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老屋、老人」的雙老問題嚴重,許多居住在老公寓的長者,攀爬樓梯不便,近年市府推出電梯補助方案,北市更新處今(21)日宣布,「原補助上限自220萬提升至250萬」,即日生效,呼籲有需要的民眾盡快申請。(記者:陳韋帆)
NGO團體《巢運》今(17)日召開記者會,針對政院近期提出的《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29條之1、第49條之1修法草案(以下簡稱城中城草案),提出三大訴求。巢運批,「這樣的配套不足,應獎勵、懲處並行,並賦予管委會一定權責,提升主管機關公權力,否則依舊會窒礙難行。」(記者:陳韋帆)
地方政府財稅局表示:依據印花稅法第7條第2款規定,書立銀錢收據均繳納千分之4印花稅,而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每月向住戶收取管理費所書立之收據,雖然亦屬銀錢收據,但依規定可免納印花稅。
新北市蘆洲區「海砂屋一條街」-長安街,又有住戶提出都更意願。本案位於蘆洲區長安街46巷,共5棟屋齡30年的5層樓公寓。長年鋼筋裸露、地板塌陷,部分住戶的「柱子、天花板」都使用鋼片補強,就像穿了鐵衣一般,但仍無法解除安全疑慮。全案60戶住戶向新北住都中心提出全案管理,待判定報告出爐後,即可進入都更程序。(記者:陳韋帆)
110年10月14日「城中城大火」帶走46條人命,內政部也立刻積極修法面對,相關草案前(24)日政院拍板,未來若送立院通過,凡認定有危險的公寓大廈,必須成立管委會並推選管理負責人,每一專有部分最高可處新臺幣20萬元罰鍰。對此,前台北市副市長、房產學者張金鶚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指出,「蘿蔔跟鞭子都應該要給,否則住戶若沒錢,或者要錢不要命,這種做法就不會有用。」(記者:陳韋帆)
近年房價驚驚漲,讓許多年輕人望房興嘆。就有網友認為,公寓跟大樓相比,價位雖然較好入手,但一些小缺點恐怕會成為夫妻日後發生爭執的元兇。不過就有知情人分享住公寓的優勢,其實不會比大樓差。(鍾惠宇報導)
北市府自2005年起推行《都市更新整建維護》政策以來,提供民眾自辦六樓以下公寓「增設電梯」、「外牆拉皮」、「結構補強」等項目補助,且為加速提升老舊公寓居住安全,2015年起陸續簡化申請及審查流程,推出《整維得來速-套餐ABC》方案,大幅提高民眾申請意願,迄2021年底止,受理申請老公寓增設電梯補助共計56件,2021年一年即受理15件,並有持續增加趨勢!
為落實公寓大廈管理條例之立法目的,打造安居和諧之居住環境,台北市建管處積極辦理「台北市輔導公寓大廈成立管理組織計畫」,免費輔導台北市1995年6月27日前領得使用執照而未成立管理組織之七層以上公寓大廈召開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成立管理組織、報備及相關公寓大廈法令之宣導。
買房是一筆不小的金額,因此買房前務必睜大眼,並且衡量自身的需求再做決定。就有即將結婚的女子跟男友很猶豫,買房到底該選擇「中古透天還是新公寓」,住新公寓一方面不想在電梯遇到鄰居,一方面又擔心隔音差,但若住中古透天又怕鄉下機能不好,讓他很兩難。未料釣出大批過來人表示「透天養新生兒很痛苦」。(鍾惠宇報導)
房價居高不下,每多一坪價格就天差地遠,正業地政士事務所所長鄭文在分享了一個密技,只要學會「Ctrl+C/V」,老公寓就能輕鬆「陽台補登」,若以1間房子有2個陽台來看,可增約4坪權狀坪,相當驚人,早期不少投資客,就看準尚未進行「陽台補登」的公寓,購買之後立刻裝修加上補登,賺進大把鈔票。(記者:陳韋帆)
房市發燒,連同中古屋房價也連帶飆漲!根據桃園不動產e指通統計資料顯示,2021年桃園市各行政區公寓單價約11.9萬元,與2017年單價10.8萬元相比,五年來成長約10.2%,其中楊梅區漲最兇,價漲29.7%,均價從每坪7.4萬元拉抬到9.6萬元;緊跟在後的八德區,成長幅度也達26.3%,其餘蘆竹、桃園區等,漲幅也都在二成以上,整體而言,蛋白區的公寓單價漲勢勝過桃園、中壢等蛋黃區。(記者:陳韋帆)
根據寵物登記管理資訊網以及內政部統計,台灣今年1月至11月寵物登記數已達21萬,反觀同期新生兒登記數約13萬,毛小孩登記數大幅超越新生兒登記數。對此,房市專家指出,家庭成員不同,購屋條件也跟著改變,所以學區及交通不再是絕對,反而是公園綠地會是飼主購屋首選,尤其以公寓、露台或沒有社區管理組織的房型較受鏟屎官青睞。(記者:陳韋帆)
新北市蘆洲區長安街的海砂屋有救了!新北市住都中心進駐,據了解,長安街有許多屋齡逾30年老屋,興建時,碰巧是海砂建材最盛時期,目前共有10餘個社區都是海砂屋,不僅維修頻繁,甚至影響安全。新北住都中心表示,近期中心已入駐當地,首案鎖定193巷五樓公寓,將以「全案管理」的模式讓社區盡快進入都更程序。(記者:陳韋帆)
危老案「吉美艾麗」正式公開!該案位於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四段上,原有旅社、華廈、公寓數棟,吉美建設總經理林進輝表示,當初該案預計劃定800坪都更,但由於整合困難,最終改為無基地面積限制的危老重建,以210坪基地推出,中間還有個小故事,就是土地公也同意加入危老重建了!(記者:陳韋帆)
老公寓裝電梯也可以賺到錢?根據實價登錄,北投榮華三路一間30年老公寓,屋主2014年以2000萬購入,2016年全棟住戶向北市府申請增設電梯、老屋拉皮,今年4月該名屋主,以2680萬售出,獲利680萬、增值34%。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老公寓裝電梯不僅可解決居住障礙,連同房價也可攀升。(記者:陳韋帆)
台灣薪水低、房價又高,買不起房子是不少人心中的痛,尤其若想住進各縣市蛋黃區又更為困難。北市大安區、信義區房價居高不下,但有專家就指出其實位於兩區交界的六張犁商圈還有5字頭的公寓,房價相對親民,是首購族的好選擇。
有關媒體「7樓以上擬限期成立管委會」報導,營建署表示2021年10月21日經內政部務會報通過的公寓大廈管理條例修正草案,是為強化老舊建物安全維護管理機制,針對1995年6月29日「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施行前,已取得建造執照、興建完成的老舊公寓大廈,並非鎖定所有七樓以上大樓的設定。
台北市老公寓占比將近5成,老人家爬樓梯進出難免成為阻礙,因此不少社區紛紛增設電梯,提升居住品質讓房價增值,就有30年公寓裝電梯後持有7年轉售,總價從2千萬漲到2680萬,漲幅大約3成。
高雄鹽埕區「城中城」大樓今(14)日凌晨發生大火,截至16:05,已造成46死、41人輕重傷!景文物業管理機構董事長、台北市輔導公寓大廈成立管理組織計畫主持人郭紀子表示,台灣建物先天不足、後天失調,城中城不會是第一個發生重大火警時,搶救困難的老舊建築,而且也不會是最後一個。(記者:陳韋帆)
歷經20年,台北市松山區的永春都更案總算熬出頭!根據實價登錄,永春案「森業永春」已揭露54筆交易紀錄,單價落於108.83萬~138.04萬,相較目前該區域同路段公寓50萬~60萬單價,不僅讓住戶終於盼到有房子可以住,價值也成功翻倍,遠超公寓行情。(記者:陳韋帆)
新北市政府地政局公佈最新一期住宅價格指數,2021年4月至6月之全市、大樓、公寓指數整體與上季相較呈微幅上漲;而新成屋指數創高,北大特區、淡海、林口新市鎮及副都心及頭前重劃區指數均呈現上漲走勢。
想在社區裝設「電動車充電樁」嗎?內政部營建署提出必做三步驟,一、找台電評估,二、召開區分所有權人溝通,三、維護管理。內政部營建署表示,目前交通部已積極建設公共場所的充電樁布建,內政部也正在研擬調整「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盼充電樁的裝設管理進入社區,步入正軌。(記者:陳韋帆)
近年房價驚驚漲,讓不少人望「房」興嘆,日前有網友在「mobile01」指出,逛了台北的幾個新建案及二手老房,讓他感覺「CP值真低」,更懷疑「台北房子真的有人要嗎?」就有人點出心酸真相「台北的房子不是住的必需品」。(鍾惠宇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