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底淡海輕軌通車、淡海新市鎮的美麗新影城也正式開幕,即便淡海新市鎮賣壓仍重,但仍有效讓淡水房價止跌,甚至成為2019年大台北地區新建案房價「漲幅榜」第2名。專家分析,主因是房價先前修正幅度較深,去年因景氣好轉,房價持續回升。
2019年大台北哪個地區建案房價漲最多、跌最兇?根據住展雜誌統計,2019年大台北主要行政區新成屋、預售屋成交價格變化,其中漲幅前5名依序為為五股、淡水、內湖、永和、新店,跌幅前5名依序為八里、泰山、南港、大同、松山。
在大台北地區看屋民眾,聽到預售屋一定認為比新成屋貴,不過,在別的縣市就不一定了。以新竹市來說,今年就傳出建案有民眾排隊搶購,雖然有人質疑真假性,不過,專家分析,新竹部分地區預售案比新成屋便宜,因此對於想換屋的人,自然想搶便宜或賺未來增值房價。
大台北地區交通便利的捷運宅,是民眾熱門的購屋條件。若以到台北車站乘車時間20分鐘的「捷運末2站」來PK,根據房仲業者彙整今年1至10月實價登錄資料,蘆洲站買氣最旺,成交筆數305件,每坪房價35.1萬元,其次則是景安站成交271件,每坪房價40.7萬元。
大台北地區地狹人稠,要找到合適住處,要做的功課相當多,至於退休後該如何該選擇住處,究竟住都市好還是郊區好,則是見仁見智。近期就有網友發文,表示雙親看了淡水新建案的房子,對附近環境頗為滿意,因此有意在淡海新市鎮一帶買屋養老,不過由於附近生活機與都市有落差,因此就發文詢問大家的看法。不少網友都持反對意見,認為淡水的天氣與交通問題是居住隱憂。
據住展雜誌統計,2019年截至10月底止,大台北都更案(不含危老改建案)推案量已累計至約1,178億元,平均每個月約有近118億元案量釋出。預估2019年全年都更推案可望突破1,300億元,再次創下歷史新高紀錄。
大台北地區都更案已經成為建商推案主力。根據市調機構統計,2019年截至10月底止,大台北都更案(不含危老改建案)推案量已累計至約1178億元,平均每個月約有近118億元案量釋出,預估今年全年都更推案可望突破1300億元,再次創下歷史新高紀錄。
買車買房被認為是重要的人生目標,不過大台北都會區居高不下的房價,對於多數年輕人而言,似乎是越看越無奈,因此不少人決定到其他縣市尋找合適物件。近期就有一名台中網友提出了對買房的疑惑,好奇「為何中古透天厝房價都突破千萬元?」甚至這些中古屋看起來還舊舊的。貼文引發討論,有專業網友就以自身經驗舉例,解析真正的價值不在於房屋本身,而是在於「土地」。