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住宅市場在房貸之亂、央行第7波信用管制下買氣翻轉,整體土地交易市場Q4也明顯萎靡,第一太平戴維斯指出,雖然住宅市場消退,導致土地交易量能萎靡,但全台AI浪潮廠辦剛需強勁,且政府打炒「管住不管商」,估計明年將是AI浪潮將成為土地交易的主旋律。(陳韋帆)
華固建設今(113)年邁入35週年,今(11)日正式宣布台中客戶服務中心正式啟用,董座鍾榮昌表示,「華固看好台中前景,目前在台中已累計投資1百億、萬餘坪土地,總銷售估計約6百億,目前已推出2建案銷售,雖然政府目前打炒房,但公司一向採取精益求精方式蓋房屋,估計受到的影響不會太大,也將持續向建築界LV邁進。」(陳韋帆)
國土計畫法明(114)年上路,各縣市土地變更申請案件暴增。對此,國土署(原營建署)表示,案件量暴增並非新法上路所影響,地方政府勿將此事推至新法上路,應依現行法規審查,並提醒民眾,國土計畫法會有子法銜接機制,無須恐慌性搶送件。(陳韋帆)
政府近年積極利用稅制打房,但上有打房政策,下有節稅方式,據內政部資料,今年台灣人口數減少2萬,但家戶數卻達942.5萬戶、年增18.4萬戶,創28年新高。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前幾年房市火熱,土地稅、房屋稅都有自用優惠稅率,現在又有多屋稅,屋主們在節稅考量下,家戶數自然快速擴張。(陳韋帆)
台北市最有錢神明排行出爐!據台北市政府「神明會」資料,截至2024年9月,神明會一共有113筆土地,依公告現值排序,第一名三界公2.99億、第二名為福德爺1.66億、第三名福德正神1.25億,事實上,如果將土地公各種別稱合計,總市值可達3.74億,所以土地公依舊是名符其實的「土地」公!(陳韋帆)
今年產業投資活動熱絡,企業增產擴廠動能強勁,包括台積電、美光等指標大廠為把握市場商機,都加緊腳步買廠擴產。據信義全球資產公司觀察,台中隱形冠軍產業群聚,在地廠商加碼投資,帶動廠房、工業土地交易量,今年億元以上大型工業不動產交易頻傳,累計交易金額已突破60億元。
政府近年積極打炒房,但是「管住不管商」,投資人眼光轉向商用不動產,實價揭露,士林區中山北路一處四層樓透店,8月交易2.2億元,建物95.34坪、土地32.97坪,買方為甜點代理商,目前一樓維持原租客喜餅糕點業者營業,二樓則是買方自用登記為辦公室。
台中市地政局日前辦理區段徵收配餘地及市地重劃抵費地土地標售開標作業,本次標售一口氣釋出258筆標的,範圍涵蓋北屯機廠、太平新光、十三期及十四期等新興開發區,合計總面積逾5萬坪,總底價約369億元,規模可觀!最終吸引92封標封競逐,順利標脫75筆標的,標脫率約29.1%,整體溢價率6%,為市府進帳95.3億元,成績較上回9月份的標售略有成長。
萬華半百老宅都更可望成局!實價登錄顯示,今年八月華西街和梧州街巷內,屋齡達55~57年的4棟公寓和透天厝,由五位自然人以超過6.2億元購入,土地共約243.8坪,據悉相鄰基地近年陸續整合,土地坪數已超過360坪,已符合台北市防災型都更的申請資格。
有別於大樓、華廈高公設比、隔音不佳等缺點,透天厝因為擁有寬敞空間與較大土地保值性佳,讓不少人寧可砸大錢也要住進透天厝,其中社區透天就是不少人的選擇之一,不過購買前也要先記得做足功課,近期就有位苦主透露,購買了社區透天缺因為1疏失,導致汙水無法排除,現在每週社區都需要較水肥車來抽水肥。
今年台北市的店面交易回溫,最新實價揭露,西門商圈寶慶路和衡陽路兩棟老透天店面,原本曾是日本連鎖西裝品牌,但該店已於2021年歇業撤出,而空置三年後,今年七月以5.9億元售出,買方全額現金買,建物共247.75坪、土地99.52坪,換算土地單價約593萬元。
近幾年,受到原物料上漲、土地取得成本提高等因素的影響,全台新建案價格屢創新高,然而,還是有不少民眾依然偏好購買新成屋,由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揭露,今年上半年,桃園市屋齡5年以下新成屋的買賣移轉筆數高達4,120筆,佔全市總筆數12,790筆的32.2%,該佔比高居全台第一,其後分別是苗栗縣(24.9%)、嘉義縣(20.3%)、宜蘭縣(19.5%)、彰化縣(16.3%),皆高於全台平均水平。對此,中
戴德梁行昨(7)日舉行「第三季房地產市場回顧記者會」,會中並公佈各項成交數據。根據該公司統計資料顯示,第三季商用不動產市場表現亮眼,總交易金額1,140億元,較上季成長65%。土地交易量一舉衝破千億大關,以1,117億創下史無前例的單季新高記錄,2024年1~8月全國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約24.1萬棟,較去年同期增加26.42%。六都與去年同期相比,皆呈現成長趨勢。
買到虧到?台北市南港區有一棟2樓透天厝,屋齡已達67年,近年來屋主想出售,不過總價竟高達9288萬,讓許多民眾感到吃驚。不過網友仔細查看,發現該地點不但離捷運站走路只要5分鐘,附近機能還非常好,且重點是「土地分持大」,認為這價位很合理
近期位在汐止八連路一段,出現1棟「強心臟透天厝」求售,引起網友熱烈討論。因為外觀不只像廢墟,而且一整排幾乎都是長這樣,不過因為土地價格單坪才約12萬元,仍有不少人來看房,甚至買來當工廠使用。
台南因購屋族「棄大買小」,出現了「房貸負擔」下滑的房價反指標,台灣炒房天堂始祖新竹縣也「預售屋均價」下滑的反指標,今年Q1預售屋均價41.2萬、年減5.5%,甚至還出現比新成屋均價低0.8萬的怪誕現象。專家指出,由於竹北土地稀缺,開發商近一年鎖定房價本就相對低的外圍推案,才出現全市均價下滑的現象。(陳韋帆)
南西商圈恐淪下一個師大商圈!近期南西商圈傳遭檢舉「違規使用」,多達60店陸續收到市府公文,要求限期改善,否則將開罰6~30萬、斷水斷電。台北市都發局表示,「由於這些店家違反『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自治條例』,故依法發出公文,限期2個月內改善,否則將處6~30萬罰鍰,得連續裁罰,且斷水斷電。」(陳韋帆)
戴德梁行今(2)日舉辦2024年Q2季報,根據戴德梁行統計,今年上半土地交易已破千億大關,半年就直逼2023全年交易量。戴德梁行表示,目前土地交易類型占比,住商、工業依然呈現8:2,反映需求穩定,惟2022年來「擇優慎選不追價」的格局則已起了變化,交易價格已有向上推升之趨勢。(陳韋帆)
換屋不只要繳房地合一稅,土地增值稅也不少。不過,要是新屋的土地公告現值加上賣出時已經繳納的稅金,超過舊宅的土地公告現值就能退稅;但要提醒的是,即使成功退稅,新屋在5年內也不得移轉、或有配偶間贈與等行為,否則將會被討回退還的稅金。(陳韋帆)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統計,全台尚未徵收的公共設施保留地(公保地)多達2.3萬公頃,相當於900座大安森林公園面積,其中台中市以高達1,539公頃私有土地未徵收居冠,新北與台北也有各800多公頃尚未徵收,挨批處理牛步。(陳韋帆)
不少地主因名下土地被劃為「公共設施保留地」(公保地),不敢投入金錢開發自己的土地,政府也遲不徵收,多年來動彈不得。(陳韋帆)
以往沒人想買的保護區土地翻身了!根據實價登錄,去年2月、今年3月,陽明山管制區土地出現2筆交易,總價分別約2.42億、1.53億,拆算單價約8千/坪,買家皆為私法人。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此2筆土地皆為陽明山國家公園計畫土地,難以開發,今陸續傳出相同開發背景的私法人購入,研判是為環保永續議題做準備。(陳韋帆)
台灣土地開發公司前董事長邱復生等人,於2019、2020年間疑涉犯證券交易法之財報不實,北檢今(24)日兵分六路搜索六處,並約談邱復生、財務主管、會計等六人。(陳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