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差異16年大轉變!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顯示,2009年金融海嘯後到今年第二季,全國住宅買賣移轉平均面積從41.5坪縮至31.5坪,整整少了10坪。專家指出,房價飆漲與人口結構改變,推動住宅市場走向「小宅化」。(陳韋帆)
2025上半年六都低總價熱門交易路段出爐,台中梧棲區臨港路以461筆交易量奪冠,平均鑑估值909萬元;台南安南區台江大道一段則以78.97%核貸成數、2.09%利率登上首購族最友善路段。(陳韋帆)
臺北市社會住宅自9月起全面實施禁菸新制,新增10處社宅納入公告禁菸範圍,包含健康、明倫、青年社宅1區及2區、莒光、瑞光、行善、小彎、東明、木柵、樟新水岸,廣慈社宅、六張犁、經貿亦將於10月起跟進。(陳韋帆)
針對《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修法,中華民國租賃住宅服務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租服全聯會)昨(10)日率全台19縣市公會理事長赴內政部座談,直指三年限制租期侵害契約自由,並提出六大主張,籲政府兼顧房東與房客權益。(陳韋帆)
京華城案再掀風波,台大經濟系兼任教授鄭秀玲投書媒體,指控沈慶京30年前藉民營化奪取中工、中石化,並涉行賄市府爭取京華城容積率調升。對此,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今(10)日發表聲明,強調指控毫無根據,將提告捍衛名譽。(陳韋帆)
台北市2025年H1前十熱銷住宅社區揭曉,萬華區「台北晶麒」以一年40戶、平均月成交3戶居冠,萬華共4社區上榜最多;另外,榜單中有一半為國宅社區,顯示高性價比是購屋族首要選項。(陳韋帆)
新北市土城區南天母路一凶宅今(10)日進行法拍,53.36坪房屋、總底價563.2萬,拆算單價約10.56萬/坪,結果流標。法拍專家指出,該價格約區域行情51折,流標原因除凶宅外,估計與貸款、生活機能有關。(陳韋帆)
新北市土城區南天母路一凶宅將於9月10進行法拍,53.36坪房屋、總底價563.2萬,拆算單價約10.56萬/坪。法拍專家指出,該價格約區域行情51折,估計有機會標脫。(陳韋帆)
房市限貸令(房產業稱金龍海嘯)下2025年上半年房市交易量全面下挫,七都僅新北市撐住逾萬件成交居冠,桃園以近9千件緊追,但十大熱區無一倖免,桃園中壢、桃園區交易量腰斬逾6成,板橋、淡水等指標區跌幅同樣驚人,房市全面進入冰河期。(陳韋帆)
台北市豪宅市場冷清,總價破億新案至今僅「德運安和」、「敦南詠楽」、「宏築臻玥」三案交易量尚可,與去年至少6社區動輒數十筆交易相比,量體明顯大幅衰退。(陳韋帆)
全台預售屋前十大賣壓重劃區待售餘屋1.8萬戶,占在線總戶數3成6,等於3戶有1戶滯銷,其中以新北桃園最慘,合計約1.4萬戶、占8成,淡海新市鎮、青埔等區也難逃下行壓力。(陳韋帆)
危老政策全國開花,2017年迄今全國累計4379件,台北市1011件居冠,全國基地平均面積最小的則是新竹、僅138.4坪,而宜蘭花蓮也擠進前十,打破危老重建多在都會區的刻板印象。(陳韋帆)
房市小宅當道,25坪以下住宅成熱門選項。永慶房產集團統計,全台近一年小宅交易熱區前十名,桃園中壢以759件奪冠,新北5區入榜,台中西屯與北區交易均超過600件,買氣直逼北部。(陳韋帆)
大學放榜迎租屋潮,北部租金壓力驚人。據各大學校務諮詢公開平台資料,台大周邊獨立套房月租金中位數高達1.8萬元,十所大專院校中有六校破萬。(陳韋帆)
永慶房產集團統計近一年新北市十大熱銷中古社區,榜上有淡水4社區、汐止3社區,板橋、中和及三芝各有1社區,其中又以板橋「民生新埔」1年買賣83件最熱絡。(陳韋帆)
台北市大安區驚見900萬透天厝,10房含3車位、每坪僅15萬,標榜可種菜養雞,地點鄰近捷運麟光站,彷彿都市桃花源,不過,專家提醒,應留意是否違建、土地使用分區等問題。(陳韋帆)
台北今年1-7月移轉僅13,821棟,創7年同期新低,10大行政區年減逾2成,其中又以萬華跌幅最高、達45%,買方聚焦大安、信義等精華區。(陳韋帆)
日前才爆發高田營造10建案停工,今(4)日又傳台中海線3建案資金斷鏈、工地停工,內政部已介入,並要求地方政府清查建案進度、協助購屋糾紛處理。(陳韋帆)
台北捷運十站房價低於行政區均價出爐,忠義、麟光、六張犁,三站價差2成5起最高。房仲指出,這些站點多位於市區邊陲或老社區,對首購或預算有限者是高CP值選擇。(陳韋帆)
台北捷運旅運量自通車至今年3月突破140億人次,沿線站點商業機能旺盛。永慶房產集團依近一年實價登錄租賃資料,統計捷運站周邊800公尺內店面租金,公館站以平均單坪5111元居冠,西門站、板橋新埔站分列二、三名,其中新埔站店租甚至高於忠孝敦化、東門等北市核心商圈。(陳韋帆)
房市受限貸衝擊,豪宅市場觀望氣氛濃厚,然北市東區新案「台北之星」逆勢竄出,躍居十大豪宅之列。根據實價登錄揭露,該案28樓戶於2023年6月成交總價4億1,888萬元,扣除車位後每坪單價達269.1萬元,排名直上北市歷史豪宅單價第8名。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此筆交易為私法人趕在《平均地權條例》修法前所購入,顯示政策對頂級市場仍具重大影響力。(陳韋帆)
新建案公設比屢創新高,除因應消防、建築等法規設計,部分建商更透過規劃多元甚至浮誇的公設,藉以提升產品賣相、拉高房價。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指出,這些華麗公設經常淪為「蚊子設施」,不但無法提升居住品質,還增加管理與維護成本,對住戶構成不小的財務壓力。
房市冷氣團影響下,低總價小宅還有發揮空間,在台北市和桃園,都出現了權狀只有10坪以下的案件,其中在桃園大園的案子,最小戶別竟然只有7坪,但銷售狀況還不錯,專家說買家看準的是入手門檻低,和未來有出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