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OpenAI 薪水是行業最高水準,負責人Altman認為自己的傳教士規劃會贏過臉書天價挖角。(圖/翻攝OpenAI官方YT頻道)
就像聯發科與輝達合作,一堆工程師引發被輝達搶才危機,今年華碩股東會上,董事長施崇棠也開玩笑說,歡迎輝達搬到北士科「當然我們是希望他不要來挖我們的人」;同樣,根據外媒報導,在矽谷炙手可熱的人工智慧競賽中,令人咋舌的高薪待遇早已成為業界爭奪人才的標準手段。然而,OpenAI 採取了不同路徑:該公司正透過自辦的「研究駐留計畫」(residency program),從產業外部吸引並培養頂尖人才,以對抗競爭對手 Meta 的積極挖角行動。
據報導,Meta 執行長祖克柏親自圈選OpenAI 關鍵員工名單(內部稱為「The List」),並以超過 1 億美元的簽約獎金,據說已經小有成就。OpenAI 則採從基層打造人才,不啟用「僱傭兵」。
OpenAI尋求傳教士型員工
OpenAI這項為期六個月、全職且具薪資的計畫,主要針對來自物理學、神經科學等相近領域的潛力人才,為他們開啟通往 AI 產業的大門,而非僅從現有 AI 領域的研究員或工程師中招募。OpenAI 研究駐留計畫負責人 Jackie Hehir 表示,計畫學員並非正在攻讀機器學習或 AI 博士學位者,也不是其他 AI 實驗室的員工,而是「真正對這個領域充滿熱情的人」。
駐留計畫的學員年薪折算後達到 21 萬美元(六個月約 10.5 萬美元),位居全美薪資前5%水準,但在 AI 領域內這仍屬「超值」,因為業內對頂尖人才的爭奪已讓部分公司開出九位數簽約獎金,透過此計畫,OpenAI 不僅為新手鋪路,也培養對公司使命高度認同的核心人才。這正是執行長 Sam Altman 長期推動的策略之一,用以留住優秀員工、驅動創新。一位前員工曾向《Business Insider》形容 OpenAI 的內部文化是「執著於實現通用人工智慧(AGI)的真正使命」。
除了年化薪資 21 萬美元外,公司還提供搬遷至舊金山的補助,並視學員為正式員工,給予完整福利。幾乎每位表現良好的學員都會獲得正式聘用機會,且迄今所有拿到正式合約的駐留學員均已接受。每年約有 30 名學員加入該計畫。與傳統招聘不同,OpenAI 對學員資格的要求相當非典型。公司聲稱並無硬性學歷或工作背景門檻,但在數學與程式能力上設有極高技術標準,與全職員工一致。Hehir 強調:「雖然你未必需要高等數學學位,但必須對高階數學概念非常熟悉並能應用自如。」
Meta鎖定名單僱傭高薪獵才
當 OpenAI 聚焦從基層培養人才時,對手 Meta 則不惜血本展開挖角行動。據報導,Meta 執行長祖克柏親自圈選 OpenAI 關鍵員工名單(內部稱為「The List」),並以超過 1 億美元的簽約獎金吸引對方加盟。Meta 給予 AI 菁英研究員的總薪酬方案據稱高達四年3億美元,這波「天價搶人潮」引發業界所謂的「夏季薪酬 FOMO」(害怕錯失高薪機會)。
祖克柏此舉已有斬獲,成功挖走數名 OpenAI 員工加入其新成立的「超級智慧團隊」。OpenAI 首席研究官 Mark Chen曾在內部會議中感嘆:「這感覺就像有人闖入我們家偷走了寶貴的東西。」
對此,Altman對 Meta 的招攬策略直言「瘋狂」,並警告金錢無法單靠高薪留住或吸引最佳人才。他在一封內部備忘錄中寫道:「我認為 Meta 的做法最終將導致嚴重的文化問題。」在 AI 領域頂尖人才稀缺的現況下,選擇培養忠於使命的新生代,而非一味開高價搶人,可能才是 OpenAI 長期發展的可持續道路。據估計,全球真正具備推動大型語言模型與先進 AI 邊界能力的人才僅約 2,000 人。這批由 Altman 和 OpenAI 培養出來的人才,未來是否會對公司持續忠誠,仍有待觀察。不過 Altman 表示:「傳教士終將勝過僱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