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資本市場註定不平靜的7月,針對各國的關稅、企業的威逼又起。(圖/資料照)
白宮針對各國及企業的動作,在近幾日關稅開胡後又起,估計股市又有一波震盪,甫在美東時間中午、台灣時間今(8)日,日本、韓國收到川普課徵25%的關稅,日本比解放日多1%,韓國維持不動。對企業的強逼也未停手,綜合外媒報導,白宮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Peter Navarro)批評蘋果執行長提姆·庫克(Tim Cook),稱該公司將生產撤離中國的速度不夠快。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近期加大對蘋果的壓力,要求其將更多產品生產轉回美國本土。納瓦羅指責庫克一再拖延從中國撤出產能,並形容這是「矽谷史上最長的肥皂劇」。
納瓦羅週一在接受 CNBC《Squawk on the Street》節目專訪時表示:「從川普第一任期開始,提姆·庫克就不斷要求延長時間,把工廠從中國搬出來。我認為這已經成了矽谷最長壽的肥皂劇。」不過截至外媒截稿為止,尚未取得蘋果公司回應。
川普總統近月來不斷加強對蘋果施壓,要求其將旗艦產品 iPhone 的生產從海外轉回美國。雖然蘋果的 iPhone 主要在中國生產,但該公司近年已逐步增加在印度的產能,部分目的是為了規避川普關稅所帶來的高成本。川普今年5月曾警告,蘋果若在美國以外地區生產 iPhone,將面臨至少 25% 的關稅。他在另一場合也曾表示,自己告訴庫克:「我不希望你在印度建廠。」
分析師和供應鏈專家則認為,蘋果將 iPhone 生產全面轉移至美國幾乎不可能實現。有估計指出,美國製造的 iPhone 售價可能高達 3,500 美元。
納瓦羅表示,庫克將產能撤離中國的行動太過緩慢。他說:「在先進製造技術、人工智慧等領域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完全無法理解提姆·庫克為何不能在世界其他地方、或就在美國生產 iPhone。」目前,蘋果在美國生產的產品數量極少。川普第一任期內,蘋果曾延續承諾,在德州組裝售價 3,000 美元的 Mac Pro。今年2月,蘋果宣布未來將在美國投入 5,000 億美元,其中包括組裝部分人工智慧伺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