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今(17)日舉辦理監事會,宣布升息1碼(0.25%)。台灣房屋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指出,「升息對於房貸族來說,每月多支付千餘元,不至於無痛,但理應還在可承受範圍。」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認為,「房貸族目前不僅有升息壓力,還有通膨問題,腹背受敵下,升息對房貸族來說,就如同溫水煮青蛙。」(記者:陳韋帆)
央行將於17日召開理監事會議,不少人都相當關注此次會議升息與否!對此,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張漢超表示,其實升息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但關鍵在於升半碼還是1碼(0.25%),即使僅升1碼,房貸族的壓力恐怕也會直線飆升。(記者:陳韋帆)
根據聯徵中心新增房貸資料顯示,國人房貸金額屢創新高,去年10月有1/4的房貸族房貸超過996萬元,比例創下歷史新高。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觀察房貸壓力日益攀升,今年有央行升息的隱藏地雷,房貸族不可不慎,購屋前宜衡量自身能力。(記者:陳韋帆)
房市目前面臨三大壓力「打炒房、升息、延遲交屋」,對此,消基會副財務長暨房委會委員張欣民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表示,「目前預售屋市場對於消費者而言,確實面臨許多風險,消費者想要自保,有三個建議,而第一步就是避買預售屋。」(記者:陳韋帆)
近2年房市火熱,房貸利率現況約1.6%,也讓不少人提出「租不如買」的想法,近期美國聯準會大喊升息,台灣也倍感壓力,「租不如買」的時機還在嗎?對此,東龍不動產專任委託部經理陳泰源表示,「死亡交叉來臨中,那段黃金歲月早已悄然流逝中!」(記者:陳韋帆)
2021年以不動產交易增值核課的房地合一稅收大增,全國個人房地合一稅收共227.1億元、年增幅91%,雖然稅收持續攀升,但相較2020年的227%、2019的119%,明顯已有放緩趨勢。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表示,今年房市面對打炒房、升息壓力,去年的交易熱潮恐難再續。(記者:陳韋帆)
近年國內房價驚驚漲,讓不少適婚年齡的年輕人壓力大,就怕買房後得背房貸幾十年,恐怕會影響生活品質。不過就有人指出「為何房貸一定要繳完?」更認為,等買下的房子翻倍漲,不必繳完房貸直接賣掉,「手上多了1500萬現金!」(鍾惠宇報導)
最新房貸統計資料出爐,根據聯徵中心最新資料,2021年全台房貸總額達9.5兆,相較2011年,10年暴增2.95兆,平均1個人房貸金額增加147.53萬。住商機構企畫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指出,從房貸總額、個人房貸金額變化可得知,近10年漲翻天的房價,即使現下購屋利率來到歷史低點,對於購屋族而言,仍是「壓力山大」。(記者:陳韋帆)
時序進入年末,台中房市在資金行情、通膨壓力帶動下,今年交易量可望叩關5萬棟關卡;進一步觀察今年房市指標熱區,北屯區在新興重劃區拉抬下,持續坐穩「交易王」寶座;舊市區東區則因商場效應充分發酵,大幅推升預售市場價格,且一躍成為「補漲王」;至於南區則以黑馬之姿衝出,疫情期間仍不見買盤縮手,預售市場更有多案創下秒殺佳績,也被市場評選為2021台中房市「賣座王」!
房東出租套房無非就是為了收租,不過得要了解套房屬性與租賃客群才能有效獲利;租套房的大宗族群,不外乎有商務客、學生族,或小家庭與特種行業從業人員,通常學生族考量租金與住屋配備能否「物超所值」,至於商務客對租金的壓力相對小,因此對住房的要求就高;至於套房出租的獲利,還分成「套店」與「樓套」的差異,投報率如何?帶您來看。
買房是不少人的夢想之一,只是背房貸幾十年,生活壓力也不小,今(7)日有網友在PTT好奇,「是否有人只租房,而手上的錢全部都在股市的?」就有人看了發文分享「在全世界租房」的生活方式。
根據聯徵中心最新統計資料顯示,今年1月同時有「信貸與房貸」的「雙肩扛貸族」,全國共有31.6萬人,創下108個月以來的新高,而雙貸族平均房貸金額為468.7萬元,平均信貸金額為80.9萬元,而當前疫情狀況仍相當嚴峻,若是時間拖長國內經濟難免會受到影響,雙貸族肩上壓力可能也會因此增加。(記者:陳韋帆)
2021年度房屋稅於5月1日開徵,因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衝擊持續影響人民生計,且又遇到綜合所得稅申報,為減輕民眾繳納稅賦的壓力,如有受疫情影響而無法如期繳納者,視其影響原因可向房屋所在地方稅捐機關,申請展延繳納期限或延、分期繳稅。
買房是人生大事之一!對此,有一名網友最近在看房子,他買房的預算大概是1000萬左右,不過他不知道該買中古屋還是預售屋,因此想知道大家都是怎麼選擇?貼文發出後,引起網友熱議,有內行人秒答「預售屋」,直呼「付款方式減輕貸款者的壓力」。(范瑜珊報導)
入冬氣溫直直落!而這樣的天氣,讓許多人想泡在暖呼呼的溫泉裡,除去身體的寒氣、釋放壓力,因此不少人便興起買溫泉宅的念頭。像是擁有捷運之便、溫泉之美的北投地區,是許多購屋自住買盤考量首選;另外雪隧通車後,不少外地退休族群購買宜蘭礁溪地區溫泉宅,作為第二宅的休閒用途或養生自住使用。
全台各地房價重回歷史高點,民眾購屋的利息成本雖因史上超低利率環境而降低不少,但仍無法抵銷高房價帶來的影響,雙北購屋負擔尤其沉重,反觀同屬北部生活圈的基隆,距離台北車程30分鐘,房價僅1字頭,房價所得比與房貸負擔率2項購屋壓力指標都是北部最低,長年磁吸大台北民眾移居。
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局長吳義隆2020年10月18日指出,媒體報導輕軌建設將展延工期一事,目前並無此規劃。吳義隆並強調,相關工程在前市長韓國瑜上任後完全停擺,至今已延宕一年半,才導致2021年6月完工的期程面臨展延的壓力,但陳其邁市長上任後積極應對,並且加強溝通,期盼能讓輕軌早日復工。
遇到強降雨,汐止區新興路段容易出現積淹水,水利局經過七個月施工,解決排水改善。利用抽水機的壓力排水方式,減少周邊路段雨水排水系統設施的排水負荷壓力,並規劃排水至下游端的滯洪沉砂池(位於汐止區綜合運動場底下),減少排水量。
不少年輕人買房有壓力,甚至因此影響到結婚生子的意願。昨(13)日有網友在PTT指出,「台灣房價指數在2014創下歷史最高點,297.78之後開始下滑,這幾年起起伏伏慢慢回升,終於在最近回到297.06,在經過這幾年的努力後,房價終於快要重返榮耀回到歷史高點了」。
買房子對不少居住在雙北都會地區的居民而言是個沉重的負擔,民眾往往為了購屋而背負龐大房貸壓力,依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發布最新一期(2019年第4季)的資訊顯示,新北市平均房價所得比高達11.72倍、而貸款負擔率也達48.01%,大多數民眾想要買房需11年不吃不喝,而購屋人將近一半收入得拿來繳付房貸,不但可能影響生活品質,也使得青年對於購屋夢想裹足不前。
買房購屋是一般人的終生大事,一間房屋動輒數百萬、上千萬元,還得擔負2、30年長期的房貸付款壓力,如果買到不適合、或不符法規使用管制規定,常造成許多買賣糾紛,讓人傷透腦筋。
勞工10萬元紓困貸款已於2020年4月30日開放進行申請,勞工可以利用這筆貸款拿來繳交房貸或房租嗎?中信房屋表示,勞工紓困貸款的本意就是要協助受疫情影響的勞工,因此只要勞工朋友因疫情而有資金上的需要都可以申請,如果因疫情而有繳納房貸或房租的壓力,當然是可以利用這筆貸款來應急,但最佳的方式還是透過協商的方式與銀行、房東爭取降低繳納金額。
很多人想存錢,但是到底該用什麼方法比較能夠堅持下去?一般我們會用「收入—儲蓄=支出」這個存錢公式來強迫自己儲蓄,這的確是一個最好的方法,而且很多人也用了這個方式存下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