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台北國稅局表示,大樓管理委員會對外出租停車位收取租金,應辦理稅籍登記並課徵營業稅。
為落實公寓大廈管理條例之立法目的,打造安居和諧之居住環境,台北市建管處積極辦理「台北市輔導公寓大廈成立管理組織計畫」,免費輔導台北市1995年6月27日前領得使用執照而未成立管理組織之七層以上公寓大廈召開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成立管理組織、報備及相關公寓大廈法令之宣導。
台北市知名旋轉豪宅「陶朱隱園」人人可進入參觀?近期有媒體報導「陶朱隱園」因都審時的一項協議,所以必須「1年至少得1次開放民眾參觀頂樓」,《三立新聞網》向台北市都發局、開發商中華工程求證此事發現,字面意思乍看下,確實有相關說法,事實上,卻幾乎不可能成功,關鍵就在於,必須「經管委會同意。」(記者:陳韋帆)
買房裝潢但社區管委會收清潔費,可能衍生爭議!有民眾分享,說自己入手北市內湖五期住宅,裝潢期間被管委會要求繳保證金9萬元,每天還要付300元清潔費,尤其6個月後,抬價到1000元,抱怨做法不合理。房產專家也解釋,管委會收裝潢保證金或清潔費愈來愈普遍,但依照社區規約不同,行情也不同。
近年房價漲幅大,讓不少人嚇壞。就有網友發現,許多新建案的「實際入住率」跟廣告宣傳「狂銷、熱賣」有出入,入住率可能僅1至2成,讓他憂心「管委會是否會因此荒廢?」知情人看了卻狂喊「入住率低才好」。(鍾惠宇報導)
高雄有一棟屋齡44年的大樓,最近12樓的屋主要轉賣換現,可是總價高達4200萬!會有如此高價是因為屋主當初蓋房的時候,也順便收購地下2樓的51格車位,想要當作停車場出租。買屋綁車位聽起來很賺,不過光是車位部份就要價4000多萬,而且還不能貸款,加上要出租車位,還得跟住戶、管委會協調,後續處理非常麻煩。
有關媒體「7樓以上擬限期成立管委會」報導,營建署表示2021年10月21日經內政部務會報通過的公寓大廈管理條例修正草案,是為強化老舊建物安全維護管理機制,針對1995年6月29日「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施行前,已取得建造執照、興建完成的老舊公寓大廈,並非鎖定所有七樓以上大樓的設定。
海灣新城社區位於新北市石門白沙灣旁,因海風侵蝕、住戶搬離等因素,造成建物外觀斑駁、環境雜亂,為提升整體北海岸景觀風貌,型塑青春山海線環境美化示範,新北市城鄉發展局主動協助成立社區管委會、拆除違建、申請外牆修繕等事項,並輔導居民關注周邊環境,為扭轉社區形象,社區居民將於9月份與藝術家共同創作竹編藝術,將前方原本雜亂竹林叢生的國有地轉換成「海灣竹巢」休憩園地。
目前疫情嚴峻,內政部今(14)日也正式下令戶外5百人以上、室內1百人以上集會活動必須提報防疫計畫方能舉行,這樣的話社區管委會還有必要開嗎?景文物業管理機構董事長郭紀子表示,疫情越是嚴峻,就更應該召開管委會,擬定「防疫對策」,不過,建議改為「委託制」避免群聚。(記者:陳韋帆)
台北市政府針對屋齡5年以上既有建築物,持續提供綠屋頂及綠能社區改善工程的補助及免費評估診斷服務;舉凡設址於台北市社區,均可以管委會名義或推派代表人方式向台北市建築管理工程處申請相關改善工程補助款,每案最高可補助工程總經費49%,並以300萬元為上限,預計3月開始受理,請市民屆時留意台北市建管處公告資訊。
社區管理費用標準南北大不同,一般社區與豪宅社區收費價差甚至可達2倍左右。中信房屋指出,社區管理費收取高低受多重因素影響,導致南北費用有明顯差異,但管委會如何運用、如何增加社區生活品質與價值,這才是收取管理費最重要的目的。
近日寒流不斷,為提升防範一氧化碳中毒之安全觀念,請住戶及公寓大廈管委會加強下列防範一氧化碳中毒措施,以杜絕一氧化碳中毒案件,維護生命安全。
住戶欠繳管理費,管委會也能出招查封法拍!今年就有一筆位於台北市內湖區新明路的法拍案件,屋主因欠繳管理費,該社區美秀館管委會告上法院請求給付,並以「給付管理費」查封拍賣。沒想到,同一社區近期又出現另一筆因欠繳管理費遭法拍,目前進入三拍階段。
欠繳社區管理費,屋主房子被管委會查封法拍,透過法拍程序能順利追回欠繳管理費嗎?台北市內湖區新明路工業宅「美秀館」今年3月就有一筆底價3242萬元的地下1樓戶,因沈姓屋主欠繳管理費共7萬6203元,房子遭管委會查封,第一拍流標後,原預定4月22日進行二拍,不過,因債務人已經清償,房子停拍順利撤回。
買餘屋社區,會有什麼風險呢?就有建商賣餘屋社區,為了規避管理費繳納,刻意延遲區權會召開、管委會成立,且因為沒有成立管委會,公設無法點交而遲遲無法享受入住新社區的喜悅。專家就建議,若產權移轉已過半但建商執意不成立,民眾可請政府工務單位介入處理,依規定可處3千元以上、1萬5千元以下罰鍰,並限期改善,也能連續開罰。
因應武漢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變化,內政部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示,已編修「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因應指引:社區管理維護」,除了就遊戲室、多功能活動空間等公共區域,建議暫停開放之外,也針對社區保全、清潔、管理人員及社區活動等,提出相關防疫指導措施。
欠繳社區管理費,管委會告上法院討錢,屋主房子被查封即將拍賣!根據司法院法拍屋資訊,士林地方法院公告一筆即將在3月25日進行第一次拍賣的台北市內湖區新明路社區物件,底價3242萬元,拍賣原因竟是「給付管理費」。
財政部北區國稅局表示,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管委會)為維護社區住戶品質,對房仲業者收取帶看房屋費(或稱帶看費)或清潔費,該行為與大樓停車位對外出租,或大樓外牆、陽台等公設出租給外人,皆屬於銷售勞務範疇,管委會應依規定辦理稅籍登記課徵營業稅。
許多社區管委會針對房仲帶看房屋,已經形成一股收費「潛規則」,但近年因國稅局查稅,風氣也逐漸被導正。財政部北區國稅局表示,管委會為維護社區住戶品質,對房仲業者收取帶看費或清潔費,該行為與大樓停車位對外出租,或大樓外牆、陽台等公設出租給外人,皆屬於銷售勞務範疇,管委會必須辦理稅籍登記課徵營業稅。
一名網友在「爆廢公社」PO表示,前陣子有住戶在社區的屋頂種菜,把屋頂當自家菜園,管委會發現之後立即張貼公告要求住戶不得在公共區域種菜,然而公告後竟發現有幾名住戶在上頭寫下「種花可共賞,種菜可共享」的回覆,讓原PO有點無奈。(陳虹臻報導)
2019年雙北市政府主辦的優良公寓大廈評選結果接續出爐,本次共有79個社區獲獎,其中台北市共有5個151戶以上的大型社區,新北市則有9個300戶以上的大型社區獲獎。永慶房屋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表示,大型社區住戶眾多,管理相當不易,能夠獲獎代表管委會制度成熟,社區經營有成,對於公共設施的維護管理較佳,住戶的權益也較有保障,可以當作買方購屋的指標之一。
許多大樓外牆都有廣告出租,甚至頂樓可能出租給電信基地台,甚至有基地台偽裝水塔,就是不想被發現有基地台。不過,既然管委會有租金收益,也必須辦理稅籍登記,並課徵營業稅,否則就是逃漏稅了。
新竹縣目前已有超過2000件公寓大廈管理組織報備在案,為加強落實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實施,住戶積極參與社區管理維護工作,發揮社區規約及其管理組織運作功能,新竹縣政府工務處於2019年度先行試辦本縣「優良公寓大廈評選活動」,鼓勵縣民積極參與社區管理維護工作,培養社區意識,發揮守望相助精神,縣長楊文科表示,歡迎竹縣各管委會踴躍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