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售房市明顯冷卻,根據實價登錄,2022年H2下半年,每月銷售量皆不到7千件,相較2021年H2 8~9月,月月破萬戶的盛況,買氣可說是直接腰斬。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央行四升息、政策打房、股市熄火等利空,預售市場僅剩個案表現佳。(記者:陳韋帆)
近年機捷週邊房價持續上升,尤以「體育大學站」、「長庚醫院站」、「桃園高鐵站」附近的青埔地區等站相對熱門。有網友就問起若先以信貸貼補頭期款後,買1300萬住桃園地區機捷A7站可以嗎?怕壓力太大。沒想到網友反而「歪樓」對他所貸到的利率相當驚訝。(記者:簡浩正)
預售屋糾紛多,交屋前務必驗屋!台中市消保官18日提醒,去年接獲數件預售屋驗屋、交屋糾紛申訴案,建商未依合約安裝浴缸、洗手台規格與合約不符,甚至購買的平面停車位兩側有牆壁和鐵柵欄,車停得進去人竟然出不來。法制局提醒,民眾交屋前務必驗屋,並索取各類圖說文件,以核對交屋品質。
信義房屋統計官方預售實價揭露件數資料,2021年9~12月房市受資金行情、通膨等利多刺激,房市買氣暢旺,平均單月預售揭露的件數可達1.2萬件,不過2022年下半年房市吹冷風,從5月起連續7個月的預售揭件數都跌破7千件,更較2021年下半年旺季腰斬,尤其預售換約未來將走入歷史,預售市場也將轉為自用當道的市場。(記者:陳韋帆)
嘉義市中古屋漲勢竟比預售屋還兇!根據內政部資料,嘉義市2022年Q3以26.09%的房貸負擔率成為全台購房負擔第三輕的縣市,東森房屋研究中心表示,雖然嘉義市房價負擔率相對較低,但近幾年預售屋開價拉高的情況下,原房價基期低的中古屋也迅速拉抬,出現了漲勢比預售屋兇猛的情況。(記者:陳韋帆)
農曆年前《平均地權條例》三讀通過,不少人拍手叫好,但建商、代銷也紛紛抗議,在代理部長花敬群一言「不溯及既往」下,還引起爭議延長賽開打。財經房產學者章定煊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表示,「在這紛紛擾擾中,政府也算是邁出第一步,或許我們應該趁此機會重新審視預售屋本質,進一步盡到政府應負責之監管責任,才能落實真正居住正義。」(記者:陳韋帆)
《平均地權條例》修法日前三審通過,其中,預售屋禁轉、私法人購屋許可制兩大措施讓建商哀號遍野,對此,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研究總監陳傑鳴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指出,該法案勢必成為蔡政府任內最正確的政策之一,原交易量萎靡的現況將加劇,推估未來預售屋房市將進入冰河期、崩毀期、倒閉期三個時代。(記者:陳韋帆)
為遏止投資客揪團炒房、利用換約轉售哄抬獲利,立法院會今(10)日三讀修正通過平均地權條例部分條文,學者認為,無論買賣方都在觀望政府後續執法狀況,不動產景氣短期難好轉。
民進黨團預計1月9日排審《平均地權條例》,力拼本會期結束前三讀通過,不過,根據內政部營建署資料推估,累計102年全年核發建照量約17萬戶,創1995年以來新高。《平均地權條例》的預售屋禁轉利空,碰上17萬戶建照,堪稱房地產史上最大激情碰撞!(記者:陳韋帆)
政府修法限制預售屋換約,讓部分消費者開始考慮買新成屋,但新成屋有比賣「未來價」的預售屋便宜很多嗎?根據住展雜誌統計2022年12月底預售屋、新成屋成交均價,目前宜蘭縣新成屋平均成交價比預售屋建案貴5.2萬元/坪,北台灣其他縣市如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基隆市、新竹縣市,則是預售屋建案平均成交價高於新成屋建案,價差最大為新竹縣市5.1萬元/坪,最小為基隆市,僅差2,000元/坪。(記者:陳韋帆)
升息增加房貸負擔,壓縮民眾購買力,購屋平均屋齡又創新高!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最新資料顯示,今年Q3全國住宅平均買賣屋齡,已高達26.91年,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62年,創下統計以來的最老紀錄!進一步探究六都今年第三季的平均買賣屋齡,也只有桃園的20.73年尚未追平高標,其餘五都全數改寫新高!(記者:陳韋帆)
立院21日通過《平均地權條例》一讀,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過去1~2年,預售屋越熱的區域將受影響越重,市場也可能出現一波讓利換約潮,重劃區、房價飆漲區將會是壓力最大的區域,觀察若是未來區域預售換約物件增加,對於區域房價將會有一定壓力,該政策對於房市「長痛不如短痛」,未來預售投資的特性將會消失,轉變為自用為主的市場,且現在房市已進入盤整期,預售案投資降溫。(記者:陳韋帆)
「預售屋禁轉」下周將過關?《平均地權條例》立院將於下週排審,內政部代理部長花敬群也接受媒體訪問指出,「最大關鍵就是朝野對於版本共識」。因此,外界也推測,此次推動的機會相當大。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研究總監陳傑鳴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一旦通過,整體房價漲勢就到盡頭,預售屋市場也將更為健康。」(記者:陳韋帆)
近年房市火熱,不少人也會看到「轉單預售屋」,對此,信義房屋指出,如果透過仲介欲購買轉單預售屋,務必向仲介要求取得不動產說明書,且內容細節不可放過,除了常見的案名、地點、預計完工日外,「開放空間、二工與否、有無坐落地質敏感地」等,也都應該要留意。(記者:陳韋帆)
萬物揭漲,唯獨薪水不漲,也因此對不少年輕人來說,「買房比夢想還奢侈」,不過近日就有一名29歲女網友分享,從自己22歲年薪45萬到去年29歲年薪70萬,薪水並沒有很高,但已經買了要價1200萬的新北市預售屋,不解「買房哪裡難?」貼文曝光,引發討論。
新北市哪裡還能找到親民的預售房價區?根據實價登錄資料,2021年Q3新北市預售屋平均成交單價,還落在2字頭以內的行政區,包括鶯歌、八里、淡水和三芝等4個行政區,去年平均成交單價為22萬~27.6萬元,不料僅時隔一年,今年Q3連平均單價最低的八里,也要30.3萬元起跳,在新北用2字頭單價買新案已成往事。(記者:陳韋帆)
新北市樹林區建案「凱旋大苑」建商宣布倒閉,消費者不知如何是好,財經學者章定煊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指出,「以現有的預售屋價金信託機制來說,遇到惡意建商,購買預售屋就會像在集資開發,開發利益也無法共享,還不如開放『私募』來的好。」(記者:陳韋帆)
新北市樹林區預售案「凱旋大苑」驚爆爛尾,建商沅臻建設表示,因流動資金不足,暫時停工,信託專戶餘額約7千萬,該司11月1日解散,新北市消保官已約談代表律師,將於11月2日向市府說明。其實遇到爛尾樓,一般要先釐清是惡意倒閉,抑或是財務周轉不靈,消費者才能知道自己下一步該做什麼。(記者:陳韋帆)
據住展雜誌統計,今(2022)年Q3北台灣新成屋、預售屋推案量總額約3,80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約480億元、年增幅約14.4%。今年前三季,北台灣新成屋、預售屋累計推案量約為9,11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約234億元,年增幅約2.6%。(記者:陳韋帆)
全台灣建商、代銷928大推案檔期到來,今年全台灣總銷還爆量逾8千億,此時購買預售屋可以嗎?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創辦人周昆立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指出,現階段有「升息、預售屋禁轉」兩大利空,加上建商延遲交屋、加價交屋等負面消息頻傳,建議購買預售屋前,應當三思、三思、再三思。(記者:陳韋帆)
買賣房屋稅務複雜,找錯人協助恐怕損失金額難以估計!一對小夫妻近年購買了預售屋,無奈交屋日期不斷延宕,於是諮詢某專家,是否可以「賣預售換成屋」,透過「重購退稅」方式讓自己免繳45%房地合一稅,該專家表示這做法可行,孰知,根本不符合該條件,最終還是必須繳稅。(記者:陳韋帆)
信義房屋統計官方預售實價揭露件數資料,去年第四季景氣高峰時,每月預售揭露的件數可達1.2萬件,單月成交金額達1700餘億元,不過今年上半年市場明顯出現降溫,6月的揭露件數只剩下五千餘件,與去年第四季景氣高峰時的單月交易水準,呈現腰斬的量縮市況,反應出近月市場買氣受到疫情、政策影響,出現大幅降溫跡象。(記者:陳韋帆)
中國近期爛尾樓事件連環爆,但同樣是販售預售屋,台灣為何不會爆發爛尾潮?對此,房產財經學者章定煊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指出,「整個關鍵就在於遊戲規則的不同,台灣的屢保機制,讓購屋族風險大幅降低。不過,最好的方式,還是不要有預售屋,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了!」(記者: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