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保護錢包拜神不如求己!新家平安入厝 三招識破「裝修蟑螂」騙局

2025/02/02 19:03
  • share_fb
  • share_line
  • A-
  • A
  • A+

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

裝修蟑螂通常有「唬爛」、「合約細節不明」、「便宜卻亂加價」等三大特徵。(示意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裝修蟑螂通常有「唬爛」、「合約細節不明」、「便宜卻亂加價」等三大特徵。(示意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台灣裝修蟑螂橫行,一個調解單位一年可接上1千件裝修糾紛,損失金額數十萬至上千萬都有,住宅消保會顧問吳翃毅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一個人一輩子可能只有1~2次裝修經驗,很容易落入詐騙陷阱,事實上,這些壞人做壞事時,都會有「唬爛到天際」、「合約細節不明」、「便宜卻亂加價」等三大特徵,提醒消費者應留意預防。

據住宅消保會統計,單統計該會調處「裝修糾紛」數量,平均1年達千件;另以110年度案件為例,發生糾紛原因,100%都有「延遲違約」、「品質瑕疵」兩大項,其他糾紛依序為「約定追加」90%、「約定不符」70%、「沒簽約」60%、「滲漏水」50%。

裝修蟑螂常未動工就收走9成價金,接著草草施工,規避刑事詐欺責任,導致受害者求償無門。(示意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裝修蟑螂常未動工就收走9成價金,接著草草施工,規避刑事詐欺責任,導致受害者求償無門。(示意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裝修詐騙三徵兆 唬爛、隨便簽約、便宜又亂加價

吳翃毅表示,裝修蟑螂大多假借裝修名義,行詐騙之實,手法萬變不離其宗,大多是通過網路、友人介紹等管道鎖定受害者,接著將自己的功夫、作品唬爛到天際,簽約相關細節卻很隨便,也不少詐騙業者會便宜開價,等受害者上鉤後,再開始以各種名目亂加價。

他進一步指出,裝修蟑螂類的業者,通常會利用傳統裝修「3331」收費方式漏洞,簽約收3成、進原物料收3成、原物料到場收3成,在還沒有開工之前,就收下9成價金,隨便買下材料進場,讓工班隨便裝修後,就開始玩失蹤,更惡劣者,挾受害者不願相信已被騙心態,持續追加價金,由於有「裝修假動作」,即使被害者告上法院,整起詐騙官司仍很容易導向民事消費糾紛,最終求償無門。

吳翃毅表示,如果打破傳統「3331」付款模式,更能確保裝修交易安全。(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吳翃毅表示,如果打破傳統「3331」付款模式,更能確保裝修交易安全。(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保障裝修交易安全 三個動作很重要

吳翃毅指出,要保障裝修交易安全,有三個步驟很重要,一、一定要確認公司是否有合法登記,簽約人是否就是負責人,二、設計圖與合約書一定要清楚,內容應包括平面系統圖、立面系統圖、材質說明、預算書等缺一不可,三、如果可以,打破傳統「3331」付款模式,改採裝修信託。

他說明,所有詐騙行為都是對方先拿到錢才會發生,透過裝修信託,將價金委由第三方保管,檢視裝修進度、依照工程進度付款,就能確保交易安全,如住宅消保會亦有住保信託(履約保證),就能確保交易價金安全、施工品質、預防糾紛。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