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起內政部新制上路,「路霸、違建」行為都會遭到重罰!由專業人員查核申報,建築物如有未經核准變更使用擅自使用建築物者(違建),將依《建築法》第91條處6萬至30萬元罰鍰;若防空空間(包括防火巷、開放空間、梯間等)堆置雜物妨礙逃生(路霸),可對行為人重罰4萬至20萬元,違規使用也將依建築法另罰。未改善者更可能面臨斷水斷電、封閉或拆除處分,政府將雙軌檢查落實管理。(陳韋帆)
內政部預估台灣將於今年底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總人口連續死亡多於出生,去年新生兒更僅剩13.5萬人。全國商總榮譽理事長、鄉林建設董事長賴正鎰直言,人口危機已成國安等級,建議政府鬆綁移民法令,訂出「五年三十萬優質移民」政策,引入中高階白領與專業技術人才,穩定總人口於2300萬人以上,才能翻轉勞動力流失、創新能力下滑的國力危機。(陳韋帆)
台灣地面師(不動產詐騙)橫行,其中還有透過LINE投資群,誘拐被害人上門,初期讓你小賺利息,下一步就把受害人現金、不動產全部騙光光。金門地政士事務所地政士林怡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無房貸房子,很容易被地面師盯上,建議貸款還清後,不要『塗銷註記』,同時最好申辦『地籍異動即時通』,有售屋需求時,也應採『雙地政士制』。」(陳韋帆)
知名網紅黃大米昨(26)日在臉書發文,感嘆南部家鄉高雄房價的快速上漲,直言「如果當年有勇氣下訂,如今就可能成為小富婆」。她回憶五年前看到家鄉建案的房價感覺「很安心」,以為萬一在台北混不下去,至少可以回高雄安居。五年過去了,當年的房子已經變舊,但房價卻漲幅驚人,從每坪19.8萬暴漲到每坪30萬。
南西商圈恐將消失!近期南西商圈傳遭檢舉「違規使用」,多達60店陸續收到市府公文,要求限期改善,否則將開罰6~30萬、斷水斷電。自救會成員、在地店家之一黃先生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依照現行法規,倘若市府未給予緩衝時間,且盡速修法,恐怕南西商圈將不復存在。」(陳韋帆)
南西商圈恐淪下一個師大商圈!近期南西商圈傳遭檢舉「違規使用」,多達60店陸續收到市府公文,要求限期改善,否則將開罰6~30萬、斷水斷電。台北市都發局表示,「由於這些店家違反『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自治條例』,故依法發出公文,限期2個月內改善,否則將處6~30萬罰鍰,得連續裁罰,且斷水斷電。」(陳韋帆)
大台北房價居高不下,不少購屋族被迫退到「山上、海邊」,有網友指出,目前淡水主打「淡江大橋」通車利多,但關鍵就是要到八里銜接64或國道,為何不直接買八里。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研究總監陳傑鳴表示,「其實兩區各有優缺點,而現實狀況,兩區房價已經差不多,購屋族依照自行喜好挑選即可。」(陳韋帆)
不動產買賣糾紛多!新北市小華以100萬出售一車位給鄰居,誰知道銀行要求提前清償部分貸款,且金額高於200萬售價,讓他陷入可能違約窘境。(陳韋帆)
2023年房市買氣守住「全年移轉量」30萬棟樂觀線!六都地政局資料,2023年12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總計23,751棟、月增1.4%、年增16%,紅盤封關。另統計2023年1~12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總計236,363棟、年減3%。各大房仲估計,2023年全國將突破30萬棟移轉棟數大關,且多數對於2024年房市樂觀看待!(陳韋帆)
台北仲介公會今(7)日舉辦2023年度記者會,有房市章魚哥之稱的公關主委張欣民表示,2023年全國移轉棟數預計勉強守住30萬棟「榮枯線」(市場普遍認定30萬棟為房市好壞標準),回顧全年詭譎多變,政府打炒政策搖擺不定,先打炒、又祭出新青安貸利多,真的是「看攏謀」!(陳韋帆)
西門町店租創今年新高,實價揭露,台北市成都路19號靠近捷運站6號出口旁的店面,16.87坪月租達30萬元,單價每坪1.78萬元則創下今年北市新高。房仲業者指出,看準觀光潮回流,不少房東盼租金回到疫前水準,也導致此波租金反彈速度相當快。(陳韋帆)
根據內政部統計月報資料顯示,今年前10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為24.6萬棟,較去年同期減少約8%,不過最近4個月的移轉年增率都轉正成長,10月單月年增率更成長約2成,以年增開始轉正成長,加上前10月第一次登記量年增約1萬棟的交屋潮推估,全年的買賣移轉棟數有機會挑戰30萬棟大關。(陳韋帆)
擁房族也有煩惱!根據實價登錄,台北市12個行政區,新舊屋平均價差落在3.8萬~49.5萬,落差甚大,其中,共有3個行政區價差超過30萬,包括大安49.5萬、松山區43.3萬、信義區31.1萬。對於當地人來說,除非收入驚人,或者搬離該處,否則想要舊換新,難如登天。(記者:陳韋帆)
出租套房公安事件頻傳,新北市政府工務局表示,為遏止違規套房出租使用,避免民眾生命財產受到威脅,自8日起連續針對板橋及永和兩處重複違規使用惡行重大的多間套房,強制執行斷電處分,以維護公共安全,另外,工務局也提醒,違規隔間出租套房,一旦涉及公安疑慮,必要時將執行強拆,切勿心存僥倖!(記者:陳韋帆)
房市利空壟罩,交易量明顯萎縮,預售屋被列為頭號管控對象,成為房市重災區,所以買房砍價時機到了?對此,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創辦人周昆立表示,現在確實是議價時機,但要有技巧,才能爭取到更多優惠。(記者:陳韋帆)
房地合一稅從2016年上路至今,滿足持有6年400萬元免稅條件的屋主越來越多,尤其恰逢這波房地產價格出現大漲,該優惠就顯得相當划算,不過近年因為疫情影響,有2、30萬人因為無法歸國,導致戶籍被遷出,而房地合一稅規定需要設籍、持有並居住連續滿6年,才能享有400萬元的免稅優惠,一旦戶籍被遷出恐怕無法適用這項優惠條件。(記者:陳韋帆)
東森房屋研究中心統計實價登錄發現,桃園航空城計畫地區近3年土地交易價格及成交量呈現大幅消退,其中成交均價在1年間下轉超過2成5,交易量也在1年間減少近9成,自109年3,765件,減少至110年352件,111年第一季亦僅有49件。不過東森房屋根據開發成本及鄰近區域土地行情評估,未來航空城內建地均價將不低於30萬元。
竹北高鐵特區街廓寬廣、環境清幽,加上高鐵帶來全台一日生活圈的便利性,是竹科人置產首選區域,但美中不足的是腹地小、建地飽和,新竹又是半導體和生醫產業大本營,剛性需求強烈,造成房價一年漲幅高達40%、為六都之冠,每每有新建案推出都非常搶手;像是距離高鐵特區僅3-5分鐘車程的「太睿境」享有市區生活機能以及難得的無棟距田園景觀,許多竹科人就偏愛這股離塵不離城的靜謐氛圍。
台北市「老屋、老人」的雙老問題嚴重,許多居住在老公寓的長者,攀爬樓梯不便,近年市府推出電梯補助方案,北市更新處今(21)日宣布,「原補助上限自220萬提升至250萬」,即日生效,呼籲有需要的民眾盡快申請。(記者:陳韋帆)
內政部打炒房五大政策草案3月17日有機會送入政院,通過後將送到立院審議,不過,其中的嚴懲打炒房者,「炒房關三年」條款傳出已修改,不以刑罰懲處,改以加重行政罰,自原本的最高500萬罰鍰拉升至5000萬罰鍰。對此,全國商總主席賴正鎰發布聲明稿表示,樂見刑罰取消。但針對提高罰鍰部分,他說,「重罰到5000萬,外界會誤解房地產是罪大惡極的暴利行業,罰個30萬或50萬就有嚇阻效果了。」(記者:陳韋帆)
花蓮206大地震甫屆滿4周年,政院也在今(10)日通過「建築法」第77條之1修正草案,將送立院審查,倘若通過,未來只要耐震評估應予改善之建物,屆期未改善者,最高可罰30萬,得連續處罰,直至改善為止。(記者:陳韋帆)
高雄最近房價狂飆,但全台灣最便宜的住宅大樓可能就在高雄!地點是甲仙大橋旁屋齡26年左右的電梯大樓,110年2月出現過30萬買62.6坪,換算下來一坪只要4800元,那麼便宜其實是法院抵押品。實際走訪一趟,屋況算不錯,大樓裡也有很多房子待售,住戶說空氣好且環境清幽,很多外來者買來當渡假小屋,但便宜房價也代表人口外移嚴重,交通生活機能也相對不方便。
疫情再度重擊知名複合式泡沫紅茶店,開業逾19年的「古早傳說飲食雜誌館」-內湖店宣告昨(9/30)日熄燈!資深員工鍾女表示,新冠疫情第一波爆發後,生意大受影響,新店店在去年首先熄燈,今年5月疫情大爆發後,內湖店每月逾30萬店租,也已無法負荷,只好忍痛熄燈,全盛時期的6間店,如今僅剩新莊、中和2間店。(記者: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