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從去年3月開打以來,邊打邊談,對許多產業充滿不確定性,外界評為更可能是新的科技冷戰,因此科技產業面臨可能的巨變,也更為敏感與謹慎。這在新竹地區的房價與購屋意願,似乎已經出現反映,最新公布的第1季「房價負擔能力指標統計成果」,新竹市房貸負擔率、房價所得比皆大幅減輕。
面對中美貿易戰衝擊,為分散產能,台商回台設廠重新布局生產基地,商仲業者針對北、中、南產業鏈帶進行剖析,發現投資人的投資偏好,其中「廠辦」標的首選台北市,「買地擴廠」則首選桃園市,仍以北台灣為廠商優先評估地區。
過往工業區廠房都矮矮扁扁,以後可能會出現高瘦版。內政部於16日部務會報通過「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增訂第9條之1,有條件增加工業區丁種建築用地之容積最高至400%,提供產業發展所需空間。
根據戴德梁行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大中華區資本市場快訊》,儘管中國內地投資市場受到去槓桿及資管新規等信貸緊縮政策的影響,商業地產交易仍保持活躍,於2018年再創高峰,總投資額約438億美元,較2017年上升9.5%。
中信房屋今(21日)發布2018年Q4宅指數調查報告,結果顯示,本季經濟感受綜合指數為34.77,較上季減少0.78,購屋意願綜合指數也較上季衰退;2年內有購屋意願者,也季減1.1%且連續3季下滑。至於2019年房市動向,業者認為要看第1季的表現。
受惠中美貿易戰升溫,台商返台設廠,致使工業地交易量持續放大,今年總金額達到206億元,創下近10年新高,但北台灣主要工業區價格從2014年至今上漲4成。而弔詭的是,根據經濟部2018年9月公布,全台有214.4公頃閒置工業地,其中彰化、雲林、宜蘭、屏東都是「設廠冷門區」。
2018年受到中美貿易戰的影響,台灣的商用不動產反而因台商評估回台設廠,交易量逐漸解凍,而2016年開始走弱的地上權市場,今年則繳出亮眼成績,業者預估,2019年商用市場仍以工業地產為主軸,看準商辦大樓汰舊換新需求浮現,建商將持續投入。
中美貿易戰持續對台灣的股市、房市造成震盪,房地產業界對2019年看法,多認為兩岸關係趨於穩定,但貿易戰將是重要變數。傳真實業董事長王明成認為,2019年「價格穩定量持平」但也不會大好;創意家行銷董事長王明正分析,中美貿易戰讓台灣受惠,資金可望回流挹注市場。
CCIM台灣不動產投資協會主辦2018台灣CCIM不動產論壇,12月5日將在台北君悅酒店舉行,台灣不動產投資協會理事長黃鵬䛥表示,今年論壇以「不動產更新活化新契機」為題,邀請海內外專家學者剖析2019不動產投資最新趨勢,讓投資人在九合一大選後、貿易戰持續之下,瞭解資產活化與危老商機,進行佈局。
美中貿易戰傳出不少台商選擇回台,掛上Made in Taiwan標籤避險,工業地與廠房詢問度增加。根據台灣CCIM 商業不動產投資信心指數(ICI)第3季數據,總平均指數為92.71點,較上一季90.93點微幅增加,整體商業不動產投資信心較上季樂觀。
受到中美貿易戰干擾及11月選戰轉激烈,今年928檔期案量雖創5年新高,但增幅卻放緩,量體也遜於上半年329檔期。根據住展雜誌統計,2018年北台灣房市928檔期推案預估量約為1440.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1.9%,顯示推案火力從大火轉為文火,推案潮有減速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