出現大幅降溫跡象。(記者:陳韋帆)
由沙士比亞改編並搬上舞台的《羅密歐與茱麗葉》愛情故事,堪稱是全球最佳城市再造與行銷,在新冠疫情爆發前,每年吸引大量遊客湧入義大利小城維洛納,爭看小說中的茱麗葉故居,還逼得當地市政府努力找出符合小說裡的建築,更增建了陽台,以滿足瘋狂旅客們踏上茱麗葉家陽台、留下紀念照片的心願。
根據官方最新公布個人房地合一稅收統計,今年7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為32.7億元,雖然年增幅度仍達12%,不過稅收已經較5月高峰的35.6億元,呈現連續兩個月走跌態勢,反應市場景氣已經降溫,因疫情導致的交易量縮慢慢也反映在稅收上,若以區域來看台南與高雄是稅收年減幅度最大的區域。(記者:陳韋帆)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疫情進到台灣後,也出現了幾例「居家隔離」期間過世的案例!也開始有人想知道,這樣是否算凶宅?若是租的房子,親人要賠償嗎?中華民國地政士公會全國聯合會副執行長蕭琪琳表示,邏輯上不算凶宅,但若真的上了法院,是否會判賠,根本還是未知數。(記者: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